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字词教学
如何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字词教学
说到我们小学的字词教学,很多老师肯定认为不值一提。
因为字词教学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再说小学生有的已经有很强的自学能力了。
因此,大部分老师都不会在字词教学上下功夫。
但事实上,每一次检测的结果显示,学生对字词的掌握远远没有达到考纲的要求。
尤其是在小六总复习阶段,这个问题就暴露得非常明显了。
好多字词在书上已经出现过很多遍了,但是学生还是不能正确朗读和书写。
尽管在总复习期间花了很长时间去让学生复习,但效果还是不太好,在卷面上造成了不必要的失分。
而现在的课程改革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于是有的老师干脆把字词一项忽略不计,留给学生自己去消化理解。
但是,我们如果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就会发现,其中对1-6年级的识字和写字的要求是这样的:
1. 能熟练的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 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
3. 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这些内容不仅突破了过去大纲上仅仅规定识字量的限制,而且对识字教学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强调语文课要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
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这就已经把识字写字能力提高到与读写、交际能力同等高的位置了。
因此,我觉得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要充分重视字词教学。
并且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进行有效性教学。
语文教学大师魏书生的字词教学的五种方法是:第一,集中学习;第二,反复练习运用;第三,定期考试;第四,教给学生解词的方法;第五,教给学生辨析近义词的方法。
借鉴他的经验并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和我的教学实际,现在我通常将字词教学训练分三个阶段进行,似乎觉得更符合语文教学规律,同时也使语文实践活动更具开放性和弹性,老师和学生的活动空间更为广阔了。
采用这样的方法我也深感不但最大程度的节省了课堂上的时间,而且增强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
第一阶段:认知阶段
注音解释、多读多写是认知最直接的方法,也是掌握字形最直接的途径。
现行语文版的语文书,每一课课后都有“字词积累部分”, 在预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会使用多种检字法,在字典词典中查找这些生字词,.独立识字,读准字音.在响亮悦耳的语音中感受汉字的音韵、节奏美。
还要会写,掌握字形,能熟练的书写,力求别写错别字,而且要写的工整规范,教师从旁指导。
充分利用书法课(写字课),激活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这样,就让字词教学和书法练习相结合了起来。
“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要求学生在认读拼写方块字的同时,也认同方块字的文化价值,在写字实践中感受方块字的文化底蕴和美感。
对于在语文实践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或学生方言与普通话读音容易混淆的词语我会领着同学们集中去注音、解释,剩下的可让学生自己制卷去考同桌。
在这一环节的实际操作
中,我发现学生不但兴趣很浓,而且基本上都爱找一些自己认为容易出错的字词去考对方,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阶段:提高阶段
1.要求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感知词语的语境意义,把握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蕴。
学生在查字典词典的过程中,能准确找出某个词的恰当义项,这只是能简单的、孤立的掌握了这个词的意义,只停留在字面上是不够的,还应结合上下文意义,甚至把这个词放在全文全段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赏析,感受词语带来的情感体验,让词语教学动起来,进而培养学生赏析品读文章的语感。
比如:《再别康桥》一课,有诗句“软泥上的情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其中“招摇”一词,是“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的意思,本来是个贬义词,可在这句诗中却不能这样理解,结合语境及诗意揣摩,就会发现它这里应是一个褒义词,是“让人喜爱的引人注意”。
所以,对一个词的理解,有时还需要引导学生调动所积累的词汇和阅读中的体验与感悟,也可以用词语替换的方式比较、体会这个词所传达的作者的感情,培养学生语境义的辨析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品读的兴趣,使其学会对词语理解欣赏的方法。
2.为了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建立一个随时可用的“词语库”,在完成了第一个环节后,我常常让学生再将“字词积累部分”中的词语进行分类。
按照课文后面所列词语的多寡和性质特点,或按感情色彩分类、或按词性分类;或按词语的表达作用分为写人的、写事的、写景的,不一而足。
我想能够正确分类,应该是以正确理解为基础的。
通过这个基础的训练,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会进一步加深。
第三阶段:联想运用阶段
1.在学生初步建立“词语库”的基础上,我有时会在课文中找一两个词,以其中的某个语素为词头或词尾,让学生再找几个类似的词。
开始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合理发挥想象,撷取生活中最美的一朵浪花,创造性地写几句或一段话,当然要用上“词语库”中的几个词语。
这词语可以是教师规定的,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三个五个词不限,让学生连缀成文。
这样的训练之后,教师还可以提出限定,要求学生或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特定的情境。
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将字词教学和作文片断训练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兴趣盎然。
比如:<废墟的召唤>>课后的”字词积累”中有这些词语:“废墟甲胄停滞凝固充塞嗫嚅迤逦凭吊”. 有学生这样写道:“我们是新世纪的一代,我们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不要让陈旧的想法永远停滞,不要让古老的方法将大脑凝固,我们要用知识的甲胄武装自己,迎接未来的一切挑战.让懦弱停留在从前吧,任它怎样嗫嚅,让胆怯在枯萎中凭吊吧,让我们迤逦的人生充满激情,充满色彩..”他选择了其中的6个词语,写出一段充满激情让人奋进的一段文字。
这些词语看起来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可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位学生丰富的联想及组织语言的能力.就是同样的几个词语,不同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选择,写出不同片断. <<家 >>课后词语有”:琐屑休憩冥想萦绕举止泰然黯然失色”.一个学生这样写道“:深冬的一场大雪 ,似乎把一切缩写的东西都覆盖了,整个世界都在休憩.雪花满天飞舞.在枝枝杈杈间萦绕徘徊.一棵苍老的大树举止泰然,她似乎在冥想 ,春天何时到来”另一个学生写道“:又是中秋节了!望着满天的繁星,金黄的明月,朦胧中感到眼前的景色全都黯然失色,.思乡的念头又萦绕在我的脑海.会想起家中的琐屑,父母的唠叨,也是那么亲切.倦鸟思巢,落叶归根,这是我才明白 ,家才是我最好的休憩之所``````朋友的叫喊
声打破了我的沉思冥想,抬头仰望明月, 她依然是那么明亮.”在限定的时间里,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开拓,词语的使用中强化了语言的表达。
2.加强作文评改中的字词纠正。
习作是学生对字词的具体运用,忽视习作中的字词纠正,等于放弃了对字词应用的检验。
重视学生对字词“认”“辨”,而忽视“用”,这是本末倒置。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师对字词教学是不能等闲视之的。
重视字词教学,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很好地贯穿于字词教学之中,进行多种方法的教学尝试和训练。
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对字词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强化,还促进了学生读写等其他能力的形成。
同时学生在字词教学中,感受到了祖国的文字美,培养了语感,开拓了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对字词的学习和训练中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也让字词教学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