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作文批改的原则

语文:作文批改的原则

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语文教学宝典 / 作文辅导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作文批改的原则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教师在批改中如何加强引导,激发情趣,对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作文批改,应掌握几个基本原则。

一.及时性
学生做完作文后,对教师的评价结果十分关注。

教师应充分理解学生的求知心理,要设法在较短的时间内批改完毕,迅速反馈,使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能及时总结。

如果拖延时间太长,学生淡忘了写作的印象,教师批改、评讲的效果就比较差,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二.思想性
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于漪老师认为:“言为心声,通过习作能窥见学生心灵,摸到他们思想深处的脉搏。

------在带领学生推敲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意的同时,启发他们明辨是非,区分美丑,褒善贬恶,奋发向上。

”在作文批改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分析,积极引导,评语要恳切、耐心。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也特别注意作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我尽力用作文这把锄为学生心田上美好的幼苗松土培土,用这把
锄去清楚学生心灵上的杂草。


三.侧重性
作文批改,不能巨细无遗,面面俱到。

要紧扣本次作文的训练要求,重点突出,有计划、螺旋式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不能每篇作文从内容、语言、结构、书写全面要求,毕其功于一篇是不可能的。

“重点突出,学生可获得实实在在的启迪”,于漪老师的体会是深刻的。

在批改过程中,要重批少改,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

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尽量保留原文原意。

如果修改过多,只能使学生丧失自信,抑制创造潜力,学生对老师的修改甚至产生误解和反感。

张至公先生认为:“可此可彼的,宁可不改。


四.激励性
青少年的“情感效应”极为明显。

当代学者认为,“情商”甚于“智商”。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是作文教学中待解决的问题。

在作文批改中,要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

叶圣陶先生说过:“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

”著名的文学家茅盾先生在小学时代有两册三十二篇作文,其间老师的评语对茅盾先生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对《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论》一篇评道:“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

”在《秦始皇高祖隋文帝论》后,老师大家称赞:“目光如炬,笔锐似剑,洋洋千言,宛若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国文至此亦可高无罪矣。

”这样热情洋
溢的批语,能不激动人心吗?
当然,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写出好文章。

对差生的作文要采取纵向比较的思维,看到他们的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要给以表扬,力求“为每一个学生的进步而教学”。

五.启发性
作文批改中,教师不能越俎代庖,通过点拨、诱导,启发学生思维,挖掘知识潜力,让学生知晓怎么样、为什么,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有位教师在学生写母亲的作文后面有这样的评语:“XX,你塑造的母亲很感人------,只是文中她说的一句话好像不是她说的(不符合人物身份)。

作文讲究创造性,你要有自己独特的发现,能“独辟蹊径”地表现出来,切忌模仿他人。

想一想她究竟该怎么说?------”这则评语既肯定了学生的成功之处,又启发了学生思考,使学生能够再创造。

这样富有启发性的评语不是学生登上作文高峰的阶梯!
启发性的批语要诚恳、亲切。

多用商酌的口吻,学生乐于接受,喜爱思考,达到完善作文的目的。

六.多样性
语文教师工作量最大的莫过于批改作文,这也是使多少语文教师易弦他走的一个原因。

怎样寻求作文批改的新路子,减轻教师的负担,这是语文教师孜孜深究的课题。

批改多样化,
能改变呆板、单一的批改格局,“既节教师之劳,不损学生之益。

”(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
多样化可以是精批、略批相结合;指导学生自改和互改相结合;个别批改和集体批改相结合,等等。

这样,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作文批改的模式。

魏书生老师坚持十余年不批作文,作文几乎都是学生批改,而学生作文水平普遍较高便是最好的例证。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