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动力装置运行
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C.蒸汽发生器的蒸发段(下筒体)
⏹管板:碳钢锻件,与冷却剂接触表面堆焊因科镍600厚555m。
管板上钻有8948个孔,与传热管联接。
⏹U形传热管:共4474根,材料因科镍690,管束正方形排列,
外径19.05mm,壁厚1.09mm,总重50t。
⏹材料特点
❑良好的机械性能
❑导热系数
❑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
⏹管束套筒:将二次侧分隔为下降通道和上升通道⏹支撑隔板:沿管束直管段设置9块,以固定管束,防止振动
⏹流量分配挡板:使二次侧水有效地冲刷管板表面,避免腐蚀
D.蒸汽发生器的汽水分离段
部
⏹二级分离器:六角形带钩波纹板分离器
⏹给水环管:位置稍低于旋叶式分离器,分配给水⏹限流器:在蒸汽出口接管内,当蒸汽管道破裂时限
制蒸汽流量
E.蒸汽发生器的汽水分离段
带钩波纹板分离器工作原理
F.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破损原因与后果
⏹破损原因
传热管壁很薄,由于机械损伤和腐蚀,在很高的温度下运行,容易产生应力破坏
⏹后果
一回路冷却剂泄漏到二回路,严重时造成放射性物质扩散到环境
G.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损的防止与监测
⏹防止办法
材料,水处理,制造工艺,运行控制
⏹监测方法
蒸汽发生器出口处蒸汽的16N放射性——快速而精确冷凝器抽气泵处空气的放射性——快速
蒸汽发生器排污水中的放射性——精确但较慢
H.蒸汽发生器的排污
⏹排污原因
二回路给水会受漏入的海水以及管道内的腐蚀产物污染,在蒸汽发生器内蒸发时各种杂质会产生浓缩,为减轻腐蚀,在管板上侧要连续排污。
⏹排污系统
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APG)
I.蒸汽发生器的给水
⏹正常给水
正常工况时,由给水流量调节系统(ARE)供水
⏹应急给水
在机组启动、热停堆、冷停堆的某个阶段以及主给水系统发生故障时,由辅助给水系统(ASG)提供紧急给水。
J.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
⏹蒸汽发生器水位
指蒸汽发生器二次侧下降通道环形空间的水位
⏹水位控制的目的
将水位保持在与负荷相匹配的水平,防止瞬态时水位过高淹没干燥器,增加出口蒸汽的湿度,损害汽轮机叶片;
防止水位过低,造成蒸汽发生器传热管部分暴露于蒸汽中,造成热应力损坏。
蒸汽发生器水位整定值
蒸汽发生器测量仪表设置
K.蒸汽发生器水位和给水流量测量
⏹水位测量
每台蒸汽发生器有一个宽量程和四个窄量程水位变送器;
宽量程:15.9m,用于水位指示
窄量程:3.6m,用于指示、控制和保护
⏹给水流量测量
每台蒸汽发生器主给水管装一个文丘利管,配三个流量变送器
L.蒸汽发生器蒸汽流量和压力测量
⏹蒸汽流量测量
每台蒸汽发生器设两台蒸汽流量变送器,由压差测流量
⏹蒸汽压力测量
每条蒸汽发生器蒸汽管线上设三个压力变送器,位于安全壳隔离阀与卸压阀之间
RCP与其它系统的接口
⏹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RCV)
-下泄管线:3号环路冷管段(进入RCV)-上充管线:2号环路或1号环路冷管段(返回RCP)⏹余热排出系统(RRA)
-出口接管:2号环路热管段(进入RRA)
-入口接管:1号、3号环路冷管段(冷却后返回RCP)⏹安全注入系统(RIS)
-热管段和冷管段的高压安注管线(HHSI)
-每条冷管段的中压安注管线
-冷管段和部分热管段的低压安注管线(LHSI)
秦山核电站
秦山核电站
1.5 核动力装置运行特点
高效、清洁、安全、经济、可持续核能
强放射性、高温高压水、衰变热
潜在危险
运行特点
电站:A 模式,G 模式
船用:负荷变化大
电厂运行模式
模式A:基本负荷运行方式
——机跟堆(Reactor Lead)
功率控制系统简单,
冷却剂平均温度调节系统
模式G:负荷跟踪运行方式
——堆跟机(Turbine Lead)
功率控制系统复杂,运行方式灵活
冷却剂平均温度调节系统
根据汽轮机负荷信号调节功率
船舶核动力装置的基本组成
☐一回路系统
⏹主冷却剂系统
⏹压力安全系统
⏹水质控制系统
⏹辅助水系统
⏹工程安全设施
⏹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二回路系统⏹蒸汽系统
⏹蒸汽排放系统⏹凝水-给水系统⏹循环水系统
⏹润滑系统
⏹造水系统
核动力装置运行特点
安全性
要求:核安全目标
建立并维持一套有效的防护措施,
以保证工作人员、居民及环境免
受放射性危害。
措施:控制反应性
确保堆芯冷却
包容放射性产物
多道实体屏障多级纵深防御
核动力装置运行要求
经济性
要求:提高负荷因子(多发电)
发电量=电功率*运行时间
措施:满功率运行
少停堆
船用要求
机动性:战术要求,此时不考虑经济性
生命力(可靠性):作战使命,异常工况
运行工况与运行规程
⏹运行工况的划分
⏹运行规程的分类
运行工况划分
工况Ⅰ:正常运行和运行瞬变,包括:
正常的启动、停闭和稳态运行
带有允许偏差的极限运行
运行瞬变
工况Ⅱ:中等频率事件(预期运行时间)保护系统动作
工况Ⅲ:稀有事故
专设安全设施投入
工况Ⅳ:极限事故
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
运行规程
⏹分类
●正常运行规程
●事故运行规程
●I规程—处理较小故障和公用系统失效
●A规程—处理管道破裂
●H规程—超设计基准事
●U规程—最终事故柜规程
⏹依据
●核安全法规,设计资料,安全分析,运行经验
运行规程
•要求
•足够详细,不需要进一步考虑就能进行操作•必须经过验证——实际装置、模拟器
•必须通过评审、正式批准正常运行规程•形式
•纸质文档、电子文档
•运行支持系统
•规程自动生成系统
主要运行参数
⏹主要运行参数有哪些,为什么?
⏹这些参数如何控制
主要运行参数
核功率热功率电功率
功率主冷却系统压力(稳压器压力)平均温度出口过冷度
冷却剂温度稳压器水位蒸汽发生器二次侧水位
蒸汽发生器
压力安全壳压力堆舱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