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石河子秋色
梁衡
①国庆节在石河子度过。
假日无事,到街上去散步,虽近晚秋,太阳却暖融融的,赛过春日。
人皆以为边塞苦寒,其实这里与北京气候无异。
连日预告,日最高气温都在二十三摄氏度。
街上菊花开得正盛,全色与红色居多。
花瓣一层一层,组成一个小团,茸茸的,算是一朵,又千朵万朵,织成一条条带状的花圃,绕着楼,沿着路,静静地闪耀着她们的光彩。
还有许多的荷兰菊,叶小,状如铜钱,是专等天气凉时才开的。
现在也正是她们的节日,一起蔟拥着,仰起小脸笑着。
蜜蜂和蝴蝶便专去吻她们的脸。
②花圃中心常有大片的美人蕉。
一来新疆,我就奇怪,不论是花,是草,是瓜,是菜,同样一个品种,到这里就长得特别的大。
那美人蕉有半人高,茎粗得像小树,叶子肥厚宽大,足有二尺长。
她不是纤纤女子,该是属于丰满型的美人。
花极红,红得像一团迎风的火,花斛是鸭蛋形,又像一张少女羞红的脸。
而村着那花的宽厚的绿叶,使人想起小伙子结实的胸膛。
这美人蕉,美得多情,美得健壮。
这时,她们挺立在节日的街心,拉着手,比着肩,像是要歌,要说,要掏出心中的喜悦。
有一首歌里唱道:“娘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这正是她们的意境。
③石河子,是一块铺在黄沙上的绿绸。
仅城东西两側的护城林带就各有一百五十米宽,而城区又用树行画成极工整的棋盘格。
格间有工厂、商店、楼房、剧院。
在这些建筑间又都填满了绿色——那是成片的树林。
红楼幢幢,青枝摇曳;明窗闪闪,绿叶婆娑。
人们已分不清,这城到底是在树林中辟地盖的房,修的路,还是在房与路间又见缝插针栽的树。
全城从市心推开去,东西南北各纵横着十多条大路,路旁全有白杨与白蜡树遮护。
杨树都是新疆毛白杨,树干粗而壮,树皮白而光,树冠紧束,枝向上,叶黑亮。
一株一株,高高地挤成一
堵接天的绿墙,一直远远地伸开去,令人想起绵延的长城,有那气势与魄力。
而在这堵岸立的綠墙下又是白蜡。
这是一种较矮的树,它耐旱耐寒,个子不高,还不及白杨的一半,树冠也不那样紧束,圆散着,披拂着。
最妙的是它的树叶,在秋日中泛着金黄,而又黄得深浅不同,微风一来就金光闪烁,炫人眼目。
这样,白杨树与白蜡树便给这城中的每条路都镶上了双色的边,而且还分出高低两个层次。
这个大棋盘上竞有这样精致的格子线。
而那格子线的交叉处又都有一个挤满美人蕉与金菊的大花盘,算是一个棋子。
④我在石河子的街上走着,以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它,打量着这个棋盘式的花园城。
这时夕阳斜照着街旁的小树林,林中有三五只羊在捡食着落叶,放学的孩子背着书包绕树嬉戏。
落日铺金,一片恬静。
这里有城市的气质,又有田园的姿色,美得完善。
她完全是按照人们的意志描绘而成的一幅彩画。
我想这彩画的第一笔,应是1950年7月28日。
这天,刚进军新疆不久的王震将军带着部队策马来到这里。
举目四野,荆棘丛生,芦苇茫茫,一条遍布卵石的河滩,穿过沙窝,在脚下蜿蜒而去。
将军马鞭一指:“我们就在这里开基始祖,建一座新城,留给后世。
”三十多年过去了,这座城现在已出落得这般秀气。
在我们这块古老的国土上,勤劳的祖先不知为后世留下了多少祖业。
他们在万里丛山间垒砖为城,在千里平原上挖土成河。
现在我们这一代,继往开来,又用绿树与鲜花在皑皑雪山下于千里戈壁滩上打扮出了一座城,要将她传给子孙。
他们将在这里享用这无数个金色的秋季。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饱览石河子秋景,生动描写了菊花、美人蕉、树木等自然景观,也对石河子的城
市生活进行了描写。
B.第①段说石河子井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是苦寒之地,点明了作者对石河子秋日的整
体感受——赛过春日。
C.第②段,作者运用比喻、借代、拟人等修辞手法表现出美人蕉红艳、肥美、高大的形
态,惹人喜爱。
D.文章结尾处饱含深情,既有对石河子早期勤劳的建设者们的赞美,又有对我们这一代
人的肯定。
5.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行文思路。
(5分)
答:
6.本文与《故都的秋》都写了“秋天”,其秋意各不相同。
请加以评析。
(6分)
答:
4.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分析作品表现手法、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第②段中,“她不是纤纤女子,该是属于丰满型的美人”是比喻,“拉着手,比着肩像是要歌,要说,要掏出心中的喜悦”是拟人,但是没有使用借代手法。
【考向分析】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客观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表现手法等进行考查,考查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賞析。
分析文意理解题时注意题干,主要设错点是文意、情感表述不当,贯析题的设错点一般是特色和手法慨括不当。
5.【答案示例】作者开篇先说自己国庆节在石河子度过;(1分)然后具体写假日在石河子街头看到的秋日景色,表达了对石河子秋色的赞美;(2分)最后作者联系石河子的城市建设历史升华文章思想,表达对城市建设者的赞美。
(2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把握散文的行文思路,读懂散文是关键。
本文的题目是石河子秋色”,那么考生就要梳理文本,看作者是怎样写石河子秋色的。
先阅读文章,总结每一段的意思。
第①段,开头说在石河子过国庆节,然后写到石河子街上看菊花;第②段写花圃中心的美人蕉;第③段写行道树,主要写了白杨和白蜡树;第④段,先说石河子这个花园城像是一幅彩画然后写了石河子的建城历史,最后议论抒情。
由此即可分析出本文的行文思路。
6.【答案示例】本文描写的主要是石河子充满生机的秋景,写到了菊花、美人蕉、绿树,表现了秋天绚烂、热烈、赛过春日的特点;《故都的秋》描写的主要是北平萧条的秋景,提到
了落花、秋蝉,表现了清、静、悲凉的特点。
(4分)两者都表达了对所写秋景的喜爱,都借写秋景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只是本文是积极的,《故都的秋》略显消极。
(2分,意对即可)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需要联系教材所学,要求考生对所学过的课文有比较准确的把握。
题目要求比较“秋意”的不同,那么就要从文章主要内容、主旨思想入手,梳理出写了什么样的秋景、有怎样的景物特点、借秋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形成答案。
注意在拟写答案时,要从“对比”的角度去组织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