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研究————————————————————————————————作者:————————————————————————————————日期:2017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研究目录一、2017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一)2017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1、发达经济体同步回暖2、中印继续引领增长3、经济复苏挑战仍存(二)2017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1、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粮再获丰收2、工业生产加快,企业利润快速增长3、服务业较快增长,景气度持续提高4、投资增速稳中略缓,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速回升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放缓,商品房待售面积继续减少。
6、市场销售增长加快,网上零售增势强劲。
7、进出口快速增长,外贸结构改善8、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温和,工业品价格涨势放缓9、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城乡收入差距继续缩小10、“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政策成效持续显现二、当前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一)全球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1、全球贸易增长依然缓慢,保护主义阴霾仍在2、美联储加息及缩表动向,给世界经济带来新风险3、各国债务风险继续上升(二)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1、企业提质增效的动力尚显不足2、民间投资依然比较乏力3、金融风险有所显现4、高房价和高库存并存5、南北分化态势显现一、2017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一)2017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2017年上半年,世界经济继续改善。
发达经济体总体复苏平稳,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经济普遍回暖;新兴经济体中,中国和印度继续引领增长。
但全球复苏并不平衡,结构性强劲增长仍未出现,依然面临不少风险和不确定因素。
1、发达经济体同步回暖。
(1)美国经济步入复苏轨道,但增速仍差强人意。
目前美国劳动力市场接近充分就业状态,占美国经济比重约七成的个人消费开支增长强劲。
美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经济今年一季度按年率计算增长1.4%,高于此前预计的1.2%。
市场预计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速将高于首季。
(2)欧元区经济增长势头虽弱于美国,但增速已恢复到全球金融危机前水平,为近10年来最佳表现。
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增长0.6%,同比增长1.9%。
除希腊外,欧元区成员国均已连续三个季度保持经济正增长。
德国仍是欧元区经济增长最主要引擎。
(3)日本经历了2006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扩张。
据日本政府统计,今年一季度日本经济按年率计算增长2.2%,连续5个季度保持增长。
不过,日本仍未彻底摆脱滞涨阴影,缺乏持续增长基础。
政府债务高企、劳动力短缺、消费低迷等因素将给日本经济带来下行压力。
2、中印继续引领增长。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走势继续分化。
金砖国家中,中国和印度经济继续领先增长,俄罗斯和巴西走出衰退,南非保持小幅增长。
(1)按地域来看,亚洲仍是世界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IMF预计,今年亚洲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率为 6.4%。
中国经济增长6.9%,增速同比加快0.2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印度经济增速仅为6.1%,大大低于市场预期。
(2)俄罗斯和巴西经济止退企稳。
IMF预计,由于油价反弹和国内需求增长,2017年俄罗斯经济有望增长1.4%。
巴西国内政治动荡趋缓,今年经济将增长0.2%。
(3)中东和北非地区增速将放缓至 2.6%。
受大宗商品价格反弹推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增速升至 2.6%。
拉美和加勒比海国家有望改变经济负增长局面,实现1.1%的增幅。
3、经济复苏挑战仍存。
(1)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是全球经济前景的主要下行风险。
世界贸易组织报告显示,各国贸易限制措施总量继续呈上涨趋势,美国和欧洲部分国家单边保护主义倾向增加。
(2)美元持续强势,对新兴市场形成新一轮资本外流压力。
美联储6月中旬如期加息,同时透露将在年内启动缩减资产负债表(“缩表”)计划。
今年内美联储还有四次议息会议,年底前是否再度加息以及何时启动“缩表”是两大关键点。
(3)债务风险方面,美国、欧盟、新兴经济体的主权债、企业债及个人债规模都处于高位。
目前全球经济复苏仍不平衡,市场对偿债能力和债务风险的可控水平普遍信心不足。
(二)2017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2017年是我国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上半年我国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上半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81490亿元,GDP同比增长6.9%。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9% ,二季度增长6.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987亿元,同比增长3.5% ;第二产业增加值152987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206516亿元,增长7.7%。
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7% 。
➢从供给角度看,近年来我国经济已进入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表现为工业部门占比下降,服务业占比上升;从需求侧看,经济增长有投资、出口、消费三大动力,近年来,我国这三大需求处于结构调整之中,总趋势是投资需求、出口需求贡献下降,消费需求贡献上升。
1、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粮再获丰收。
全国夏粮总产量14052 万吨,比上年增加131万吨,增长0.9% 。
2、工业生产加快,企业利润快速增长。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 6.9% ,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
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9048亿元,同比增长22.7%,比上年同期加快16.3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05%,比上年同期提高0.45个百分点。
3、服务业较快增长,景气度持续提高。
上半年,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3%,增速与一季度持平,比上年同期加快0.1个百分点。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8% ,比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月提高 1.6 个百分点。
