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与劳动者权利义务(学习重点)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与劳动者权利义务(学习重点)

第四章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与劳动者权利义务(学习重点)
一、如何理解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所谓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指的是包含在整个劳动法体系之中,集中体现劳动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贯穿于劳动法的立法、执法、司法的全过程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准则,它是劳动法的核心和灵魂。

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法律渊源是宪法,我国宪法在总纲的第6条中规定了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在第2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分别对劳动就业、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社会保障、工会等劳动法的具体原则作了规定。

但是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又不同于宪法原则。

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的地位。

宪法原则是各个部门法的指导原则,劳动法也毫不例外的必须服从宪法的指导。

劳动法基本原则是根据宪法原则确定的,它是劳动法区别于其它部门法所特有的原则。

二、确立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标准。

首先,劳动法基本原则应该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其次,劳动法基本原则必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再次,劳动法基本原则必须具有全面的覆盖性和高度的权威性。

三、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一)劳动权利义务相统一原则。

我国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这一规定被确立为劳动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它表明,有劳动能力的公民从事劳动,既是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又是履行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的义务。

(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

这一基本原则体现在我国宪法第2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一系列规定中,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更是在第1条就明确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宗旨。

(三)劳动法主体利益平衡原则。

劳动法主体利益平衡就是要求尽量实现这三方利益的平衡。

劳动法的立法宗旨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实现劳动法主体三方权益的平衡,劳动法的具体条文也是在充分考虑、衡量了三方主体利益之后确定的。

四、劳动者的个人权利的内容。

根据《劳动法》第3条的规定,劳动者的个人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2.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3.获得休息休假的权利
4.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5.接受职业培训的权利
6.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五、劳动者集体权利的内容。

1.结社权
2.集体谈判权
3.罢工权
4.参与权
六、劳动者基本义务的内容。

1.完成劳动任务
2.提高职业技能
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4.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