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实验指导讲解

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实验指导讲解

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实验指导园艺学实验室实验室守则1、实验室内要保持安静,严禁大声喧哗、吵闹。

2、学生在实验前,要预先作好课前准备,进入实验室时要有秩序,按指定的座位就座。

3、实验前,学生必须认真听清教师讲解的实验内容,目的要求和实验步骤。

4、实验开始时,学生应先查点仪器、药品是否齐全,不得随意调换,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5、必须按步骤进行实验,实验中仔细观察,作好记录,课后及时写好实验报告。

6、实验时要爱护仪器节省药品,由于违反操作规程而损坏、丢失的仪器必须赔偿。

7、实验结束时要将仪器整理或洗净,保持桌面整洁,在老师宣布后才离开。

8、本守则在每级学生实验前,向学生宣读。

实验考核办法为了加强实验课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切实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本课程对实验成绩进行严格考核。

其实验考核办法如下:1.凡是实验课成绩不及格者,不得参加其理论课程的考试。

2.凡是实验课缺勤达总实验课时三分之一以上者(含三分之一),其实验课成绩为不及格。

3.遵守实验条例,爱护实验设备,保持实验课安静,每步操作要认真、规范、动作轻巧,不得野蛮操作。

此项综合表现为实验操作成绩。

4.实验完毕上交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要按实验及报告格式要求书写完整、规范,实验后面的问答题要解答清楚。

凡不交实验报告数量达总数三分之一以上者,其实验成绩为不及格。

5.实验成绩评定:成分测定实验成绩=预习成绩(占10%)+实验操作成绩(占60%)+数据处理成绩(占30%);果蔬加工实验成绩=预习成绩(占20%)+实验操作成绩(占60%)+问题解答成绩(占20%)或=预习成绩(占20%)+实验操作成绩(占80%)。

6.实验总成绩=每个实验项目成绩的平均值。

实验一不良环境对植物细胞膜的伤害4学时一、原理植物组织在受到各种不利的环境条件(如干旱、低温、高温、盐渍和大气污染)危害时,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首先受到伤害,细胞膜透性增大。

若将受伤害的组织浸入无离子水中,细胞中电解质(主要是钾离子),向外渗透速度加快。

其外渗液中电解质的含量比正常组织外渗液中含量增多,组织受伤害越严重,电解质含量增加越多。

用电导仪测定外渗液中电导率的变化,可反映出质膜受伤害的程度。

在电解质外渗透的同时,细胞内可溶性有机物也随之渗出,引起外渗液可溶性糖、氨基酸、核苷酸等含量增加,氨基酸和核苷酸对紫外光有吸收,对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受伤害组织外渗液消光值,同样可反映出质膜受伤害的程度。

用电导仪法和紫外法测定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不良环境对植物细胞膜伤害程度的测定,在植物育种上具有较大指导意义。

二、材料与仪器设备1、仪器设备DDS—307型电导率仪;温度计;真空泵;真空干燥器;水浴锅;打孔器;剪刀;洗瓶;小烧杯;移液管;玻棒;滤纸;记号笔或标签纸;肥皂;电子分析天平2、试剂去离子水3、材料低温处理过的(冷害)黄瓜。

