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师工作室建设课件

名师工作室建设课件

• 名师是业绩突出、富有创造性,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具有一 定知名度、美誉度和专业影响力的优秀教师。
• 名师特征: 具有高尚的伦理精神与职业道德, 具有先进独到的教育思想, 具有突出的教育业绩和丰硕的科研成果, 有一定公众知名度和美誉度, 有较高行业认同度和专业影响力。
一、开展名师工作室的理论支撑
构建名师工作的学习共同体 1.概念引用
认同性
获得相同的价值观、课程观、学生观、评价观 教学即研究;实践即改变;反思即提升 一切教学的问题要从教师身上找原因

二、开展名师工作室的实践探索
(一)规范招生过程
1.对象要求(意愿)
对本学科有浓厚兴趣的,有志于小学XX学科教学实践和研究的青年教师。
2测试内容(基础)
知识类型
测试内容
本体性知识:学科特有的知识
二、开展名师工作室的实践探索
(三)名师培养模式
1.“领导力——组织”模式(针对学员) 领导:领导就是要让他的人们,从他们现在的地方,带领他
们去还没有去过的地方。 ——美国前国务卿 基辛格
让每一个学员通过一期的培训,回到学校,都能成为这个学校XX 学科教学的领导者。名师工作坊作为一个学习型团队的建设,采用 “领导力——组织”模式非常合适。领导力就是一系列行为的组合, 而这些行为将会激励人们跟随领导去要去的地方,不是简单的服从。
学习共同体日本学者佐藤学提出的,指一个由学习者 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 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 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 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紧密关系,具有共同的精神意识, 在这个团体里,每个人都具有很强归属感、认同感。 导师:助学者 学员:学习者
凝聚 历练 提升
——建设名师工作坊的理论、实践与困惑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章健文
2015.11.10
什么样的教师是名师?
有爱心的教师? 学科功底很深的教师? 教学水平很高的教师? ……
“好教师成功的标志是要让学生对你产生知识的折服, 道德的肯定,情感的依恋,精神的景仰。”
——张文质
我理解的名师特质
二、开展名师工作室的实践探索
(三)名师培养模式
1.“领导力——组织”模式(针对学员) 组织(名词):组织就是一种编制而成的集体(学习共同体)。 目标——共同的愿景(总目标、分阶段目标) 制度——共同的准则(考勤、学习、研讨……) 角色——不同的能力(领导者、被领导者……) 组织(动词):由组织来安排有序的活动。
课程指南
第一模块:课程学习
1.学习目录 2.学习要求 3.作业要求 4.获得学分要求
第二模块:课堂实践
1.课堂教学 2.观课评课 3.网络研讨
第三模块:课题研究
1.研究方案 2.研究过程 3.研究效果
学员学习要求
1.两年内能坚持学习。(每两周开展一次固定的基地活动,因基地活动 是240培训项目,两年内绝大部分时间能出勤,会替学员申请研修学分 一个学期4学分,两年共16学分。) 2.两年内能系统学习4本教育理论著作,平时多阅读好的文学作品,并在 基地里分享学习体会。并撰写读书笔记。 3.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探索,勇于上实践课,能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凡基 地内部的课,由主持人签名,骨干教师考核算分数,优秀者,提供区级 公开课机会,算作区级公开课)。 4.两年内会为基地学员提供外出学习或者交流的机会,希望能够尽量参 加,开拓视野,博学众长。 5.每年能完成一份精美教案的设计;完成一份课堂教学实录;一次专业 化的课堂教学反思;进行一次课例研究;撰写一篇语文教学论文(需要 公开发表)。 6.能够协助基地主持人完成相关的研究项目。 7.每次基地活动之后必须在3天之内进行网络研讨,并将自己的见解发表 于“浦东教师研修网章健文基地主持人栏目”。 8.基地活动地点按照学员的学校轮流,根据每学期的安排,轮到的学员 要做好接待和活动资料整理工作。
导师和学员都可以策划学习和实践活动,最大限度的发 挥组织的作用,以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开展名师工作室的实践探索
(三)名师培养模式
2.汤姆模式(针对培训师) (1)扮演不同角色的能力
首先是培训师自己上讲台讲课的实践性能力; 其次是培训师能否将学习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再次是对学员学习成果的推广和运用能力。
一、开展名师工作室的理论支撑
2.特性诠释 共同性
共同的目标:导师和学员协商而定 共同的学习: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场地、学习进度 共同的资源:导师的资源、学员的资源、外来的资源
共同成长
一、开展名师工作室的理论支撑
归属性
团队意识:我不是一个人在学习 来自不同的学校,归属于同一个团队 付出(为自己,更为团队) 收获(个人成长,辐射周围)
【学员学习要求】 (学习时间、学习态度、网络研讨、作业)
【学习进度及活动记载】 (设计学习进度,每次活动的记载要求)
学员培养目标
自我提升 的自觉性
终身学习 坚持实践 的习惯性 的探索性
无私奉献 的共享性
学员情况分析
1.基本信息 (学校、学历、在校担任职务、学术称号) 2.各类知识基础
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的基础 3.教学的优点与弱点 4.发展方向 5.可以提供的帮助
加强实践和反思 加强研讨和交流
提倡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鼓励同伴互助,资源共享
二、开展名师工作室的实践探索
阅读(现代文、文言文) 写作
条件性知识:教育教学及心理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设计
实践性知识:教学实际能力和经验
课堂教学
3.测试形式(通道) 笔试 面试
二、开展名师工作室的实践探索
(二)研制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总目标、阶段性目标)
【学员情况分析】 (基本信息、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
【培养课程指南】 (课程模块、课程设计大纲)
(2)系统设置工作的能力
首先是全面系统地设计课程(培养的轨迹) 其次是需要有很好的预见性(成长的轨迹) 再次是调动所有成员协同工作(合理分配) 最后是及时搜集各种有效信息(材料档案)
教师的基本工作
备课 上课
作业
辅导
检测
课程教学五环节
名师工作坊的培养策略
以临床培养为主,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以理论学习为辅,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