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贸易保护的理论

[经济学]贸易保护的理论

市场竞争相当于少数几家企业之间 的博弈。 新贸易保护主义主张通过政府补贴 等来帮助本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获胜, 由此带来的利润会大大超过政府所付出 的补贴。 主要贡献者:加拿大经济学家巴巴拉· 斯 潘塞( Barbara J. Spencer )和詹姆斯 · 布 朗德(James A. Brander)
• 实证研究的结果 :表10.2
二、保护公平竞争论
• 保护公平竞争论以受害者的姿态出现来进行贸易保护。 • 不公平竞争:由政府通过某些政策直接或间接地帮助 企业在国外市场上竞争,并造成对外国同类企业的伤 害。 • 主要手段:反补贴税、反倾销税或其他惩罚性关税、 进口限额、贸易制裁等。 • 实际操作中,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 首先,反不公平竞争可能被国内厂商用于反对进口 的借口,但本国企业由于贸易保护可能会满足于现状, 不思进取,导致国内消费者受到损失; • 其次,会面临对方的报复性行为。
3.国内市场失灵论
前面的讨论是建立在市场有效的基础上的。 然而,经济中有许多市场不能完全反映利益与 成本,即存在外部性。例如:污染问题。污染 的社会实际成本高于企业的成本。这时,市场 是失灵的。 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生产者剩余不能反 映全部的收益。经济学家提出:在国内市场失 灵时,通过保护来扩大某产品的市场可能会产 生边际社会收益。
外国政府的报复性措施 • 见图10.4,美国政府对波音公司进行补贴。 结果是两个企业都生产,并获得5万美元 的收益,但都小于政府的补贴,社会福 利得到的是净损失。
信息的准确性问题
即使美国政府不进行报复性补贴,欧洲政府仍然 可能因为信息不完全而盲目进行保护,不能达到补贴 的预期效果。 图10.5。假设空中客车的成本高于波音公司,没有 补贴的情况下,空中客车不会生产。如果欧洲政府不 了解情况,仍然选择进行补贴,结果并不能如愿。对 波音公司而言,并不会退出生产,仅仅是减少利润, 而空中客车无法独占市场,仅仅获得5万的利润,小于 政府的补贴。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战略性贸易保护政策 在实施中仍然有许多困难。
10.3 贸易政策制定中的政治经济学
• 贸易政策的选择不仅仅是一种经济选择,也是 一种政治与社会决策。 • 10.3.1 决定贸易政策的基本框架 • 一项具体的贸易政策的决定由对这一政策的需 求和供给决定的。 • 需求方:对一项政策的需求,既有相关的个人 利益和集团利益,还要有反映这些利益的组织。 • 供给方:政府对政策的偏好以及制定具体政策 的机制两个方面。
实际操作的困难: 怎样确定这种社会利益从而选择确有正外部性 的行业进行保护?其中有政治因素和利益集团 的影响。 采用什么手段进行保护?贸易政策还是产业政策? 图10.6对两种政策进行比较: 两种政策都使本国生产量增加同样的数量,从而 获得了额外的社会福利 g ,但限制贸易的损失 是b+d,而补贴生产的损失是d。
• 两个难以克服的障碍: • 保护对象的选择:经济、政治力量的制约;信 息和判断。 • 保护手段的选择:采用产业政策还是贸易政策 • 社会代价:推迟接受和普及先进技术和知识所 带来的损失。很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保护的 仅仅是一个行业,但推迟的却是整个社会的进 步。
二、改善国际收支论
• 贸易顺差(贸易出超):出口金额大于进口金额。 • 贸易逆差(贸易入超):进口金额大于出口金额。 • 改善国际收支论:实行贸易保护可以减少进口,减少 外汇支出,增加外汇储备。 • 需要考虑的问题: (1)别国的对策(贸易报复或进口能力下降)及其 对本国出口的影响; (2)改善国际收支不仅要靠“节流”还要注重“开 源”; 追求贸易顺差的代价:消费者的损失。 贸易纠纷:通过贸易保护追求贸易顺差容易引起与入超 国的贸易纠纷
四、增加政府收入论
基本思想:通过关税增加政府收入。非社会主义 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武器。
从表10.1可以看出: 关税收入比重和一国发展程度呈反向关系。 征收关税的好处:比国内税收隐蔽,国内压力小, 反对声浪不大;大国征收关税可减少进口、压 低国际市场价格,将一部分税赋转嫁给外国生 产者或进口商。 必要条件:实行贸易保护的必须是举足轻重的进 口大国。
三、社会公平论 • 社会公平:社会各阶层或各种生产要素 在收入上的相对平衡。 • 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的保护:政府通过限 制进口、价格支持、出口补贴等手段, 将社会其他行业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农 民和地主手中,以达到一定的社会公平。
四、国家安全论
• 国家安全论:自由贸易会增强本国对外国的经 济依赖性,这将会危害国家安全,一旦战争爆 发或国家之间的关系紧张,贸易停止,供给中 断,经济将会出现危机。 • 战后西方国家为针对社会主义阵营而设立“输 出管制委员会”。 • 中国在“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 民”的1960到70年代里,国家安全成了排斥贸 易的重要依据。
• 政府对政策的偏好取决于政府的目标函数,即 政府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从理论上看,政 府应该综合考虑整个社会的福利,但实际上, 政府的目标是多重的,既要考虑经济因素,也 要考虑政治与社会的因素。 • 经济学家罗德瑞克(Rodrik)从供给和需求的 分析角度给出了贸易政策的决定框架(图 10.7)。
