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代表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创作,其中描写爱情的诗篇占了很大的比重。
《诗经》中的爱情诗,褪去了脂粉与俗气,有的清纯自然,有的热烈浪漫,偶会有“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诀恋及婚姻不幸的痛苦哀怨。
它不仅向我们讲述了古代人的爱情故事,也启发了我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之情,以及对爱情不尽的思考。
美好的邂逅。
《诗经》的开篇之作《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是我最早接触的诗经中的诗句。
孔子曾说:“《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诗中叙述的是一个男子在河边邂逅了一位美丽的佳人,一见钟情,而倾慕追求的相思。
少女的曼妙姿态、窈窕倩影,都深深地烙在了男子的心上,让他日思夜想、无法忘怀。
他为求爱不得而痛苦,也为爱情的憧憬而感到幸福,他希望和她琴瑟和谐,钟鼓相迎。
感情单纯而真挚,悠悠的欣喜,淡淡的哀伤,展现了男女之情的率真与灵动。
初见的倾心。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郁郁苍苍,白露化而为霜,我心中所怀之人,在水的那一方。
轻轻快快的读出这句诗,让人真切地感受到诗人那种对爱的渴望与苦涩。
爱而不能得,弥漫在心中的只有惆怅和忧伤。
诗人的爱如彼岸之花,有着那样凄迷而朦胧的美,越是无法企及,就越让人刻骨铭心、难以释怀。
甜蜜的相约。
《静女》:“静女其妹,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现,搔首踟蹰。
”这是一篇优美的民间情歌。
短短的二句诗就充分显示出作者捕捉形象的能力和刻画人物高超的艺术技巧。
写少女用“暗笔”,借男子的内心感受描绘出了一个天真活泼而又美丽多情的少女形象。
“娴静美丽的姑娘,在城角等待我,她故意躲藏起来,逗我着急。
我因没见到她而焦灼不安。
”全诗笔调明快轻灵,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激荡着动人心怀的美好感情,调皮活泼的女主人公与痴情憨厚的男主人公的形象相映成趣。
寤寐的相思。
《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阀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是一首写女子对情人相思期会的诗。
这个女子在城阙等待情人,诗歌末章写出了女子不见情人来时的焦灼心情,她"挑兮达兮",来回走着,虽然和情人只有是未见一日,却如同隔了三个月一样的漫长。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把相思之苦表现得如怨如诉,深挚缠绵。
命定的钟情。
三毛曾说:“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发现你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
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首诗描述了古时候青年男女自由相会、集体相会、自由恋爱的美好,女子把香美的瓜果投给集会上的意中人,男子则解下自己身上的佩玉等作为定情信物回赠给心仪的那位姑娘。
虽然这两样东西的价值是不对等的,但是彼此相通的心意却是无法用实物衡量的。
全诗三章,只换了几个字,就像现代歌曲副歌部分一样,反复吟唱,将“我要与你永远相爱”的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
幸福的婚约。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充满了对妙龄女郎婚嫁及时的赞美。
出嫁时的女子是那样的美丽,就像那盛开的桃花。
女子的美丽,不仅来自于容貌的美丽,更来自于内心喜悦的幸福,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喜悦使她显得格外动人美丽。
她不仅美丽,而且贤惠,她与那男子
是那么般配,他们的结合一定会非常的幸福美满。
坚定的爱恋。
《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一首献给对爱情和婚姻忠贞不二的青年男子的热情颂歌,写了在一个美好的春日里,这位青年男子在城东门的集市上碰见了许多像云彩一样多繁且美丽的女子,但他毫不动心,心里依然深爱着那个素衣女子。
这种对待爱情的严肃真诚、坚定不移、执着专一的态度,委实难能可贵。
无尽的思念。
《卫风•伯兮》抒发了一位女子对其英武的出征了的丈夫的思念。
思妇首先表达对其英勇无比丈夫的赞美,并将其夫出征时的场景定格,完全沉浸在丈夫就在眼前时的情景之中。
这是双方相见时的最后一个画面,也成为思妇心中永远的挂念与牵绊。
战争的来临使双方分离,虽然此时思妇依然有着强烈的自豪感。
随着时间的流逝,思妇与日俱增的是无尽担心和忧伤。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女卫悦己者容”,自从丈夫别后,所爱的人不在面前,没有了“悦己者”,便再无心梳洗,思念之心日日萦绕其间,苦不堪言。
也许为国征战是英勇豪迈的,可是人生的天涯孤苦和生离死别,总是让有情的人们同感撕心裂肺之痛。
偕老的誓言。
《国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该诗写出了一位出征在外的男子对自己心上人的日夜思念,他想起他们花前月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想着如今两相别离、各自孤苦,岂能不泪眼朦胧、肝肠寸断?这也是诗经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诗。
每每读之,我都为如此深情真挚的誓言所打动。
正如一首歌的歌词所唱的:“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
”当爱情随着时日岁月的沉淀慢慢转化为亲情,牵着彼此的手,相互扶持到终老,不离不弃,这是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
被弃的哀怨。
《诗经》中不乏令人羡慕憧憬的恋爱诗,但并不是所有的男女夫妻都能温情恩爱,缠绵到老,其中表现婚姻不幸的诗歌,也为数不少。
《卫风•氓》这首诗以女子的口气生动地叙述了女主人公和氓恋爱、结婚、受虐、被弃的过程。
表达了她的痛苦哀怨和悔恨决绝。
女主人公回想自己婚前对“氓”一片痴情,“乘彼桅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婚后“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然而,她的青春在辛苦劳作中像桑树那样“其黄而陨”之后,她的丈夫却无情的把她抛弃了。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她独自暗暗伤心,后悔莫及。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本想与“氓”白头偕老,没想到老而被弃,徒增怨恨。
最后,她发出了无奈而决绝的心声:“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刚强自爱、果断坚决的性格,这也是值得现代妇女们学习的,女人应该自爱自强,不能只想着依附于另一个男人身上,爱情与婚姻并不是人生的全部。
离散的哀歌。
爱情即使再伟大也阻止不了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消亡。
《唐风•葛生》:“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於其居!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於其室!”这是一首悼念死去的爱人的作品。
诗写亡人的独处无人陪伴,正是为了衬托活着的人的孤独无亲,从而想见去世前的相亲相爱、同心同德。
诗反复抒写无法忍受的独处的时日,都是为了表达当初同处时的和谐美好。
即使死去也要和爱人葬在一起,这就是厮守终身至死不渝的爱情。
诗句朴实无华,语言自然流畅,感情真挚,读之令人凄然伤怀。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诗歌永恒的主题,在几千年过去之后,《诗经》中的爱情诗仍然以其非凡的魅力感染着后人。
希望我们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
中,依然能够感受到爱的美好,爱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