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手册(2018版)二〇一八年十月前言为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单位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财政部于2012年11月印发了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的通知,要求各单位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在此基础上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坚持问题导向、科学规划、全面推进、定期评价报告,为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出了方向性要求。
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时代”要求,为保障本单位经济和业务活动健康运行、主动预防和管控风险、保护干部职工队伍、构建“依法科学决策、权力运行制约、过程监督检查、结果容错问责”全过程管理体系,按照“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资金管控为核心”的设计思路,在系统梳理重要经济业务环节与流程、切实了解内部管理需求和分析经济活动风险的基础上,细化风险控制措施、明确各节点职责分工及操作要求,初步形成了本《内部控制管理手册》。
《内部控制管理手册》作为经济和业务活动的日常性指导工具,用明确的权责分配、业务流程图、风险控制矩阵等展现形式直观地反映了内部管理的规范要求和重要设计,旨在统一控制标准、规范执行行为、方便业务操作、提升工作实效。
内部控制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过程,本手册也将随着本单位内部控制广度与深度的推进,持续改进、不断优化。
目录第一章总则 (4)第一节单位概况 (4)第二节单位组织结构 (6)第三节手册说明 (13)一、编制目的与意义 (14)二、编制原则 (14)三、内部控制管理职责 (14)四、内部控制框架 (15)五、其他说明 (15)第二章风险评估 (19)第一节风险评估概述 (19)一、风险评估定义及意义 (19)二、风险评估程序与步骤 (19)第二节风险评估内部控制 (21)一、风险评估组织及职责 (21)二、风险评估环节及内容 (21)三、风险评估报告 (22)第三章单位层面内部控制 (24)第一节内部控制工作组织 (24)一、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 (24)二、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 (25)三、内部控制执行机构 (25)四、内部控制评价监督机构 (25)第二节运行机制与权责分配 (26)一、运行机制建设 (26)二、“三重一大”决策管理 (27)三、经济活动归口管理 (29)第三节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及其人员管理 (29)一、关键岗位责任制及不相容职责 (29)二、关键岗位人员管理 (33)第四节不相容职责分离管理 (35)第五节会计工作管理 (36)第四章业务层面内部控制 (36)第一节预算业务控制 (37)一、业务管理概述 (37)二、业务流程控制 (42)5、预算执行流程 (48)6、决算流程节点简要说明 (49)第二节收支业务控制 (52)一、业务管理概述 (52)二、收支业务管理制度 (53)三、业务流程控制 (68)第三节采购业务控制 (88)一、业务管理概述 (88)三、采购业务流程控制 (95)第四节国有资产管理控制 (119)一、业务管理概述 (119)第五节合同控制 (150)一、业务管理概述 (150)三、合同业务控制流程及风险控制 (155)流程说明: (157)1、合同纠纷协商处理流程 (157)2、第三方调解流程 (158)3、仲裁和诉讼流程 (159)3.4 合同验收流程 (160)3.5合同备案管理等关键业务流程 (161)第五章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 (162)第一节内部控制评价 (162)一、业务管理概述 (162)二、自我评价控制设计 (165)第二节内部控制监督 (170)一、内部监督 (170)二、外部监督 (170)第一章总则第一节单位概况工作职责一、中心学校负责人要加强学习内部安全治理工作。
成立校园安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每月至少召集2次安全工作会议,并形成会议记录,研究分析各自辖区内校园安全工作,会议确定的防范措施必须组织实施,跟踪监督落实。
二、完善并落实各项校园安全工作制度,建立校园基础设施定期排查制度,落实整改制度及信息流通制度与上报制度,建立应对各类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
制定校园安全保卫方案,按规定配备年富力强、品行端正、训练严格的保卫人员。
严格门卫管理,对外来人员登记管理,加强校园管理。
三、积极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行动,重点对学校教室、师生宿舍、校园围墙、用电安全等情况,学生必经道路等校园基础设施的安全情况进行全面的排查整治,对排查出的隐患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和整改责任人,该拆除的及时拆除,该补休的补修,确保隐患的随发现随处理。
四、以各种形式加强宣传,充分利用宣传栏、村干部会议、群众大会等,加强对村民、师生的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强化村民的法制意识、防范意识,增强村民自救、自护、自卫能力。
五、全面落实校园及周边的安全防范措施。
派出所会同司法所部门级各村要加强对学校、幼儿园等周边的治安环境治理工作,高4度关注学生到校和离校途中重点路段安全,坚决杜绝学生下河游泳,确保学生校外安全。
六、加大对校园周边治安排查整治力度,坚持每月开展一次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活动,派出所、卫生院、工商所联合对全镇范围内的食堂进行长期检查和监督,确保各食堂的米面粮油蔬菜肉蛋奶等原料的进货渠道正规合法,台账清晰明了,建立限期整改、责任落实制度,确保校园及周边食品卫生环境安全,保证全镇师生的饮食健康与生命安全。
七、司法部门要认真学习上级安全工作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并贯彻落实到位,做好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举办校园安全知识巡回讲座、家长会等形式普及法律常识、心理健康教育,强化民众及师生的法制观念,切实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自我防范意识。
八、承办兴宁区教育校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二节单位组织结构校长工作职责校长是学校行政负责人,法人代表。
对外代表学校,对内负责全校性的指挥与管理,在上级党组织、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全面负责学校各项教育行政管理工作。
