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
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信管090861
学号: ********
**: **
指导老师:张俊、李杨、张亮、檀柏红
日期:2012-01-02
目录
1、封面 (1)
2、目录 (2)
3、课程设计的目的 (3)
4、业务流程图 (3)
5、数据库设计 (4)
6、财会知识总结 (5)
7、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7)
8、信息系统开发 (9)
9、课程设计总结 (10)
财务会计课程设计报
1、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次我们课程设计的主题是“基于Web的会计信息系统”,目的在于让我们在学习了会计学、财务管理等理论知识之后,综合运用所学习过的程序设计、Web应用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基于Web的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我们要开发的软件是AC会计通软件。
2、业务流程图
(1)(2)
(3)
本模块可以进行凭证输入,查看凭证,
对科目、摘要可分别进行编辑、添加、
删除、修改、查询,此模块还包括了
两项费用的总账、明细账、明细账、
多科目合并。
(4)
对数据库中已存在的凭证(即
上个模块中输入的凭证)根据
会计期、单号、单据张数等条
件进行查询。
(5)
3、数据库设计
(Database Design)是指根据用户的需求,在某一具体的数据库管理
系统上,设计数据库的结构和建立数据库的过程。
数据库设计是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的技术,是信息系统开发和建议中的核心技术。
由于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复杂性,为了支持相关程序运行,数据库设计就变得异常复杂,因此最佳设计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只能是一种“反复探寻,逐步求精”的过程,也就是规划和结构化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以及这些数据对象之间关系的过程。
我设计的数据库每个表的名字都和页面保持一致,这样既便于自己记忆,也便于他人阅读。
表中的字段也都取页面中汉字词组的头一个字母,也是鉴于清楚明了。
此外,我为每张表加了一个id字段,并设其为主码,这样在调用数据库时在页面实现删除、添加、修改等操作的时候,编代码都容易了很多,而且也易于理解。
表akm存储的是科目的信息,通过页面编码可以实现对本表添加新的记录、删除记录、修改记录、根据科目编码查询记录的功能,zyfzsr 表存储摘要的信息,功能同akm表。
Hzb存储的是新输入的记账凭证记录,在汇总页面处可以进行删除操作,然后再第二个模块--凭证查询又与该表连接实现对第一个模块输入的凭证的查询,可以说hzb是连接我所做的模块一与模块二的桥梁。
4、财会知识总结
(1)会计:(理解)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企业应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入账时间,而不是按款项的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
(3)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4) 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
(5) 收入:指企业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提供他人使用本企业的资产而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现金(或其等价物)的流入,或债务的清偿。
(6)费用:指通过配比方式确认的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这个定义是指狭义的费用,仅限于同提供商品和劳务有关的资产耗费,即营业费用。
广义的费用,还包括投资损失、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费用。
(7)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即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的项目。
(8)复式记账: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9)复式记账法是单式记账法的对称,即每项经济业务发生时,都要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进行记录。
也就是把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在相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会计帐户中做等额反映的一种记账方法。
这种记账方法
不仅能够全面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防止差错和便于检查账上数字记录是否正确。
(10)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收实付为计算标准来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的一种记账方法。
凡是本期收入的收益款项和付出的费用款项,不论是否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均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期末不需要对收益和费用进行调整。
按照现行会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均采用收付实现制这种方法记账。
(11)权责发生制又称应收应付制,在会计核算中,以收益和费用是否发生为标准来确定收益和费用的一种记账方法。
凡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
反之,不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也不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
5、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是应用系统思想和方法,把复杂的对象分解成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基本属性和彼此间的关系。
上层的数据流程图表达系统的主要逻辑功能,随着自顶向下逐层展开,表达的功能越来越具体,直到最底层的数据流程图,系统的全部逻辑功能被详细地表达出来。
系统分析阶段的基本任务是:系统分析员与用户在一起,充分了解用户的要求,并把双方的理解用系统说明书表达出来。
统分析是研制信息系统最重要的阶段,也是最困难的阶段。
系统分析要回答新系统“做
什么”这个关键性的问题。
只有明确了问题,才有可能解决问题;否则,方向不明,无的放矢。
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将在系统详细调查中所得到的文档资料集中在一起,对组织内部整体管理状况和信息处理过程进行分析。
它侧重于从业务全过程的角度进行分析。
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业务和数据的流程是否通畅,是否合理,数据、业务过程和实现管理功能之间的关系,原有系统管理模式改革和新系统管理方法的实现是否具有可行性等。
我所做的模块有两个,会计凭证输入和凭证查询。
这两个模块主要要实现的功能就是凭证的输入和查询。
具体的说,第一个模块可以输入凭证,对凭证进行添加、删除、修改。
第二个模块主要就是根据会计期和单号以及科目编码或者更多条件实现凭证的查询。
数据流:凭证输入新的凭证→存入表hzb→在汇总页面读出hzb中的数据并可以进行删除→在模块凭证查询中通过连接表hzb,根据条件在表中选择符合的记录并输出。
界面设计:(大多以工整的表格实现)
6、信息系统开发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是最常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分为四个步骤,即系统调研分析、数据库设计实现、界面设计实现和系统功能设计实现。
其中系统调研分析阶段是最基础、也是最容易被开发人员忽视的环节。
在此处我主要就系统调研展开论述。
(1)制定用户需求调研计划,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用户需求调研涉及到用户和系统分析人员双方,为了使用户需求调研工作顺利进行,必须事先制定一个调研计划,以便双方有关人员,特别是用户方面的人员,安排好工作时间。
(2)进行用户需求调研,制订好详细周全的调研计划后,就着手确定使用什么样的调研方法和工具开展调研、收集哪些方面的信息资料、如何绘制各种业务流程图等。
(3)用户需求分析,用户需求分析就是在用户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确定系统的总体结构方案,完成相应的需求分析报告。
在确定系统的总体结构方案过程中,包括确定应用程序的结构、系统开发环境和系统的功能模块。
用户需求调研结束之后,应该立即进行用户需求分析。
我们课程设计是根据已给出的软件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实现各模
块的功能,通过不断的探索、努力,我已经按要求完成各模块的功能,并能顺利实现系统测试,界面设计也比较工整完美。
7、课程设计总结
我们知道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锻炼时间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实际考察过程。
现在回想本次课程设计的全过程,我感慨颇多,在将近一个月的日子里,我巩固了以前学到的很多知识,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本次课程设计中途我们还有其他科目的考试,因此对我们的毅力也是一种考验,但大家都顺利完成了任务,这使我们感到很自豪。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将所学到的知识很好的运用在实践中,才能让我们学以致用,也不会淹没我们学习的最初目的。
在课程设计的这些日子里,我也感受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有时候自己遇到问题,辗转反侧很久都找不到根源所在,但通过和同学的互相交流就会比较容易找到错误所在,在这样边做边改的过程中,我们完成了课程设计,这种过程让我感到很充实。
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温习了以前学过的财务会计以及数据库、WEB 应运技术等课程的知识,巩固了对这些课程的掌握,为正式踏入社会展示我们的才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在此也要感谢指导老师们的精心指导,当我们有疑惑时,是你们帮助了我们,也要感谢陪我一起走过来的每一位同学,我们互助、共同探讨,这使我相信了合作、团队的力量,这也是以后进入社会必须具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