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第一二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在噪声较大的环境中工作时,人们常佩带耳罩,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制成“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C .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D .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人之所以能分辨“蛙声”和“钟声”,从物理学的角度讲,主要是依据(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3、大礼堂里四周的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的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
A. 增加声音的响度
B.增强声音的反射
C.减弱声音的反射
D.为了装饰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同一只音叉,发出的声音不同之处是( )
A.频率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4、男低音高声独唱,女高音轻声伴唱指的是( )
A. 男声音调低,响度弱;女声音调高,响度强
B. 男声音调低,响度强;女声音调高,响度弱
C. 男声音调高,响度弱;女声音调高,响度强
D. 男声音调高,响度强;女声音调高,响度强
5、从环保的角度看城市的高架道路两边设有3——4m 的透明板,这些墙的作用是( )
A.保护车辆的安全
B.阻止车辆尾气外泄
C.体现设计美观
D.减少对高架路两边居民的噪音污染
6、男同学的声音比女同学沉闷、浑厚但嗓门大,原因是男孩的( )
A.声带振动频率高,振幅小
B. 声带振动频率高,振幅大
C. 声带振动频率小,振幅小
D. 声带振动频率小,振幅大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B. 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以成为声源,且都能传播声音
C. 声音在夏天比冬天快
D. “闻其声便知其人”是根据声音音色的特点
8.短跑运动员5s 跑了50m ,羚羊奔跑速度是20 m/s ,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 ,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A 、汽车,羚羊,运动员
B 、羚羊,汽车,运动员
C 、运动员,汽车,羚羊、
D 、运动员,羚羊,汽车
9.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t
s 可知(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随时间或路程而变化
D、速度决定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
10.图是直尺和直角三角板配合测圆柱体直径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11.某同学用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三次测量结果分别是5.37 cm,5.36 cm,5.36 cm,则木块的长度应记作()
A、5.36 cm
B、5.363 cm
C、5.3633 cm
D、5.36333 cm
12.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速度之比为()
A、9∶4
B、4∶9
C、1∶1
D、3∶2
13.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大觉。
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后悔不已。
在整个赛跑过程中:(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
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14.坐在向北行驶的汽车内的乘客,看到路旁的行人正在向南运动,则此人的实际运动方向是()
A.一定向北运动
B.一定向南运动
C.一定是静止的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15.一辆汽车在60min内的平均速度是72km/h,根据以上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能求出汽车在60min内通过的路程
B.一定能求出汽车在前30min内通过的路程
C.一定能求出汽车在90min内通过的路程
D.以上结果均能求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6、盈盈在弹奏古筝时,古筝的琴弦因为________而发声:登上月球的两宇航员不借助无线电听不到对方的讲话,这是由于声音________;女同学说话的声音“尖细”.这是因为她们说话时声带振动相对比较________的缘故
17.一列在验证“声音传播的条件”的实验中,我们通过“钟罩实验”。
(1)抽气前,拨通玻璃罩中的手机,听到铃声(能或不能)(2)抽气过程中,铃声(3)抽气完毕后,听到铃声(能或不能)
18、在城市中心,禁止重型机械或车辆通行是为了在出减弱噪音;在摩托车上装消声器是通过途径减弱噪音。
19.客车正在驶离站台,车内的乘客相对于是静止的,相对
于是运动的,由此可见,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
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
20.飞机在空中加油时,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物,则受油机是,以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2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读作,其物理意义是。
22.单位换算:
(1)25.2cm= m (2)4.7dm= mm
(3)54km/h= m/s (4)25m/s= km/h
23.选填适当单位:
(1)一个中学生的身高162 (2)一个操场的周长0.4
(3)人正常步行速度1.2 (4)汽车行驶速度为60
24.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物体长度,这把刻度尺的
分度值是,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25.在物理学时,速度是用来表示的物
理量。
26.“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由两岸走”这两名歌词中,前句是以为参照物,后句是以参照物。
27.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0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0m,它的速度是 m /s,它在第3s的速度是m/s ,在第15 m的速度是 .
三.实验题(共12分,每空2分)
28.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原理
是,在实验中,需要用测距离,
用测时间。
29.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方法测一正方体的边长,试指出
其中的错误:
(1)
(2)
(3)
四.计算题(共11分)
30、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以5m/s的平均速度先运动200m后,又以10m/s的平均速度向前运动了50s,求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5分)
31、一列火车长120m,匀速通过长360m的山洞,从火车进洞到车尾离洞共用了1min,则火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