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第七章通货膨胀理论
宏观经济学第七章通货膨胀理论
(7-3) 将(7-3)式代入(7-1)式,则产品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产量水平可 表述为: d M Y α A kY dπ e (7-4) 或
h dM Y A d e h P P
1 M i kY h P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通货膨胀理论 我 我 通货膨胀的形成及后果
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 通货膨胀动态模型
1
一、 通货膨胀的分类 二、 通货膨胀的效应 三、 通货膨胀的原因
2
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地持续地上涨现象,经 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了分类:
1.按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划分
(1)爬行的通货膨胀(creeping inflation) (2)加速的通货膨胀(galloping inflation)
π
-10
-5
0
5
10
Y Y * Y*
27
(2)附加通胀预期的价格调整曲线
π
πe
A
-10
-5
0
5
10
Y Y * Y*
28
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存在使价格调整具有“加速性质”:如果实际 GDP长期高于潜在GDP,价格水平就会持续上升。因为企业看到实际通 货膨胀在上升,它们预期到将来的通胀率会更高,并据此调整自己的经 济行为。这时企业对当期价格的预期就不会停留于上期价格的水平,而 是高于上期价格,并且按这个预期使自己的产品价格上涨速度高于通行 价格的上涨。如果所有企业都这么做,必然会促使实际通货膨胀率变得 更高。考虑到上述行为及机制,宜将价格调整方程修正为:
Y Y π π 1 f Y
29
1. 动态总供给曲线
动态总供给曲线 (dynamic aggregate π supply curve)是指产出和 通货膨胀率之间关系的 曲线。可以从附加预期 的价格调整曲线得到。 10% 记λ=f/Y, π=πe+λ(Y-Y*) 在Y、π平面中,相应于 每一预期通货膨胀率, 便有一条动态总供给曲 线。图中DAS和DAS′对 应着在不同预期通货膨 胀率时,通货膨胀率与 产量水平之间的关系。
各点的垂直连线,垂直的长期总供给曲线表明,在长期中,产出水
平不受制于通货膨胀率,是独立于通货膨胀率dynamic aggregate demand curve)表达的是通货 膨胀率与总需求之间的关系。动态总需求曲线(简记为DAD)可以从 IS—LM (7-1) Y α A dr 式中,A为包括财政政策工具在内的自发总支出,α为乘数。在 通货膨胀经济环境下,r为真实利率,r=i-π(名义利率-通胀率)。因为投资 支出是r的函数,所以上式又可写作 (7-2) Y α A di dπ 货币市场均衡意味着对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等于供给。如前所述,
6
2.商品流通效应 3.资源配置效应
7
4.经济增长效应 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有利 现在大多数经济学家倾向于认为,借助于通货膨胀
来发展经济决非上策,通货膨胀的负面效应大于正面
效应。通货膨胀率越高,其负面效应也越大。
8
1.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P ADf AD
AS
P AD0 AD1
AS
23
通货膨胀不仅涉及价格水平的变化,而且还涉及价格水平变化 的速度。前面我们介绍的简单凯恩斯模型、IS—LM模型和AD— AS模型都是在假定价格水平不发生变化或者在考察期内只发生一 次性变化来论述的,而没有涉及价格水平变化的速度。从这个意义 上说,这三个模型只涉及静态分析或比较静态分析。本节将价格水 平变化的速度引入到对总供给、总需求曲线的应用中,并试图利用 动态的总供给、总需求曲线来说明通货膨胀率与产出的关系,从而 将对通货膨胀的分析扩展为动态分析。
Y Y π π e f Y
加上预期通货膨胀率的经济含义在于,在同等条件下,如果人们 都认为通货膨胀会很严重,就会作出相应的反应,如争先到银行取款, 抢购货物等等,这样通货膨胀就犹如“火上浇油”般被“逼”得不断 上升。在图7.11中π e代表A点与横轴的距离。附加预期的价格调整曲 线表明,预期通货膨胀率越高,实际通货膨胀率也越高。预期通货膨
5%
4% B A
LAS DAS′
DAS
O
Y*
Y
30
如果通货膨胀率在长期中保持不变,企业和工人们就会预期 这一比率将持续下去,于是预期通货膨胀率就会与实际通货膨胀 率相等。π是否等于πe是区分短期动态总供给曲线与长期动态总供 给曲线的标准。长期动态总供给曲线描述了实际通货膨胀等于预 期通货膨胀时的产量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当实际通货膨胀率与 预期通货膨胀率相等e)时,总供给曲线变为Y=Y*。在图中它是一 条位于充分就业产量Y*上的垂线,即长期总供给曲线LAS。长期 总供给曲线LAS是短期动态总供给曲线和预期通货膨胀率相等的
18
