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污水处理厂成本控制

污水处理厂成本控制

’2004广西给水排水技术交流会论文集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剖析与控制陈瑞有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性高速发展,跟随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其中的水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国家在水污染控制和治理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加大了水污染的治理力度,“九五”和“十五”时期是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的高峰期。

据有关数字统计,目前全国共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452座,其中二、三级污水处理厂307座,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36.5%。

然而,加上遍布全国的低程度、甚至没有任何污水处理设施的城镇,全国的城镇污水处理率仅在20%左右,远远达不到国家污水处理率的要求。

根据国家污水处理率的规划和要求,“到2005年,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污水处理率应达到60%以上:到2010年,所有设市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应不低于60%,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1。

:重点风景旅游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

”今后,城市在新建供水设施的同时,要规划建设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缺水地区在规划建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时,还要同时安排污水回用设施的建设:要加强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回用设施运营的监督管理。

1成本控制是污水处理厂良性发展的需要在国家大兴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同时,我们认真关注和检查已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状况,却发现众多污水处理,…在建成后,运行上因种种原因,无法发挥设计的作用,有的处于不满负荷运转状态,有的不能持续运转,有的处于半停产甚至停产状态。

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九五”期间建设的污水处理厂不能按设计正常运转、达不到预期目标的情况相当严重。

造成污水处理厂不能正常运转的原因,主要体现在:(I)、旧厂因设备陈旧,故障频发而未能及时改造或技术更新,无法满负荷运转;(2)、因外部管网配套建设不到位,造成污水处理厂来水不足:(3)、运行成本控制不良,成本过高,财政无法承受,资金不到位;(4)、其他技术原因;(5)、体制问题,管理及关系没有理清,责任不明。

现在我国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有依靠财政全额拨款的?专自负盟亏独立核算的,有出让经营权或BOT形式运营的。

但合理控制成本,降低运营成本都是保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的关键因素之一。

目前,污水处理厂仍多数作为公益事业,由政府承担建设和运转的责任,承担全额费用,通过政府下辖的管理机构或国有企业负责管理,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的高于成本控制,更多的作为政府的实绩。

近年来,在污水处理收费和市场化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改革,引进了BOT(特许经营)、合作及合资等方式。

但是无论哪一种方式,要实现国家污水处理行业保本微利的政策,在一方面致力于提高污水收费的同时,更要致力于污水处理建设和运营的成本控制,特别是长期的运行成本控制,这是、2004广夏给东搏水技术交滴会论文集促进污水处理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2运行成本豹组成因素污水处理厂运行成奉是指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的费用和折旧费用。

成本羽计算按污水处理厂独立梭算考虑,不考虑政府的政策性优惠,以促进污水处理厂钧市场化经营。

包括污水处理厂和所辖的污水管网的运行费用。

其组成主要包括:一、折旧费,包括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投资,还贷利息和成本回收等。

折旧费一般按15年计,还贷按实际贷款还贷期限计。

并应考虑物价波动的因素。

二、枵水厂运转成本:(1)人工费及社会福利,包括人工工资、福利、保险、医疗、办公费用等:(2)能耗和药耗费用,包括电费、水费、热能或燃气费,药剂费、烧油费等;(3)设备维护维修费用,包括设备保养的备品配件,润滑油脂、耗损件、维修费、检测费;(4)自动化控制维护费用,包括自动化系统的检测及维护、软件维护,配件等费用;(5)车辆维修养护、交通稽费等费用;(6)污泥处置费用,指污泥外运处置的费用:(7)技改与设备、工艺更新的费用:,(8)环境污染赔偿费用。

三、污水管网运营维护费用(1)人工费及社会福利;(2)清通费,包括管道的定期、临时清通疏费用:(3)维修费,包括井筒、井盖、管道维修等费用。

3污水处理运行成本控制状况及存在问题我国现况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主要有四种模式,在运行成本控制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良因素,从体制和技术上影响了优化管理、降低成本的进程。

第一种模式: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机构是政府的下属机构,有事业编制也有企业编制,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一般没有实行真正的独立核算和自负盈亏,往往只要完成运行任务即可,很少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基本上不考虑运行成本的问题:第二种模式:半企业化的模式,由政府成立的排水公司或污水处理公司负责进行运营,独立核算,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负盈亏,和财政还是不能分离,成本控制产生的利益或损失不完全归于企业,无法刺激企业加大力度致力于成本的控制;第三种模式:转让经营的模式,租赁合同、委托管理合同属于这种,将运行管理权转让给运行公司完成独立运行,运行公司必定采用最先进的管理模式降低运行成本,但运行公司采用的降低成本的措施是以有利于其运行期内的利益的,而非全面的长远的根本上降低成本措施:第四种是BOT和特许经营模式,这种模式由私人或企业负责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建设、运行管理,在合同期满后交给政府,合同期一般在15至30年之间。

私人和企业介入的目标很明确的定义为盈利,要求的是从建造到运转整个合同期内的最低成本,获取最大利益:这种模式为我国的污水处理管理带来一种全新的观念,关键是如何在项目谈判中探索双赢的平衡点,否则成本控制的利益没有得到均衡分配,往往以政府牺牲这部分利益为代价。

4降低污水处理成本的方案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成本控制方案,涉及多方面因素,以运行的、在建和拟建的污水处理分类,其方案有很多不同的考虑和方式,但就总体、2004广西给求排水技)lc交流会论文集控制上,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以达到从源头控制的目标。

