《中国现当代文学》模拟试题三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1915年陈独秀
2、《呐喊》《彷徨》
3、柔石典妻
4、戴望舒《雨巷》
5、1938
6、鲁藜珍珠
7、《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韩常新
8、新诗潮探索文学
9、河南
二、单项选择题(每选对1题得1分,共10分)
1、D
2、C
3、A
4、B
5、D
6、C
7、B
8、C
9、A10、D
三、多项选择题(每全选对1组得1分,共8分)
1、ABCD
2、BC
3、ABC
4、ACE
5、ABCD
6、BCE
7、ABDE
8、BCDE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精神胜利法
“精神胜利法”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阿Q正传》中主人公阿Q 的主要性格特征。
其具体表现是“自欺欺人”,即在长期的屈辱生活中,不能正视自己的奴隶地位,不寻求正确的反抗,再三用精神上的
虚幻胜利来掩盖失败,以求得精神上的自我安慰和陶醉。
鲁迅先生通过批判阿Q的“精神胜利法”,暴露了国民性的弱点,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2、“孤岛文学”
“孤岛文学”指抗战初期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到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期间,一部分进步作家在如同“孤岛”一般的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开展的爱国主义文艺运动。
其主要成就表现在出版进步作品和刊物、戏剧创作和演出、活跃的散文创作三方面。
3、“人像展览式”
“人像展览式”是老舍在话剧《茶馆》的中独创的一种戏剧结构形式,是老舍对话剧创作的贡献和创新。
这种戏剧结构以人物活动为结构要素; 让主要人物从中年到老年贯穿全剧,次要人物两代相承; 每个角色自说其事,在大背景下产生联系; 其他人物根据剧情需要来去自由。
4、陆文婷
陆文婷是作家谌容的代表作《人到中年》的主人公,是作家对新时期文学人物画廊的贡献,作家通过她的形象发出了关注中年知识分子命运的强烈呼声。
陆文婷是五六十年代在新中国理想主义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中年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她的身上体现出来的奉献、忠诚、正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平等待人的精神品格,是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基本品格。
陆文婷还具有外柔内刚、温和沉静、不卑不亢的性格特征,是一个不仅具有现代社会意识,同时具有传统女性心灵美的优
秀女性典型。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简析《狂人日记》是怎样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有机交融的
在《狂人日记》中,鲁迅先生采用的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有机相融的手法,首先表现在对狂人形象的塑道主要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细致而典型地描写了狂人的变态心理、混乱的逻辑、虚妄的错觉幻想、荒谬的揄判断、令人信用地表现出一个“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特征。
同时,在对狂人的语言和心理描写上,则赋予他象征性的意义,表现他惊人的直觉和洞察力;另外,狂人的形象本身也是具有着巨大的象征意义。
2、简析《茶馆》中王利发的性格特征
《茶馆》中的王利发是个继承祖业的小业主。
其性格特征是既诚八本分,恭顺谨慎,又处世圆滑,精明强干。
他身上有买卖人的自私,也有下层人物的善良正义。
这种双重的性格特征决定了他在黑暗腐败的社会环境中不敢得罪权势,为自身生计只能想方设法进行改良,最终被逼上绝路。
1、结合作品论析《子夜》中吴荪甫形象及其悲剧性命运的典型意义
吴荪甫是茅盾塑造是非常成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形象,他思想上是具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共有的两重性:即革命性和反动性; 性格上兼具坚毅和软弱。
在当时中国各种矛盾迅速激化的大环境下,他一方面与以赵伯韬为代表的买办资本家较量,一方面又对工人农民
进行镇压,始终处于内外交困的险恶境地,最终失败。
吴荪甫振兴民族工业理想的破灭和走向买办化的悲剧命运,高度概括了当时社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可抗拒的历史命运。
2、以陈奂生形象的性格特征论析《陈奂生上城》对农村题材创作的重要贡献
陈奂生是一个处于传统小农意识向现代开放文明之间转移初期的农民,是一个过渡的、成长变化之中的形象。
其性格特征是勤劳善良,而又怯懦自私,同时还具有难以根除的“阿Q”气。
他长期因贫穷饱受屈辱,根本谈不了精神上的满足,因此,在政策转变经济有所好转之后,他也产生了精神层面上的追求,虽然这个追求微不足道,但对他来说却是了不得的大事。
然而,在满足和实现这个愿望的过程中,陈奂生表现出了精神上的卑微与可笑。
因此,作者通过陈奂生形象的性格特征艺术地表现了刚进入新时期的农民精神上因袭重担和对新生活的渴求,他的这种令人感到可怜又可笑的性格,表现了新旧交替时期作为社会主人公的农民在精神上还未作好准备,从而传递出农民解放并提升精神世界的迫切性和艰巨性,从而对农村题材创作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