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景区容量管理(第四章)PPT课件

旅游景区容量管理(第四章)PPT课件


第一节 旅游景区容量的概念体系
一、 旅游景区容量产生的背景
有环境学背景学者的介入研究和 可持续发展观的广泛普及是旅游景 区容量问题出现的大背景。
二、旅游景区容量概念体系
(一)旅游容量
Wall和Wright提出某一区域的资源与环境 状态在没有受到不可接受的破坏水平时所能 达到的旅游活动水平。
崔风军(2001)认为旅游容量是指特定时间 内某地域的旅游地(区、点)所能承受的旅 游活动的最大值,一般用游客量来表示。他 还认为旅游容量包括自然容量和社会容量, 其中自然容量又包括物质容量和生态容量。
.
(七)旅游经济发展容量
旅游经济发展容量(Econom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Tourism),在一 定时间、一定区域范围内,依其经济发展 程度或水平所决定的能被接纳的旅游者活 动量,就是旅游经济发展容量。
(八)旅游社会地域容量
旅游社会地域容量(Social Carrying Capacity of Tourism),主要指接待地区 的人口构成、宗教信仰、民族风俗、生活 方式与习惯、社会开化程度以及国家政策 等所决定的当地居民可以接纳的和容忍的 旅游者数量。
.
(二) 基本空间标准
所谓基本空间标准,是指在旅游活动中,活 动的主体(人)和载体(如:车、船等)在 游目的地所占用空间规模的大小和设施量。 是旅游景区容量测定的基点,也称为单位规 模指标。
该指标的研究角度是旅游景区的产品供给, 旅游设施的接待是最重要的决定要素。
基本空间容量也是日本、欧美等国进行旅游 规划时最基本的参考指标。
第四章 旅游景区容量管理
➢ 案例引入: 【景区爆满与门票疯长】
2004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北京市20家主要旅游景点中有 13家达到或突破了最佳容量,共接待游人64.67万人次。其 间故宫日均接待8万人次,仍达最大容量的133%;八达岭日 均接待5.32万人次,达最大容量的106%。
陕西华山接待登山旅游者超过最大接待量18.7%。主要登 山道路及索道上下站已略显拥挤。景区指挥部决定东山门在 上午11点至12点间停止售票1小时,以控制进山人数;同时, 还采取及时登记出山人数的办法,以便把主景区停留人数控 制在6000-8000人左右。
2004年11月30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京召开 关于调整世界文化遗产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听证会后,北京 故宫、天坛、颐和园、八达岭长城、定陵、长陵等景点门票 纷纷涨价,随后,“涟漪效应”使得全国各知名景点纷纷召 开价格听证会,拟将门票价格上调。2005年“五一”黄金 周前后,全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涨声一片”。
.
(五)旅游生态容量
旅游生态容量,又称旅游环境容量。指对一个 旅游点或旅游景区环境不产生永久性破坏的前 提下,其环境空间所能接纳的旅游者数量。
(六)旅游感知容量
旅游感知容量,又称旅游心理容量。主要是指 旅游者在某一地域从事旅游活动时,在不降低 活动质量(保持最佳旅游体验)的条件下,该 地域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的最大值
.
(十)既有旅游容量和期望旅游容量
既有容量代表现在,而期望容量代表未来, 既有旅游容量是目前具有的接待容量,或称 作实际旅游容量或已开发旅游容量。期望旅 游容量则指旅游景区在未来某时可能达到的 容纳旅游活动能力,也称规划旅游容量。
.
基本容量体系 旅游容量体系
非基本容量体系
旅游容量体系
旅游资源容量
.
第二节 旅游景区主要容量的测定
一、基本空间标准
需要对旅游者进行直接的调查,可通过 旅游者对于同一利用场所的拥挤程度与 否和满意程度的多次调查,得出这一场 所的基本空间标准,然后将其调查资料 用到同类型旅游场所的规划与管理中。
例:爱尔兰对布列塔斯湾的调查
二、旅游景区感知容量测定方法
影响旅游者个人空间的因素十分复杂,大 多数情况下难以有一个使所有旅游者都满 意的个人空间值。
.
(三)旅游资源容量
旅游资源容量是指在保持旅游资源质量的前 提下,一定时间旅游资源所能容纳的旅游活 动量
(四)旅游环境承载力
在某一旅游地环境(指旅游环境系统)的现 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包括旅 游者和当地居民)及未来人有害变化(如环 境美学价值的损减、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 污染、舒适度减弱等过程)的前提下,在一 定时期内旅游地(或景点、景区)所能承受 的旅游者人数。
个人空间的大小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 1.活动性质和活动场所的特性; 2.年龄、性别、种族、社会经济地位与文化
背景等个人因素。 3.人与人之间的熟悉程度和喜欢程度,团体
的组成与地位等人际因素。 计算公式为:
A
Cr KA
Cr
TT0 •Cp
K•T•A T0
三、旅游景区生态容量的测定
(一)无人工介入
.
(九)旅游最佳容量与旅游最大容量
旅游最佳容量又称旅游合理容量、旅游最适 容量。旅游最佳容量值是来自景区现实接待 水平及其他相关旅游容量标准(主要是感知 容量)的基础上经验归纳得出的。
旅游最大容量指最大的旅游承受能力(或称 为极限容量),是以旅游资源保护和旅游安 全最低限为标准确定的最大旅游接待量,也 就是说,如果超过最大容量值,旅游资源就 会承受被破坏的威胁、旅游安全事故也有随 时发生的可能。
环境学角度
旅游生态容量 旅游环境承载力 基本空间标准
旅游学角度
旅游最大容量 旅游最佳容量
旅游感知容量 旅游经济发展容量 旅游社会地域容量
既有旅游容量
期望旅游容量
旅游基本容量依据某一标准来确定容量阙值。 非基本容量的确定的条件: • 不降低旅游景区自然环境质量;也即环境的
自然恢复能力不应受到损害,自然演替规律 不应被打破; • 不降低游客的游览质量(包括视觉效果和参 与效果); • 不能损害旅游社区居民的社会福利平均值, 也即不能超出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影响的最 大容忍程度。
测定因子主要考虑:
自然生态环境净化与吸收旅游污染物的能力;一 定时间内每个游客所产出的污染物总量。
测定公式为:
n
S iT i
F0
i1 n
Pi
i1
(二)有人工介入:扩展性的旅游生态 容量
计算公式为:
n
n
S iTi Q i
F i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