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22张)【课件11】
《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22张)【课件11】
②民主党派同蒋介石集团决裂
③国统区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
通货膨胀、金融紊乱、民族工商企业倒闭、
生产萎缩、粮荒严重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947年
《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解放军从外线打到
内线,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1948年9—11月
辽沈战役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淮海战役
第五单元 晚晴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1840
1912
晚
清
一.两次鸦片战争
背景:中——闭关自守 外——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
经过:1839 虎门销烟 1840 鸦片战争 1842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3 《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 攫取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1844 中法《黄埔条约》中美《望厦条约》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
1946.6
人民 解放 战 争
1949.4.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945年8月
重庆谈判
中国共产党七大 “和平、民主、团结”,成立联合政府
中国国民党六大 “和平建国”,坚持独裁和内战
《双十协定》
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合法化问题没有解决
1946年1月10日 政治协商会议
1856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 《天津条约》 1860 《北京条约》
二.第一阶段救亡图存
1.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
2.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 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3.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
前期 自强 军事工业 后期 求富 民用工业
四.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8月7日 八七会议
纠正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9月湾改编
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929年 1931年11月
1933年10月 1934年10月
1935年1月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1912
1919.5 1921.7 1927.4
北京政府时期
五中
四国 国
国
运共 民
民
动产 党
革
党一
命
诞大
运
生召
动
开
失
败
1937.7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949.4.
大革命时期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背景:五四爱国运动 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共产国际支持与帮助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平津战役
1949年春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4月21日 渡江战役 4月23日 解放南京 统治中国22年的蒋家王朝覆灭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中体西用
三.甲午战争与瓜分中国的狂潮 1894-1895年,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签订 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签订 四.第二阶段救亡图存 1.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 资产阶级上层 2.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 民族资产阶级 3.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 4.地主阶级顽固派:清末新政
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很快撕毁了政协决议
二.全面内战爆发
解放区:
1946年6月 国民党对中原解放区全面进攻
1947年3月 国民党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
国统区:
1946年秋
国民大会召开
1946—1947年 ①国统区的民主运动成为反对国民党统治的
第二条战线
一二一血案、较场口血案、下关惨案、
李闻血案、五二零血案、缉私血案
1941年6月22日 苏德战争爆发 苏联参战
12月7日 太平洋战争爆发 美国参战
1942年初
《联合国家宣言》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1943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 盟军转守为攻
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
1945年
雅尔塔会议
波兹坦会议
1945年8月9日 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中国战场的抗战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五.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
革命统 一战线
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巩固广州革命根据地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17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国民大革命最终失败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1927年,“宁汉合流”,南京国民政府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国民党一党专政 1928年底,“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全国
1935年10月 1936年10月
古田会议 重申党对军队实行绝对领导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伟大尝试 第五次“围剿”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中央红军被迫开始长征 遵义会议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中央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二次革命(失败) 护国战争(失败) 直、皖、奉混战 护法运动(失败)
五四运动
二.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背景:辛亥革命推动
一战爆发,列强忙于欧战 抵制日货,支持国货运动 实业救国思潮传播
成果:1912-1919,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 期,迎来了短暂的春天。
1931.9.18
局部抗战阶段
1937.7,7
全面抗战阶段
1945.8.15.
一.局部抗战拉开序幕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抗战开始
1932年1月28日 “一二八”事变
日本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
1933年
热河沦陷、长城抗战
1935年
华北事变
“一二九”运动
“八一宣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8年10月 武汉、广州相继沦陷
抗战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
原因: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只依靠政府和军队
三.战略相持阶段——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中国共产党方面:全面抗战
1937年秋,洛川会议
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依靠人民
1940年
百团大战
1941-1942年
日本侵略者“大扫荡”和“三光”政策
巩固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三.思想: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7年初,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北大和《新青年》编辑部
成为运动的主阵地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德先生”与“赛先生” 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918年,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912
1916.6
1927
中华 民 国
1949.4.
袁世凯独裁专政时期
北洋军阀混战时期
国民政府时期
一.政治:维护共和的持续斗争 1913年,宋教仁案发生 1915年底,袁世凯复辟 1916年,袁世凯死,北洋分裂。 1917年,府院之争,张勋复辟;
一战爆发,中国参战
瓦窑堡会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1937年7月7日
七七事变 全面抗战爆发
9月
国民政府公布《国共合作抗日宣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二.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1937年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平型关战役、忻口会战
1938年 徐州会战 台儿庄战役
成果;1920年秋,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在上海成立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诞生,制定最高纲领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
二.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国共合作问题决议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新三民主义 联俄、联共、辅助农工三大政策
政治:三三制原则
经济:双减双交、大生产运动
思想:整风运动
1943-1945年
敌后战场多种形式的游击战
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
国民党方面:消极抗战,积极反共
1939年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溶共、防共、限共、反共”
第二次反共高潮 皖南事变
1940年
豫湘桂战役
枣宜会战
四次长沙会战
四.国际形势下的东方主战场与战略反攻阶段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