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LC模块结构图和工作原理

PLC模块结构图和工作原理

PLC结果框图
PLC的基本工作原理
一.PLC采用“顺序扫描,不断循环”的工作方式
1.每次扫描过程。

集中对输入信号进行采样。

集中对输出信号进行刷新。

2.输入刷新过程。

当输入端口关闭时,程序在进行执行阶段时,输入端有新状态,新状态不能被读入。

只有程序进行下一次扫描时,新状态才被读入。

3.一个扫描周期分为输入采样,程序执行,输出刷新。

4.元件映象寄存器的内容是随着程序的执行变化而变化的。

5.扫描周期的长短由三条决定。

(1)CPU执行指令的速度(2)指令本身占有的时间(3)指令条数6.由于采用集中采样。

集中输出的方式。

存在输入/输出滞后的现象,即输入/输出响应延迟。

二.PLC与继电器控制系统、微机区别
1.PLC与继电器控制系统区别
前者工作方式是“串行”,后者工作方式是“并行”。

前者用“软件”,后者用“硬件”。

2.PLC与微机区别
前者工作方式是“循环扫描”。

后者工作方式是“待命或中断”
PLC 编程方式
PLC最突出的优点采用“软继电器”代替“硬继电器”。

用“软件编程逻辑”代替“硬件布线逻辑”。

PLC编程语言有梯形图、布尔助记符语言,等等。

尤其前两者为常用。

PLC的输入/输出过程
1、PLC的工作方式是周期扫描方式,所以其输入/输出过程是定时进行的。

对用户程序而言,要处理的输入信号是输入信号状态暂存区的信号,而不是实际的信号。

运算处理后的输出信号被放入输出信号状态暂存区中,而不是直接输出到现场的。

2 .扫描循环时间循环时间(Cycle Time )是指操作系统执行一次循环操作所需的时间,包括执行程序段和中断该循环的系统操作的时间,循环时间又称为扫描循环时间(Scan Cycle Time )或扫描周期。

循环时间与用户程序的长短、指令的种类和CPU 执行指令的速度有很大的关系。

当用户程序较长时,指令执行时间在循环时间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循环时间会因为下述事件而延长:中断处理、诊断和故障处理、测试和调试功能、通信、传送和删除块、压缩用户程序存储器、读/写微存储器卡MMc 等。

3.输入/输出滞后时间
输入愉出滞后时间又称为系统响应时间,是指PLC的外部输入信号发生变化的时刻至它控制的外部输出信号发生变化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它由输入电路滤波时间、输出电路的滞后时间和因扫描工作方式产生的滞后时间这三部分组成。

输入模块的RC滤波电路用来滤除由输入端引入的干扰噪声,消除因外接输入触点动作时产生的抖动引起的不良影响,滤波电路的时间常数决定了输入滤波时间的长短,其典型值为l0ms左右。

输出模块的滞后时间与模块的类型有关,继电器型输出电路的滞后时间一般在10ms左右;双向晶闸管型输出电路在负载通电时的滞后时间约为lms,负载由通电到断电时的最大滞后时间为l0ms;
晶体管型输出电路的滞后时间一般在lms以下。

由扫描工作方式引起的滞后时间最长可达两三个扫描周期。

PLC总的响应延迟时间一般只有几毫秒到几十毫秒,PLC周期性的输入/输出处理方式对一般控制对象而言是能够满足的,但是对那些要求响应时间小于扫描周期的控制系统则不能满足,这时可以用智能型输入/输出单元或专门的软件指令,通过与扫描周期脱离的方式来解决。

PLC的中断输入处理过程
PLC的中断输入处理方法同一般计算机系统是基本相同的,即当有中断申请信号输入后,系统要中断正在执行的相关程序而转向执行中断子程序;当有多个中断源时,它们将按中断的优先级有一个先后顺序的排队处理。

系统可以通过程序设定允许中断或禁止中断。

PLC的中断源信息是通过输入单元进入系统的。

PLC的中断源有优先顺序,一般无嵌套关系。

PLC的工作原理
1、PLC的工作原理与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基本一致的。

PLC执行的任务是串行的,与继电器逻辑控制系统中控制任务的执行有所不同。

2、从PLC的工作过程可以看到,整个工作过程是以循环扫描的方式进行的。

循环扫描方式是指在程序执行过程的周期中,程序对各个过程输入信号进行集中采样,对采样的信号进行运算和处理,并把运算结果输出到生产过程的执行机构中。

3、逻辑运算
在数字量(开关量)控制系统中,变量仅有两种状态。

可以分别用逻辑代数中的0和1表示。

使用继电器电路或PLC的梯形图都可以实现数字量的逻辑运算。

下面是PLC的梯形图对应的数字门电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