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井水利用规划

矿井水利用规划

附件一:
《矿井水利用规划》编制大纲及要求
一、前言
二、总则
(一)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二)规划依据
(三)规划范围
三、现状和预测
(一)现状评价
(二)预测分析
四、发展目标与任务
(一)总体目标
(二)发展思路及主要任务
五、重点项目建设及布局
(一)规划项目
(二)实施计划
(三)资金来源
六、保障措施
规划大纲说明及编制要求
1、前言
说明规划编制的背景和意义,并简述矿区概况:人口、水资源状况、主要的经济指标等。

2、规划编制依据
规划编制的依据是:矿区发展总体规划、矿区所在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以及相关的水资源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等。

3、规划编制范围
一般为年涌水量60万m3以上的矿区。

极度缺水地区可适当降低标准。

4、规划年限
主要为“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展望到2020年,鉴于统计原因,相关数据可依据2004年。

5、现状评价
应包括目前产量、矿井水排放总量、吨矿排放矿井水量、矿井水利用量、主要用途、矿区水资源供求等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6、预测分析
根据矿区总体规划、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规划期内的矿井水排放量和水资源需求量进行预测分析。

7、发展思路、目标及主要任务
根据对规划期内矿区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及水资源供需情况、矿井水排放量的预测分析,提出推动矿井水发展的指导方针和发展思路,
明确规划期的发展目标,包括定性目标和定量指标;并围绕目标提出“十一五”期间主要任务安排。

8、重点项目建设
根据上述目标和任务,提出“十一五”期间主要建设项目,包括项目规模、建设周期、主要用户、投资估算以及项目建设顺序与实施计划等,明确项目建设导向。

重点发展大涌水矿区、严重缺水矿区、重要产矿区(尤其是国家大型煤炭基地)的矿井水利用。

9、保障措施
提出推动矿井水利用的政策和措施。

10、提交形式
在提交规划报告的同时提交电子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