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研究

我国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研究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发布了矿产审计指南及有关资源审计的一些 经验总结,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工作组1997年9月在塔林 (爱沙尼亚)召开的第四次工作组会议上,发布了《自然资源会计》的 文件,其中第一部分就阐述了最高审计机关在自然资源管理及会计记录 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性。
2010年11月27日,第20届世界审计组织大会通过的
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主体、客体、范围
1
自然资源审计的主体 大多是政府审计机关和人 员,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 为辅。自然资源的所有权 属于国家,只有国家能决 定自然资源的战略使用方 向与规划,同时,自然资 源资产的经济补偿是市场 失灵的一个重要领域,无 疑单靠市场的力量是解决 不了问题的,因此作为综 合经济监督部门的国家审 计,应该是自然资源资产 审计的主体。
我国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研究
前言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在利 用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与生 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构成了威胁。现在环境问题是 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严峻挑战,在我国尤为突出。尽管我 国在过去一段时间内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对于环境与资源 的保护也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但是我们面临的困境依旧 严峻。环境与资源作为公共品,由于权属问题以及多重委 托与代理关系的存在使得我国的环境资源治理低效。因此, 保护环境资源,优化环境质量不仅是环境部门的责任,也 是包括审计部门在内的全人类社会的共同责任。加强自然 资源资产审计的工作刻不容缓。
2
自然资源是审计的载体。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认 为,自然资源是在一定时间、 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 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 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英国 大百科全书》将自然资源定义 为: 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 物及生成源泉的环境能力。前 者如土地、水、大气、岩石、 矿物,以及其群集的森林、草 场、矿床、陆地、海洋等; 后 者如太阳能、地球物理的循环 机能、生态学的循环机能、地 球化学的循环机能等。
3
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与政府经 济责任审计与环境审计存在 着交集。因此自然资源资产
审计的范围主要有:自然资
自然资源审计的内涵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认为,自然资源审计与其实施的其他审计类型没有本 质上的区别。自然资源审计就是指为了加强国家自然资源利用和管理而开展的审 计,但由于政府是决定自然资源使用方向和用途的主导者,因此我国目前开展是 以政府审计为主,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为辅的自然资源审计。 自然资源审计按照审计类型划分,可分为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和绩效审计,以 绩效审计为主; 按照审计主体的资源属性划分,可划分为土地资源审计、矿产资 源审计、水资源审计、海洋资源审计、气候资源审计等; 按照审计内容划分,可 分为资源政策审计、资金审计、项目审计等。事实上,由于当前审计增加了对政 策制定及执行效果的审计及资金使用的真实、合规和效益审计,自然资源审计的 内容自然包括资金审计、开发保护审计、使用情况审计、利用效益审计、政策及 其执行情况审计等内容。
国内外研究述评
国外研究述评
述评
环境审计,自然资源审计的研究在国外早已开展 ,自然资源资产审 计是对这一主题的进一步延伸,广义的讲,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与国外所 做的关于环境审计的研究联系紧密。
早期政府机关从事的自然资源审计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80年代。 那时候,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政府自然资源审计, 通过审计帮助企业节约自然资源及能源。目前国外一些现有的研究中将 自然资源审计包含在环境审计的内容当中,如世界审计组织所指的“环 境审计”除了包括环境污染治理等环保方面的内容外,还包含自然资源 开发管理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
《约翰内斯堡共识》,提出国际社会应在以下三个关键领 域统筹行动: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增长与公平,以
及社会进步。推进了自然资源审计这一新兴审计类型兴起。
国内研究述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自然资源保护问题也日渐突出。相 比之下,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要晚,实践较少,但我国的政府、 社会组织、经过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983 年9 月,审计署正式成立,虽然这一阶段并未明确提出 “资源环境审计”的概念,但已积极围绕各类环境保护资金和 项目展开试点审计。 1998 年,审计署设立了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标志着我国资 源环境审计新阶段的开始,其主要负责组织开展资源环境审计 工作。 2003 年,审计署成立了环境审计协调领导机构,积极开展资源 环境审计实践,审计的领域不仅仅停留在生态环境领域,还逐 步到土地、矿产、水、大气等领域的审计。2009 年,审计署发 布了《审计署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指导全国 各级审计机关积极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实践。
《英国大百科全书》将自然资源定义为: 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及 生成源泉的环境能力。
会计上将资产定义为:所有者拥有或者控制的, 能为 其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收益性、稀缺性是资产的显著特 性。人们对于自然资源无规划、不科学的开发与利用, 使 得自然资源面临这严峻的形式。可以说在一定意义上, 自 然资源已具备了资本化的一般条件。只有具有明确权属的、 稀有的自然资源才可以被界定为自然资源资产。
目录
contents
背 景
2013年,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探索 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及离任审计制度。该制度是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是在顶层设计避免 GDP 唯一论,同时也表明了中国未来在环境资源管 理等问题上的方向,伴随着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实践, 理论界也展开了广泛的研究。
01
02Biblioteka 03基本内涵自然资源及资产的定义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认为,自然资源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 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
自然资源“一般指天然存在并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如土地、矿藏、气候、 水利、生物、海洋等资源,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辞海》, 20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