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表格式教学案
3、学生齐读全文,教师听纠正读音。
二、合作探究整体感知
1、集体再读课文,注意停顿。
2、四人小组合作翻译,教师巡视解决小组提出的问题。
教师提示:注意下文注解的运用,解决难翻译的字词。侧重分辨、掌握词语的翻译。用圈点、标注法做好笔记。
3、四人小组展示交流
教师要求:展示时按两人朗读——1人句子翻译——1人重点词语强调的顺序进行。一句一组。
4、教师适时点拨讲解古今异义词如“儿女”,省略句、判断句、倒装句等文言文积累知识。
5、小组朗读(齐读或分角色朗读),加深理解,明确朗读停顿。
三、展示交流
(一)、四人小组梳理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各层内容,教师板书。
(二)、教师引导、品读赏析:
1、教师提问:中心事件采用什么方式进行?两位孩子的回答运用怎样的修辞?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反
思
学生活动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达标测试)
教师活动
(环节、精讲释疑)
一、自主学习
1、学生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齐读注解①。
2、教师补充《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
靖远县靖安中学“五环节”教学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审批人:
科目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备课教师
高国平
课题
咏雪
课型
新授
上课时间
2017年月日
学
习
目
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3、背诵短文
学习
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学习
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这里来的。
3、教师再问:作者对两种回答又有何倾向?从文中哪个地方看出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品读、勾画、理解,同桌商讨,得出结论,回答交流。
回忆你的学习积累,你知道古人有哪些喻雪的名句?
学生背诵展示,教师补充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咏雪》
出来,符合比喻的基本要求。
(2)认为“柳絮”好,同样运用比喻,但侧重神似,意象中给人Βιβλιοθήκη 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意蕴深刻。
四、达标测试
文中一家之主谢太傅对两种回答有何态度?为什么?
学生品读、勾画、理解,同桌商讨,得出结论,回答交流。
教师归纳明确:
(1)对子侄辈的回答很满意。
(2)“笑”前喻,“乐”后喻。
(3)为“柳絮”一喻而“笑乐”。称谢道韫为才女,说“咏絮才”,就是从
2、完成课本“研讨与练习”第一、三题。
3、预习《陈太丘与友期》熟读,翻译。
本文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的故事,以描写人物语言为主,全篇语言简练。在不足百字的文章里,清楚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缘由以及经过和结果。虽未作一字议论,但从文末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更加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教
学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头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寒冷全不怕,迎风空中舞。”另外,纪晓岚有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千万片,飞入芦花皆不见。”说的是谁?
你会将雪花比喻成什么?
学生活动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达标测试)
教师活动
(环节、精讲释疑)
(1)认为“撒盐”好,运用比喻将雪的颜色和下落形态很形似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