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肝癌围手术期护理

肝癌围手术期护理

肝癌围手术期护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一)肝癌手术的护理(一)按肿瘤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
1、按外科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2、做好心理护理,肝癌患者的心理负担较重,对治疗和手术的效果往往缺乏信心,多出现忧虑、恐惧、失眠等一系列心理反应。

护士应针对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素养。

因人而异的了解其心理所需,耐心给予解释和安慰,介绍手术成功病例,讲解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对手术顾虑和相关治疗做好详尽指导,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其配合的主动性。

3、营养准备:术前给予高蛋白(鱼、肉、蛋)、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饮食,必要时予TPN或白蛋白,禁食坚硬及刺激性食物,避免上消化道出血,鼓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肝细胞的耗氧量,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提高机体对手术的耐受性。

4、身体状况评估及处理:术前评估心、肝、肺、肾功能,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有肝损害者进行保肝治疗,根据病情遵嘱补液、输血,注射维生素 K1。

(三)术后护理
1、按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2、监测生命体征,意识清醒后取半卧位,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颜色并记录。

观察患者的意识情况及有无出血,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3、预防肺部感染,促进有效排痰。

包括予以雾化吸入,协助拍背,指导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

4、注意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如有敷料潮湿,立即报告医生。

5、禁食期间做好口腔护理,遵医嘱给予静脉补液。

待胃肠功能恢复后按医嘱给予饮食指导。

6、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肠蠕动未恢复前应注意观察有无腹痛、腹胀。

7、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1)出血:观察生命体征、切口敷料、管周敷料、胃管、腹引量、尿量、皮温、血红蛋白等。

改善凝血功能,术后避免过早、剧烈活动,防止出血,一旦怀疑出血,做好手术探查止血的准备。

(2)肝功能衰竭:术后早期观察病人神志状况,严密观察其血氨的变化。

血氨高应防
止便秘,清洁肠道。

禁用肥皂水。

术后三天吸氧。

补充血容量以增加门静脉血流,并按医嘱补充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C及白蛋白、血浆等保肝药物,以促进肝细胞代偿和再生能力。

避免使用巴比妥类对肝细胞有害的药物
(3)膈下积液或脓肿:观察和积极处理膈下积液或脓肿,密切观察WBC、体温、腹部体征、腹引液情况。

(4)感染:术后注意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及腹部情况,如术后3天T持续不降,白细胞升高,腹部胀痛,应考虑感染可能。

应用抗生素治疗,加强肺部护理,注意切口,及时换药。

(5)胆瘘: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

保持引流管通畅。

观察有无剧烈腹痛、发热等胆汁漏、胆汁性腹膜炎症状。

8、出院指导:(1)饮食。

食物要多样化,以植物油的食物为主,鱼类、肉类、禽类适当摄入,控制脂类与盐类。

新鲜水果、蔬菜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也是肝癌病人不可少的食物。

食物要熟吃,不要生吃。

(2)休息。

肝癌切除术是一种较大的手术,肌体的各种生理功能需要一段时期才能恢复,因此肝癌切除后不宜过早工作,但可适当参加一些活动。

术后应加强营养,促进身体尽早恢复。

(3)定时服用维生素及保肝药。

(4)指导病人自我护理,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喝酒,提高自我护理能力,避免有害的应激源造成的不良影响,协助其维持心身平衡。

(5)随访。

术后3年内,每1-2月作一次B超、肝功能、AFP。

若出现进行性消瘦、贫血、乏力、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

5-10年后可以每半年作一次检查,10后每年作一次检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