五、民族自尊论
• 进口商品的品种和质量反映了别国的文 化、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 • 通常的情况是:进口商品物美价廉。 • 政府可能会感到对民族自尊心的伤害。
10.1.2 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理论
• 一、保护就业论 • 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解释: • 微观方面:如果某个行业得到了保护,生产增加,工 人就业增加。 • 宏观方面:保护就业论是建立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 基础上的。 有效需求:AD = C + I + G +(X – M)和乘数效应。 需要思考的问题:限制进口不伤害出口?别国的贸易 报复;即使别国不报复,别国经济实力下降反过来会 影响本国出口。
10.3.2 贸易政策决定的政治经济学模型
• 国际贸易政策制定中的政治和社会因素 受到了经济学家的重视,逐渐建立了一 些相关的政治经济学模型:Mayer的中点 选民模型、集体行动模型和有效游说模 型,以及Grossman与pman的利益集团 政治贡献模型等。 • 以上模型中,政府的目标是成功地掌握 政权和维护政权的稳定而非社会福利的 最大化。
波音和空客的博弈:
欧洲政府采取补贴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对空中客车公司进行补贴,补贴额为10万美元, 这样,支付矩阵发生了变化。见图10.3。 • 补贴的结果:空中客车公司只要生产就会有利 润。空中客车公司只有唯一的选择,这样导致 波音公司的理性选择只有不生产。 • 均衡结果:空中客车独占市场,获得 110 万的 利润。这一利润远远大于政府的补贴额。 • 上例说明:政府的保护政策可以使得本国企业 在国际竞争中获得占领市场的战略性优势,并 使整个国家受益。 • 实际操作中:仍然会受到挑战。
10.2 贸易保护的新理论
• 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贸易格局发生变化,南 北贸易被北北贸易取代。出现新贸易保护主义。 这一理论建立在“规模经济贸易学说”基础上。 • 两点新认识: • 产品存在差异性,各国的企业都有可能在某些 工业品上有一定的垄断势力; • 许多工业产品的生产具有规模经济。 • 由此,贸易保护政策有了新依据: • 利用关税来分享外国企业的垄断性利润,提高 国民福利; • 利用贸易保护来帮助本国企业取得一定的市场 份额,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 增强竞争力。
10.1.1 主要流行于发展中国家 的贸易保护理论
• 一、保护幼稚工业论 • 主要观点:对发展中国家的幼稚工业而言,在自由贸 易的条件下,可能会被发达国家成熟的、实力雄厚的 工业打跨。 • 这一理论的基本假设:保护幼稚工业虽然在短期内会 付出代价,但从长期看,是有利的、必要的。 • 被保护工业要能够长期获得利益,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 1. 被保护工业有长大的潜力; • 2. 保护是短期的,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有限的; • 3. 成长后的工业的收益大于保护的成本。
• 假设:两家公司的生产技术和能力相近, 飞机生产具有规模经济,在市场需求既 定的情况下,如果两家都生产的话,两 家公司都将亏本;如果都不生产,则不 亏不赚;如果仅仅只有一家生产,则生 产的企业会获得利润。 • 图10.2给出了相应的支付矩阵。 • 纳什均衡:谁先进入,谁会生产,另一 家将不进入。
图10.1:同图8.8
• 进口国可能通过征收关税从外国企业分 享利润,但对于本国的消费者而言,遭 到了福利的净损失。由于外国垄断或寡 头的进口商品的价格原本就不低,而关 税则会更进一步提高这一价格,除非政 府能够将关税的一部分转移给消费者, 否则消费者将会受到更大的损害。
10.2.2 “战略性”贸易保护政策
• 美国经济学家 Taussing 在 19 世纪末的研究中发现:受 到保护的新兴铁器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在20 年内几乎没 有变化,市场份额也没有扩大。 • 另外,经济学家对第三世界的一些国家进行研究:受 保护的幼稚工业的成本下降速度并不比不受保护的工 业快,而保护的代价却相当于由此而节约的外汇支出 的两倍。 •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许多欠发达国家的保护主义政 策严重地扭曲了激励机制,保护程度通常比政府设想 的要高。一些拉丁美洲和南亚国家的工业受到相当于 200% 或更高的关税的行政规定保护,这些保护使这些 工业即使在生产成本三、四倍于所替代的进口产品的 价格时仍能生存下来。即使是最拥护市场失灵理论的 人,也会发现如此高比率的有效保护是难以接受的。
10.2.1 分享外国企业的垄断利润
• 市场结构:商品的国际市场可能是由几家 大企业控制的寡头市场。 • 例如:飞机市场、电脑市场。 •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认为:政府应该通过关 税保护措施来分享外国垄断或寡头企业的利润, 以弥补国民利益的损失。
• 图10.1给出了进口国通过关税分享外国企 业的利润的可能性。
第10章 贸易保护的理论
• 本章对贸易保护的理论进行分析,并讨 论决定贸易政策的因素
10.1 贸易保护的传统依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