(1)改变观念,改革体制。

首先是改变观念,让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市场化,引入外资、民间资本等多种资金,采用合资、合作、独资、BOT、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引进资本的同时引进先进的管理概念和方式,以彻底改变由政府统包统揽的模式,改变重环境、社会效益考核,轻经济考核的观念,’全面考核、节约成本。

(2)从规划开始控制成本。

规划是污水处理成本控制的源头,规划应根据城市的总体规划、排水专项规划,结合城市地形、功能区划等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污水处理集中与分散结合、管网分流与合流结合、泵站布置、污水处理选址和规模确定等方面,进行论证,选择最佳经济方案。

应实事求是,合理规划,避免超前建设和滞后建设的经济损失及环境损失。

(3)设计上控制成本。

工艺选择和设备选择是影响污水处理厂长期运行的重要因素。

工艺选择应在满足水质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方案比较采用低能低耗、成熟稳定的工艺,城市污水处理应优先考虑生物处理法,探索改良工艺:设备选择主要是从性能及价格上对比进口设备和国产设备、电耗主要设备、药耗主要设备、维护成本的综合效益。

(4)建设成本控制。

建设过程的成本控制主要通过招标、设计优化、质量控制、监理制度等手段控制。

(5)加强运行管理成本控制。

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控制是长期而细微深入的过程,其运行成本的组成因素在本文前部分中已论述。

其控制关键是在已有的建设条件下优化管理,重点在于降低能耗;延长设备寿命,减少二次污染的缴费;从根本上改变管理体制,减员增效等方面着手。

其中技术改进,优化工艺,避免环境污染征收排污费等几方面是值得重视的。

外部管网的维护首先在于加强排入管网的污水管理,其次是及时清通、维修,避免积少成多的滚动式成本增加。

(6)将污水处理厂‘的部分维护工作推向市场,减少日常维护成本。

如绿化,重大设备维修,垃圾清运等,采用承包制或引入市场服务,以减少日常人员、设备、车辆配置的费用。

总体上讲,源头控制、过程管理、体制改革、市场运作是污水处理厂成本控制的趋势。

随着改革开放和体制改革的深入,管理水平的提高,技术的日趋成熟,我国的污水处理行业做出很多有益的尝试。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剖析与控制作者:陈瑞有作者单位:1.会议论文赵文莉.丁浩.徐电波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2007结合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情况,从工程的全过程考虑,介绍了污水处理厂从电耗、物耗(药耗)及水耗三个方面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从而降低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2.学位论文张志峰大型工业废水处理厂节能降耗减污集成新工艺研究2006在当前能源紧缺、资源匮乏的大背景下,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本文以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以国内最大的工业废水处理厂、规模60万m3/d的绍兴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围绕该厂运行中的节能降耗减污进行了各工艺环节实用技术的集成研究,以期解决面临的困难,帮助企业走出困境。

首先对污水处理厂运行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通过分析工艺流程、工艺参数、进出水水质、污泥产量、物料消耗、运行成本等指标,找出了现有工艺的不足之处主要有CODcr和色度不达标、处理量达不到设计规模、剩余污泥未得到妥善处置等等。

而电耗高、混凝剂等物料消耗大、基本上未考虑物料和废弃物的再利用等问题是影响污水处理厂经济运行的瓶颈。

接着,结合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研究了该厂实现节能减污的四个关键点。

(1)、通过进一步分析原水水质,发现其中含有较多不易生化的有机污染物,如高级烷烃、芳香族类、毒性物等,起始惰性溶解性有机物可达120mg/L,必须强化预处理工艺段的水质调理,以降低进入生化系统的SI和毒性物质含量,提高B/C比,降低碱度和pH值,以利于后续生化处理;(2)、在厌氧工艺节点的研究中,采用EGSB、ABR、ASBR三种不同的厌氧反应器,探明了现有工艺条件下,厌氧反应以水解和硫酸盐还原为主,甲烷气基本上不产生。

主要的污染物对苯二甲酸(TA,占总CODcr的30﹪以上)未得到有效地开环和进一步的降解。

厌氧对COD的去除总量仍可达200-450mg/L。

分别采用折板反应器和回转式厌氧反应器,结合已有工艺流程和生产设施进行改造,应用后节能效果明显。

(3)、供氧量的控制是实现节能的关键。

针对生产上存在的溶解氧波动过大,分布不合理的弊端,引入智能供氧系统(MASTERAIR),使DO波动减少,布气更趋合理。

此项技术可平均节电18.71﹪,使运行管理更方便。

(4)对污水处理厂的废物进行了减量化、稳定化、资源化研究,确定了污泥干化焚烧循环处理的工艺路线,污泥减容80﹪,并利用焚烧后的残渣制做水质调理剂回用于生产,进一步降低了运行成本。

最后,应用以上的有关研究成果,实施了70万m3/d挖潜改造工程,使污水运行成本下降了0.12元/m3,每年节省运行费用达3000多万元。

3.会议论文George Lee.Jim Goodley.尚爱安.徐鸿德.朱石清.唐建国应用工艺优化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降低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2005随着污水排放标准不断提高,污水处理厂老厂需改造处理工艺以满足稳定、达标排放要求,同时还需进行工艺优化以降低运行成本,节省基建费用和运行费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