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回交育种

第七章回交育种

第七章回交育种
一学时数:2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回交的遗传效应和回交育种步骤;重点掌握显性单基因、隐性单基因目标性状回交转育的工作内容;回交的用途。

三教学重点:显性单基因、隐性单基因目标性状回交转育的步骤
四教学难点:回交的遗传效应
五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1.复习杂交育种重点内容,导入新课,讲述回交育种的概念;以及轮回亲本和非轮回亲本、供体亲本与受体亲本的概念;回交育种的应用条件。

10min.
2. 利用公式、表格讲述回交的遗传效应:轮回亲本的基因频率逐渐增加,非轮回亲本的基因频率逐渐减少;回交后代达到一种纯合基因型的速度更快;可以更有效地打破不利基因的连锁。

10min.
3.讲述回交育种工作包括杂交、回交、选株连续回交、自交稳定和产量比较五个环节的基础上,分别讲述与回交育种过程相关的轮回亲本、非轮回亲本的选择指标;回交的次数;回交所需的植株数等问题。

20min.
4. 结合回交育种程序,讲述显性单基因和隐性单基因控制性状的回交转育步骤;比较两类性状回交转移步骤地异同。

20min.
5. 明确对多个目标性状的导入可采用逐步回交和聚合回交的方法,图示说明聚合回交的两种策略。

15min.
6. 通过与杂交育种的对比,总结回交育种的优势和局限性。

10min.
7. 阐述回交的用途,除了用于改良品种的个别缺点的作用外,还可用于近等基因系的培育、雄性不育系的转育和克服远缘杂交困难等方面。

13min.
8. 小结,布置思考题。

2mi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