从市场需求和预期看,服务业新订单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50.7%和 60.0%,分别比上月提高0.4和0.8个百分点。
4、投资增速稳中略缓,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速回升。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0605 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
其中,国有控股投资102022亿元,增长12.0% ;民间投资170239亿元,增长7.2% ,比1-5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4.4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0.7% 。
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放缓,商品房待售面积继续减少。
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0610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
房屋新开工面积8572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6%。
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74662万平方米,增长16.1%。
全国商品房销售额59152亿元,增长21.5%。
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034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8%。
6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4577万平方米,比上月末减少 1441万平方米。
6、市场销售增长加快,网上零售增势强劲。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369亿元,同比增长10.4% ,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0.1个百分点。
全国网上零售额31073亿元,同比增长33.4% ,比一季度加快1.3个百分点。
7、进出口快速增长,外贸结构改善。
上半年,进出口总额131412亿元,同比增长19.6% 。
其中,出口72097亿元,增长15.0% ;进口59315亿元,增长25.7%。
进出口相抵,顺差12782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61030 亿元,同比增长10.9% ,比一季度加快0.6个百分点。
8、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温和,工业品价格涨势放缓。
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4%,涨幅与一季度持平。
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6% ,涨幅比一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
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8.7%;6月份同比上涨7.3%,环比下降0.4% 。
9、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城乡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同比名义增长8.8%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7.3% ,增速比一季度加快 0.3 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0.8个百分点。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1238元,同比名义增长7.0% 。
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834元,同比名义增长7.6%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
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7873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64万人,增长2.1%。
二季度,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月均收入3405元,增长6.3% 。
10、“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政策成效持续显现。
上半年,“去产能”方面: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4%,比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
“去库存”方面:房地产去库存效果明显,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9.6%,降幅比3月末扩大3.2个百分点。
“去杠杆”方面:企业杠杆率下降,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1%,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降成本”方面:企业成本继续降低,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62%,同比减少0.04元。
“补短板”方面:五大任务短板领域得到加强,上半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水利管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教育投资同比增速明显快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二、当前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一)全球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2017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延续复苏脚步,但与之相伴的新旧风险仍不容忽视,各主要经济体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首先,全球贸易增长依然缓慢、保护主义阴霾仍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贸易量平均每年只增长3%,大大低于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
今年上半年全球贸易增速尽管有所加快,但仍不如人意。
贸易大国之中,美国的保护主义倾向最令人担忧。
美国总统特朗普就任后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重启北美自贸协定谈判,威胁征收具有惩罚性的“边境税”,公开表示对中国、墨西哥等征收高额关税,禁止进口德国汽车等,多次试图挑战自由贸易原则,引起各国警惕。
特朗普推动“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可能会给贸易自由化和新一轮经济全球化道路增添波折。
虽然其他主要经济体坚持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全球贸易自由化趋势难以逆转,但是摩擦与冲突加剧可能性上升。
其次,美联储加息及缩减资产负债表(“缩表”)动向给世界经济带来新风险。
美联储加息及“缩表”将不仅给美国自身带来重大影响,也会给其他国家带来溢出效应。
对新兴市场而言,加息与“缩表”造成的美元持续强势不但会对其资产估值形成挤压效应,也会对新兴市场内新一轮资本外流形成不可忽视的压力。
最后,各国债务风险继续上升。
目前,美国、欧元区、日本以及一些新兴经济体的主权债、企业债及个人债规模都处于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