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交接试验作业指导书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交接试验作业指导书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交接试验作 业 指 导 书编号:TYDQJS‐ZZ‐00编制: 日期:审核: 日期:批准: 日期:目录1. 适用范围 (2)2. 编写依据 (2)3. 作业流程 (2)4. 危险源辨识和安全措施 (3)5. 作业准备 (3)6. 试验作业方法 (4)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9)8. 试验记录表格 (12)9. 附件 (15)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或过电压保护器)试验作业。

2.编写依据序号 引用标准 标准名称 备注1. GB 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2. DLT 5293‐201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报告统一格式》3. GB11032‐201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4. 《电气设备试验及故障处理实例》(第二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5. DL 408—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含线路和变电站电气部分)6. BDYCSY‐ZW‐08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交接试验作业指导书》(南方电网)3.作业流程试验准备试验接线和空试绝缘电阻试验直流参考电压和持续电流试验工频参考电压和持续电流试验放电计数器及电流表指示检查试验结果判定和试验记录试验结束注:当避雷器带有间隙保护时,必须做工频放电电压试验。

4.危险源辨识和安全措施序号 危险源名称 危险种类危险等级危险控制(安全)措施1. 试验设备未接地或接地不良 设备损坏低风险 试验前,应认真检查接地线连接可靠,接地良好2. 试验区域未设置安全围栏 人身伤残中等风险试验区域必须按规定设置围栏和标示牌等安全措施,并安排专人进行监护3. 引接试验电源时触电人身伤亡高风险 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加强监护4. 试验电源不稳定 设备损坏中等风险试验前应用仪器测量电源电压,确保符合试验要求5. 高压试验过程中防范措施不到位 人身伤残高风险 试验开始时,应通知附近作业人员,并设置安全围栏,派专人把守;操作人员应大声告知各在场人员,得到回应可以开始,方可升压,如有异常应立即断电。

6. 登高作业安全防护措施不完善 人身伤残高风险 使用高空平台车、梯子等作业工具登高接线,如必须登高作业时,需正确使用安全带,穿软底鞋7. 设备存在感应电 人身伤残中等风险使用保安接地线8. 高压试验过程中发生电压反击 设备损坏中等风险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或作业指导书的方法操作9. 被试品残余电荷 人身伤残低风险 试验后,应及时对被试品充分放电,放电用的接地线必须可靠接地5.作业准备1) 人员配备表5‐1 作业人员配备试验名称 试验人员数量配合人员数量 备注绝缘电阻测试 2 1直流1mA电压和0.75U1mA下的泄漏电流测试3 3工频参考电压和持续电流测试 3 3放电计数器动作情况及监控电流表指示检查2 0工频放电电压试验 3 3试验记录 2 0 一人记录,一人复查试验设备运输 3 22) 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5‐2 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序号 试验设备名称 规格/编号 单位数量备注1. 绝缘电阻测量表 2500V以上测量量程只 12500MΩ以上2. 直流高压发生器 100kV及以上 套 1 含放电棒等配套设备3. 工频耐压试验器 50kV及以上 台 14. 微安表 只 15. 放电计数校验仪 台 16. 示波器 双踪 台 17. 电阻箱 R1,1~10kΩ可调 只 18. 电阻箱 R2,取1%X C 只 19. 电容 C1,取100~1000pF 只 1 高压臂10. 电容 C2,电容分压器 只 1 低压臂11. 万用表 只 112. 电工工具 套 1 含扳手13. 红白隔离带 米 若干14. 电源线 米 若干带插座15. 试验车辆 台 1 封闭式6.试验作业方法1)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试验仪器好坏;(2)检查被试设备位置及试验场地确定;(3)运输试验仪器和设备到试验场地;(4)设置试验场地围栏;(5)引接电源线;(6)检查设备接地引线是否可靠;(7)试验接线及检查,确定试验接线正确;(8)高压试验设备进行空试,确定设备状态良好;(9)引接被试设备的连接线。

2) 绝缘电阻测试绝缘电阻测试包括避雷器本体和底座的绝缘电阻测试,具体内容见表6‐1。

表6‐1 绝缘电阻测试序号 工作内容 试验操作及试验要求1. 摆放绝缘电阻表,绝缘电阻表检查 选择合适位置,将绝缘电阻表水平放稳,试验前对绝缘电阻表本身进行检查和空试。

2. 连接测试线和接地线 将绝缘电阻表的接地端与被试避雷器的地线连接,将带屏蔽的连接线接到被试避雷器测量部位(必要时接上屏蔽环)3. 开始测量,读取并记录测量结果 启动绝缘电阻表,选用2500V档测量避雷器本体和底座的绝缘电阻,读取60S的测量值并记录。

4. 停止测量,将被试品短路放电并接地停止测量,将被试品短路放电并接地。

a) 目的。

测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绝缘电阻,可以初步了解其内部是否受潮,还可以检查低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内部熔丝是否断掉、及时发现缺陷。

b) 判断标准。

《规程》规定,测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绝缘电阻采用2500V及以上兆欧表。

其测量值,对35kV以上者,不低于2500MΩ;对35kV及以下者,不低于1000 MΩ。

3) 直流1mA电压和0.75U1mA下的泄漏电流测试试验包括:测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直流1mA参考电压以及75%直流1mA参考电压U1mA 下的泄漏电流。

具体内容见表6‐2。

表6‐2 直流1mA参考电压U1mA和0.75U1mA下的泄漏电流测试序号 工作内容 试验操作及试验要求1. 摆放直流高压发生器,将仪器接地选择合适位置将直流高压发生器平稳放置,将仪器接地端可靠接地。

