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思品下册第十三、十四课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思品下册第十三、十四课测试题及答案

第十三、十四课一单项选择题(45分每题3分)将正确的答案写在后面答题表格里。

1、实行计划生育()①是党和政府根据我国国情作出的科学决策②有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使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③可以使我国人口迅速减少④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2、托耳巴说过:“真正检验我们对环境贡献的,不是言辞,而是行动”。

这句话主要说的是()A别须依法治理环境 B保护环境,人人有责C必须努力提高环保意识D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环保行动上3、随着世界各国绿色消费的兴起,绿色食品、绿色汽车、绿色冰箱等相继在国际市场上登台亮相。

这主要反映了()A人们法制观念日益提高 B绿色消费便宜实惠C人类环保意识不断提高 D绿色消费已经得到普及4、你随手扔掉的塑料袋给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有()①使空气质量降低②危害人类健康③影响农作物生长④危及动物生命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④5、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①要与自然和谐相处②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也满足后代人的需求③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④控制人口,减少污染,合理利用资源,保持生态平衡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6、在美国,学生课本重复利用,一本教科书平均使用5年;在韩国,一次性台布、洗漱用品早已绝迹;日本发明了一次性筷子,但严禁砍伐本国树木制成一次性筷子……这些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②我国资源丰富,不必象其它大国那样节约资源③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④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7、下面的消费行为中,属于环保消费的是()①使用不易降解的塑料制品②穿珍稀动物的裘皮衣服③使用节能灯具④使用无氟冰箱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8、世博会举办期间,世博园区内汽车尾气实现“零排放",一千辆新能源汽车承担世博园区内的交通任务;许多场馆都应用了太阳能发电技术……上海世博会成为一届名副其实的“低碳世博会”。

我国举办“低碳世博会”()①树立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②反映了节能减排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③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体现④体现了我国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A ①②B ③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9、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是()①退耕还林,植树造林②围湖造田,毁林开荒③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④西部大开发,环保要先行A①③④ B 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10、右图的漫画倡导我们()谐相处③合理的利用资源④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A ①③④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11、上下五千年,中华大家园。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这主要表明()A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B 我国五十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C我国各民族间没有差异 D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2、在我国几千年地历史发展长河中,统一是不可抗拒的历史发展主流,统一是各民族人民始终如一的共同心愿,各民族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表明()A祖国的统一大业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完成的B祖国的辽阔疆域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开拓的C祖国的灿烂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D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各民族人民共同捍卫的1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强民族团结,维护中国的最高利益。

为维护、巩固民族团结,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②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③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④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A ①④B 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14、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现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必须靠各族人民()①平等互助②团结合作③共同富裕④艰苦创业⑤共同发展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⑤C ②③④⑤D ①②④⑤15、汉族青年王强到宁夏旅游,他来到一家清真餐馆时需要注意的是()A不要让服务人员知道他是汉族人 B 不能饮酒C 不能要求餐馆提供羊肉类食品 D不能将自带的猪肉火腿肠带二走进生活:(28分)16 、(8分)据报载,某市居民区附近的森林中,栖息着数量不少的鸟群。

从天而降的鸟密如春雨,不时落在行人的身上,弄得行人狼狈不堪。

居民迫不得已,只好出钱雇人砍树,赶走鸟群。

(1)你是怎样看待“砍树赶鸟”的行为?(4分)(2)怎样做到“既保留树又保留鸟”?请你提出两个好点子。

(4分)17、(7分) ——近几年宝鸡城乡面貌发生明显变化。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正式获得授牌,国家园林城市顺利通过复核检查。

……(1)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我们在实施什么国策和战略? (4分)(2)作为宝鸡市的一名中学生,你想为家乡的变化做点什么?(3分)18、(13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2019年4月14日发生7.1级地震。

地震发生后,藏族、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和其他各族同胞,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向灾区人民送温暖、献爱心一……在各族人民的关爱汇聚灾区之际,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院长班班多吉深情地说:“直面灾难,我们更为切身地感受到,在56个民族的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大家都是亲兄弟、亲姐妹。

”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突出体现了我国什么样的民族关系?(4分)(2)我国为什么要维护这一民族关系?(4分)(3)青少年应怎样维护民族团结?(5分)三实践探究题(24分)19、(11分)目前,我国有2.2亿在校学生,按每人每学期课本平均重1500克计算,如果课本能连续使用5年,可节约528万吨文化纸,生产这些纸需要耗费300万亩木材,52800万吨纯净水和633.5万吨煤。

将旧教材收集起来,使下届学生继续使用可以节约大量资源。

我国部分地区开始了教材循环使用的试验。

(1)有人提出要在我国尽快实施教材循环使用制度,这是针对我国的什么国情提出来的?(6分)(2)要使教材能够循环利用,你在使用课本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答出两点以上)(5分)20 、(13分)材料一在2009 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市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中,维汉同胞不顾个人安危,互伸援手,共同维护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的稳定。

材料二孔繁森——一位普通的援藏干部,对待藏族同胞如亲人,为当地的发展日夜奔忙,以身殉职。

吴登云——扎根在戈壁荒滩,视各族牧民如手足,忠实履行着自己“做一名人民的好医生”的诺言,被当地牧民亲切地称为“白衣圣人”。

(1)结合材料,试分析说明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7分)(2)结合实际,谈谈青少年应该如何向材料二中的模范人物学习?(6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45分每题3 分)1C 2 D 3 C 4 A 5 A 6 B 7 C 8 C 9 B 10 A 11 D 12 A 13 D14 D 15D二走进生活(28分)16、(8分)(1)砍树虽然可以把鸟赶走,但却破坏了环境,从长远看,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4分)(2)多栽树,疏散鸟群;从实际出发,设置鸟类自然保护区;因地制宜,营造人鸟共处的环境。

(4分)17、(7分)(1)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4分(2)树立崇高的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为家乡的发展做贡献;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等等。

(3分)18.(13分)(1)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4分)。

(2)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分),维护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1分),是社会稳定的前提(1分),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1分)(3)①要热爱祖国的民族大家庭(1分)②要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1分)③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实际行动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光荣(3分)三实践探究题(24分)19 、(11分)(1)这是针对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形势严峻的国情提出来的。

(6分)(2)①将课本包裹好。

②不在课本上乱画。

③不毁坏课本。

④发现课本有破坏时,及时修补好。

(5分)20、(13分)(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维护和发展民族平等、互助、和谐的关系。

(3分)只有维护民族团结,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安定团结的局面,才能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顺利进行。

(4分)(2)青少年要自觉履行维护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

(6分)命题意图1.根据《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13—14课范围内命题本试题。

目的在于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关注学生能力培养发挥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

2.注重对学生条件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提高品德修养。

3.初步渗透政治条件的抽象思维能力,如第二题的“走进生活”,让七年级学生学会初步感悟,以概括的语言表达所学知识观点。

4.本题命制时力争突出选材广泛,形式活泼,内容丰富,贴近生活现实,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

命题结构本试题考试时间为60分钟,共100分。

其中试题部分为97分,卷面分为3分。

本试题共三个大题。

第一题为单项选择题,共15个,每题三分。

第二题为走进生活,共28分。

初步让学生感悟生活,体会哲理。

第三题实践探究题,共24分,以材料的形式体会所学知识,形成正确的观点。

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设置两个材料题,共四小问。

角度灵活,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