实验前5天,放入5℃下处理5天;对照样品放入室温下贮藏。

三、方法步骤1、清洗器具:由于电导率仪变化非常灵敏,稍有杂质即产生很大误差。

因此所用的器具均需先用热肥皂水洗,再用洗液洗涤,然后用自来水、无离子水各冲洗四到五遍(最好是容器口朝下用水冲)。

向洗净的试管中加入去离子水,用电导率仪测定电导率值,检查试管是否确实冼净。

2、取样及处理选取样品,一份为室温下贮藏的黄瓜,另一份为5℃温度下贮藏的黄瓜。

用打孔器及切片器将样品制成厚薄均匀,大小一致的组织圆片,对照和处理均精确称取2克(约10个圆片),放入小烧杯内,用去离子水冲洗三次,然后加入30ml去离子水。

对照和处理均设3~4个重复。

将试管放入真空干燥器内,开动真空泵抽气10min,以抽出细胞间隙空气。

缓慢放入空气,水即渗入细胞间隙,组织圆片变成透明状,细胞内溶质易于渗出,取出试管,间隔几分钟振荡一次,在室温下保持30min。

3、测定:将DDS—307型电导率仪电极插入试管,测定外渗液的电导率值。

测定之后,将试管放入水浴锅沸水中5min 以杀死组织(细胞结构和功能伤害达最大程度)。

待冷至室温后,再次测定外渗液的电导率值。

四、测定记录与结果计算:1.将测定数据填入下表中2 .列出计算式并计算结果(1)以细胞膜相对透性大小表示细胞受害的程度。

通常按下式计算:细胞膜相对透性(%)= 煮前电导率/煮后电导率×100(2)直接计算细胞膜伤害率,通常采用下式计算:附1:电导率仪使用方法:(1)将电极引线接到仪器相应接线柱上。

(2)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让仪器预热30分钟。

(3)仪器校准:量程开关指向“检查”,常数补偿调节旋钮指向“1”,温度补偿调节旋钮指向“25”,调节校准调节旋钮,使仪器显示“100.0us/m”。

(4)选择电极常数:电导率仪配套的电极常数在电极上有标示,调节常数补偿调节旋钮,使仪器显示配套的电极常数值。

(5)测量待测组织液温度。

(6)调温度旋钮,使温度旋钮指向待测液体的实际温度值。

(7)将电级伸入待测组织液中。

(8)拨动选择测定范围旋钮,使其处于测定范围之内,如不知测量范围,应先放在最大量程位置上,由大到小逐级调整。

(9)将电极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并用滤纸吸去附着的水分。

放在需测组织提取液中,待指针稳定后,读出指针所指数值,此数值即该提取液的电导率值。

(10)按上述方法测定组织圆片杀死后提取液电导率值。

(11)将电极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放在水中,如长期不用,则应将电极洗净晾干包装收藏。

注意事项:电导率仪测定的整个过程均需在恒温下进行,因为温度不仅影响细胞内离子内外渗透速度,而且影响提取的电导率,一般每升高1℃,电导率约增加2%,通常以25℃为标准温度,如液体温度不是25℃,则要调温度旋钮,使温度旋钮指向所测液体实际温度。

此时所测的值则为液体实际温度下的电导率值。

实验二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4学时一、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组织中叶绿素的分布及性质。

2.掌握测定叶绿素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广泛存在于果蔬等绿色植物组织中,并在植物细胞中与蛋白质结合成叶绿体。

当植物细胞死亡后,叶绿素即游离出来,游离叶绿素很不稳定,对光、热较敏感;在酸性条件下叶绿素生成绿褐色的脱镁叶绿素,在稀碱液中可水解成鲜绿色的叶绿酸盐以及叶绿醇和甲醇。

高等植物中叶绿素有两种:叶绿素a 和b,两者均易溶于乙醇、乙醚、丙酮和氯仿。

叶绿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有多种,其中主要有:1. 原子吸收光谱法:通过测定镁元素的含量,进而间接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2. 分光光度法: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绿素提取液在最大吸收波长下的吸光值,即可用朗伯—比尔定律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

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在645nm 和663nm 处有最大吸收,且两吸收曲线相交于652nm 处。

因此测定提取液在645nm、663nm、652nm 波长下的吸光值,并根据经验公式可分别计算出叶绿素a、叶绿素b 和总叶绿素的含量。

三、仪器、原料和试剂仪器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感量0.01g)、研钵、棕色容量瓶、小漏斗、定量滤纸、吸水纸、擦境纸、滴管。

原料:新鲜(或烘干)的植物叶片试剂:1. 96%乙醇(或80%丙酮) 2. 石英砂 3. 碳酸钙粉四、操作步骤(1)取新鲜植物叶片(或其它绿色组织)或干材料,擦净组织表面污物,去除中脉剪碎。