2. 按相应的试验方法布置试验接线 参照试验接线图与仪器使用说明书,通过试验专用连接线布置试验接线3. 开始测量,读取并记录测量结果 启动直流高压发生器进行测量,读取并记录测量结果。

4. 停止测量,断开仪器电源及被试品放电接地停止测量,断开直流高压发生器电源,将被试品短路放电并接地a) 目的。

测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U1mA,主要是检查其阀片是否受潮,确定其动作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0.75U1mA直流电压值一般比最大工作相电压(峰值)要高一些,在此电压下主要检测长期允许工作电流是否符合规定,因为这一电流与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寿命有直接关系,一般在同一温度下泄漏电流与寿命成反比。

b) 测量接线。

测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U1mA及0.75U1mA直流电压下的泄漏电流值,通常可采用直流高压发生器试验电路,见图6-1。

图6‐1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直流高压试验接线c) 判断标准。

《规程》规定,U1mA实测值与初始值或制造厂规定值比较,变化应不大于±5%。

0.75U1mA下的泄漏电流应不大于50μA。

发电厂、变电所避雷器每年雷雨季前都要进行测量。

根据国网十八项反措规定,避雷器要带电进行测量运行电压下的泄漏电流值,含全电流和电阻电流,以后不再每年停电做此项试验(大修或更换除外)。

4) 工频参考电压和持续电流测试(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试验项目)(10)测量运行电压下的交流泄漏电流氧化锌避雷器是由氧化锌电阻片组合而成,氧化锌电阻片相当于一个电阻和电容组成的混联电路。

在正常运行电压下,通过避雷器的电流很小,只有几十至数百微安,这个电流称作运行电压下的交流泄漏电流。

它大致可分为3部分:①通过氧化锌电阻片的电流;②通过固定电阻片的绝缘材料的电流;③通过避雷器瓷套的电流。

正常时,通过电阻片的电流是泄漏电流的主要成分,也认为其就是避雷器的总泄漏电流。

氧化锌避雷器的总泄漏电流中包含着阻性电流(有功分量)和容性电流(无功分量)。

在正常运行情况下,通过避雷器的电流主要是容性电流,而阻性电流占很小一部分。

当避雷器内部绝缘状况不良以及电阻片特性发生变化时,泄漏电流中阻性电流分量就会增大很多,而容性电流变化不多。

阻性电流增加会使电阻片功率损耗增加,电阻片运行温度也会增加,加速电阻片老化,因此,测量运行电压下的泄漏电流及其阻性分量是判断避雷器运行状态好坏的重要手段。

a)试验接线:图6‐2 电容补偿法测量接线图(a)(b)T1—调压器;T2—试验变压器;TV—电压互感器;F—被试避雷器;C1—电容分压器高压臂(一般取100~1000Pf);C2—电容分压器低压臂;R1—电阻箱(1~10kΩ之间);R2—电阻箱(取1%Xc以下);CRO—双踪示波器(a)直接接在高压侧取补偿电压;(b)通过TV二次侧取补偿电压图6‐2 电容补偿法测量接线图b)测量方法:图(a)接线,首先将双踪示波器CRO的CH1通道(接避雷器测量信号)进行校准,使电压选择微调旋扭处于校准位置,以便从荧光屏上读到的数据准确。

当试品接入电压后,分别调节CH1通道与CH2通道电压选择旋扭,使之处于适当的挡位,然后由两个通道分别测出电阻R1上的电压U R1与电阻R2上的电压U R2的波形,CH1通道显示的波形即为避雷器总泄漏电流。

将示波器上读出的电压数值除以R1的阻值即为避雷器总泄漏电流峰值(为便于计算电流,R1往往取整数)。

总泄漏电流读出后,通过调节R2的电阻值(粗调),细调可用示波器CH2通道电压选择旋扭上的微调,尽量使U R1 与U R2的幅值大小相等,相位相同。

然后运用示波器的加减功能,同时调节CH2通道使示波器上的波形完全对称,此时就认为避雷器上容性电流已完全得到补偿,示波器上显示完全对称的尖顶波形,即为阻性电流在电阻R1的压降,再将示波器上读出电压数值除以电阻R1的数值,即为阻性电流峰值。

测量时,当输入信号较小,则应适当提高示波器两个通道的灵敏度,以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测量氧化物避雷器阻性电流时,其外加电压的大小应根据避雷器的最大连续运行电压及避雷器安装处的系统运行电压来进行选择。

当外加电压的波形有明显畸变时,将直接影响阻性电流的测量结果,波形不好时,往往会出现阻性电流波形不对称,此时即使反复调节R1也无济于事。

这种情况下应考虑调换电源或改善电压波形,不然测量结果误差很大,不能真实反映避雷器的特性。

图(b)接线是从TV二次侧取补偿电压,此时补偿支路电容C的电容量要增大到TV变比的倍数,Rz则仍要求在1%Xc以下,其测量方法同图(a)内容。

这种补偿方法对运行中氧化锌避雷器的监测较为方便。

仍要注意TV二次侧接线正确,不能短路。

(11)工频参考电压测量目的:工频参考电压是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一个重要参数,它表明阀片的伏安特性曲线饱和点的位置。

测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对应于工频参考电流下的工频参考电压,主要目的是检验它的动作特性和保护特性。

一般情况下,避雷器的工频参考电压峰值与避雷器的1mA下的直流参考电压相等。

当采用图6‐2(a)接线在测出阻性电流后继续升压,进行工频参考电压测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