其职责是:(一) 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令、法规,以及上级领导部门的指示、决定。
(二) 制定学校发展计划,确定学校奋斗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
(三) 组织实施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拥有教育教学决策权、指挥权、财务审批权、教职工的管理权。
(四) 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积极做好教职工政治思想工作,尊重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积极赋予教职工代表大会行使民主监督管理学校的权利。
(五) 制定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依法按章管理学校。
(六) 建立学校中层机构,加强中层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七) 明确部门职责,发挥机构的功能作用,主持校务会议和行政会议,全面计划、组织检查,指导、协调各部门工作。
(八)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
负责学校安全工作,承担学校安全责任。
(九)管理学校的教育设施,合理安排学校设备购置、保管、使用、维修等经费,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着力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
(十)协调学校和外部的各种关系。
党支部书记工作职责党支部书记在上级党委领导下,主要负责全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支部工作,其职责是:(一)积极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上级党委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指示在本校贯彻执行。
(二)负责召集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党员大会,结合学校实际,认真传达、贯彻、执行上级党委的决议、指示;研究安排支部工作;将支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时提交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
(三)加强思想政治领导。
组织党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了解党员的思想情况,调查分析师生的思想动态,培养骨干、抓好典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学校政治稳定工作。
(四)积极慎重地做好党员的组织发展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五)抓好“三会一课”,按时召开支部委员民主生活会;加强团结,搞好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支部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作用。
(六)发动全体党员积极完成教育教学和其他工作任务,教育党员和教职工服从校长的领导和指挥,做好学校中层干部的培养、选拔、教育、管理工作,全面完成学校各项工作。
(七)领导和组织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保证教职工的民主合法权益,保证教职工代表大会行使规定的职权。
(八)指导学校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开展工作,协调学校内部党、政、工、青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九)检查支部的工作计划、决议的执行情况和出现的问题,按时向支部委员会、党员大会和上级党组织报告工作。
(十)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及时总结交流经验,不断改进工作。
支部副书记协助支部书记进行工作和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
书记不在时,由副书记主持支部的日常工作。
副校长的工作职责在校长的领导下,组织实施分管工作。
主要工作职责是:(一)、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按教育规律组织办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二)、团结,依靠教职工。
组织教师学习政治与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职业道德水平、文化业务素质及教育教学能力。
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建设一支知识化、专业化、稳定的教师队伍。
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协助校长做好学校管理工作。
1、领导和组织教学工作。
坚持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按照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开齐各门课程。
遵循教学规律,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搞好教学常规管理。
深入教学第一线,组织指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收益。
2、具体组织实施各类培训工作,引导、激励教师认真学习,转变观念,不断改进教学办法。
3、领导教导处开展教学业务管理工作。
组织制定教研活动计划和教育教学计划,检查督促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教学计划的执行。
4、领导、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加强各类教育基地建设。
5、领导和组织总务工作。
坚持勤俭办学,坚持总务工作为教书育人和教职工服务的方向;管理和利用教学资源;搞好校园建设;关心学生和教职工的生活;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
6、领导和组织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主持制定思想教育工作计划、措施,认真组织贯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充分发挥教导处、共青团、少先队和班主任的作用。
7、配合党组织,支持群众组织展开工作。
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四)、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