(2)称取剪碎的新鲜样品2g,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粉及3mL95%乙醇,研成均浆,再加乙醇10mL,继续研磨至组织变白。

静置3~5min。

(3)取滤纸1张置于漏斗中,用乙醇湿润,沿玻棒把提取液倒入漏斗,滤液流至25mL 棕色容量瓶中;用少量乙醇冲洗研钵、研棒及残渣数次,最后连同残渣一起倒入漏斗中。

(4)用滴管吸取乙醇,将滤纸上的叶绿体色素全部洗入容量瓶中。

直至滤纸和残渣中无绿色为止。

最后用乙醇定容至25mL,摇匀。

(5)取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在波长665nm、645nm 和652nm 下测定吸光度,以95%乙醇为空白对照。

五.计算结果计算叶绿素a的浓度C a= 12.7OD663–2.69OD645叶绿素a的浓度C b= 22.9OD645–4.86OD663叶绿素a、b的总浓度C = 8.02OD663 + 20.20OD645叶绿素含量(mg/g)=C×V×N W×1000式中:C—色素浓度(mg/L);V—提取液体积(mL);N—稀释倍数;W—样品鲜重(g);实验三牛奶饼干的制作2学时一、实验目的1.掌握酥性饼干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加工工艺过程。

二、实验原理饼干是以中低筋面粉为主要原料,加以油脂、糖、盐、奶、蛋、水、膨松剂等辅料,经过和面、压片、成形、烘烤等加工工序,生产出酥脆可口的烘烤食品。

酥性饼干是以低筋小麦粉为主要原料。

加上较多的油脂和砂糖制成的口感酥脆的一类饼干。

这种饼干在面团调制过程中。

形成较少的面筋。

面团缺乏延伸性和弹性。

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黏绪性。

产品酥脆易碎。

故称酥性饼干。

三、仪器和设备饼干模、烤箱、和面机、烤盘、台秤、烧杯等。

四、主要原料和试剂配方:低筋面粉115 g、玉米淀粉65g、无盐黄油80 g、鸡蛋1只、糖粉60 g,奶粉40g。

五、实验方法㈠工艺流程糖粉鸡蛋面粉黄油→预混→打发→调粉→成型→烘烤→冷却→整理→成品㈡操作要点:1、打发:无盐黄油软化后加糖粉打至发白,加入鸡蛋搅打均匀。

2、调粉:加入过筛的面粉、淀粉、奶粉慢速搅拌混均匀,搅拌时间1min。

3、成型:用饼干模将面带成型。

4、烘烤:将饼干放入刷好油的烤盘中,入烤箱170℃烘烤20分钟。

5、冷却:将烤熟的饼干从烤箱中取出,冷却后包装。

7、产品的质量标准(1)感官指标形态:外形完整、花纹清晰,厚薄基本均匀,不收缩,不变形,不起泡,不得有较大或较多的凹底。

特殊加工品种表面允许有砂糖颗粒存在。

色泽:呈棕黄色或金黄色或该品种应有的色泽,色泽基本均匀,表面略带光泽,无白粉,不应有过焦、过白的现象。

滋味与口感:具有该品种应有的香味,无异味。

口感松脆细腻,不黏牙。

组织:断面结构有层次或呈多孔状,无大空洞。

杂质:无油污,无异物。

各指标以10 分为满分进行评定,最终结果以总分计。

(2)理化指标水分≤6%碱度(以碳酸钠计)≤0.4%六、实验注意事项:和至面团手握柔软适中,表面光滑油润,有一定可塑性不粘手即可七、思考题:1、面团调制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2、根据你的饼干质量,总结实验成败的原因实验四泡菜的制作工艺2学时一、实验目的泡菜是指为了利于长时间存放而经过发酵的蔬菜。

一般来说,只要是纤维丰富的蔬菜或水果,都可以被制成泡菜。

泡菜中含有丰富的活性乳酸菌,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钙、磷等无机物和矿物质以及人体所需的十余种氨基酸,既能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又能预防动脉硬化等疾病。

通过本实验要求理解泡菜加工的基本原理,掌握泡菜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