菲利浦斯曲线所反映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基本上 符合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西方国家的实际,70年代末,由于西方 国家出现了高失业与高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问题,失业与通货膨胀 之间不存在稳定的交替关系了,于是经济学家对失业与通货膨胀的 关系做了新的解释。 货币主义者在解释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时引入了预期的概 念,他们所用的是适应性预期,即人们根据过去的经验来形成并调 整对未来的预期。根据适应性预期,把菲利浦斯曲线分为短期和长 期菲利浦斯曲线。在短期中,工人来不及调整通货膨胀的预期,预
24
1.价格的调整
在现实经济中,因为许多合同早已签订,不能改变,还因为每个企业
都要静观其他有关企业的价格动向,估计其他企业对自己变动价格的
反应。企业不可能根据需求的变化立即调整价格。当然价格最终是要 调整的,只是需要等到下一个时期(一季度,一年以后)方能实现,而在这 以前, ,如果企业发现自 己的实际产量高于或低于潜在产量,虽然不立即调整价格,也会产生调 整价格的压力,到下一个时期就会调整价格。如果下一个时期调整价 格以后,企业发现自己的产量仍然高于或低于潜在产量,又会产生调整 价格的压力,到第三个时期就会继续调整价格……这一过程直到实际 产量等于潜在产量为止。对于特定企业如此,对于整个社会也是如此。
25
(1)没有通胀预期的价格调整曲线 企业的价格调整是依据企业所预期的价格水平来进行的,假如企 业对当期价格的预期就是上期价格,社会根据自己实际产量偏离潜在 产量幅度的某个比例调整价格,即 *
Y Y P P1 1 f Y 其中,f是价格调整系数,反映了价格水平对通货膨胀压力的敏
P2
P1 P0 E0
E1
P1
O Yf Y
O Y0 Y1 Yf Y
9
2. 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
P AS1
AS0 P1 P0 E1
E0
AD O Y
Y1
Y0
10
(1)工资推动(wage push)型通货膨胀 (2)利润推动(profit push)型通货膨胀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和利润
推动型通货膨胀实际上都是操纵价格的结果,其根源
(3)超速的通货膨胀(hyper inflation)
2.按照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划分 (1)公开型通货膨胀(open inflation) (2)隐蔽型通货膨胀(hidden inflation)
3
3.按照对价格影响的状况划分 (1)平衡的通货膨胀(balanced inflation) 即每种商品 (2)非平衡的通货膨胀(unbalanced inflation) 即各种
π(%) U
πe
B
D
π
A
C
O
U* U(%)
21
在上图中,如BAC线所示,当经济运行受到外生变量冲击将名义工
资提高到预期工资之上时,若工人被假象迷惑,以为实际工资提高了, 决定多工作,失业率下降,经济活动水平便向B点上升; 反之,当经济 受到相反力量冲击时,会使失业率上升,经济处在C点水平。BAC线上 的一组点似乎印证了菲利浦斯曲线在短期内的存在。但实际结果并 非如此,由于公众对通货膨胀具有理性预期,预先已经判断出了经济政 策实施后价格水平的位置如D点,因而人们就不会增加产出与就业,这
4.按照人们的预料程度划分
(1)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imperfectly anticipated inflation) (2)预期到的通货膨胀(perfectly anticipated inflation)
4
1.收入分配效应 平衡的可预期的通货膨胀条件下,各种名义变量(如名 义工资、名义利息等)都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 从而使实际变量(实际工资、实际利息等)不变,其经济影 响是很小的。如果通货膨胀率不平衡或不可预期,这时 人们无法准确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各种名义变量,以 使实际变量不变,则会产生收入再分配效应。
样政府经济政策就会使经济达不到预期的B点,而是达到D点。由图可
知,价格水平的提高同总需求的提高是成正比的,而与产出与就业毫 不相干。因此,无论是长期内还是短期内,菲利浦斯曲线都是一条非交
替关系的垂直线。
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的理论是对经济现实的反映,也表明了经 济学家对宏观经济政策所持的不同态度。
22
一、 价格调整曲线 二、 通货膨胀与产量 三、 动态均衡的调整
在于经济中的垄断,即劳动市场上工会的垄断形成的 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产品市场上厂商的垄断引起利
润推动型通货膨胀。
11
3.供求混合型的通货膨胀 混合型的通货膨胀(mixed inflation)是指需求拉上和 成本推动两方面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形成的通货膨胀。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单纯的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理论可以 解释总需求和总供给变动引起的价格水平的一次性上升, 但不足以说明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只有结合需求 和供给两方面的因素及相互关系,才能更好地解释持续的 价格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