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虚功原理和结构的位移一 判 断 题1. 已知P M ,Mk 图,用图乘法 求位移的结果为:(ω1у1+ω2у2)/(EI )。
( ) (X ) 题1图 题2图 题3图2. 图示结构中B 点挠度不等于零。
( )(√)3. 图示桁架中腹杆截面的大小对C 点的竖向位移影响。
( )(X )4. 求图示A 点竖向位移可用图乘法。
( )(X )题4图 题5图5. 图示梁的跨中挠度为零。
( )(√)6. 在位移互等定理中,可以建立线位移和角位移的互等关系:12δ=21ϕ。
这里12δ,21ϕ与只是数值相等而量纲不同。
( )(X )7. 三个刚片用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虚铰两两相联,则所组成的体系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8. 几何瞬变体系产生的运动非常微小并很快就转变成几何不变体系,因而可以用作工程结构。
( )(X )9. 在任意荷载下,仅用静力平衡方程即可确定全部反力和内力的体系是几何不变体系。
( )(√)10. 两刚片或三刚片组成几何不变体系的规则中,不仅指明了必需的约束数目,而且指明了这些约束必须满足的条件。
( )(√)11. 在非荷载因素(支座移动,温度变化,材料收缩等)作用下,静定结构不产生内力,但会有位移,且位移只与杆件相对刚度有关。
( )(X )12. 虚功中的力状态和位移状态是彼此独立无关的,这两个状态中的任一个都可看作是虚设的。
( )(√)13. 温度改变,支座位移,材料收缩和制造误差不会使静定结构产生内力,因而也不产生位移。
( )(X )14. 计算自由度W 小于等于零是体系几何不变的充要条件。
( )(X )15.若体系计算自由度W<0,则它一定是几何可变体系。
( )(X )16.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三个基本组成规则是可以相互沟通的。
( )(√)17.三刚片由三个单铰或任意六根链杆两两相联,体系必为几何不变。
( )(X )18.图示三铰刚架,EI 为常数,A 铰无竖向位移。
( ) (√)题18图 题19图 题20图19.图示桁架,各杆EA 相同,AB 杆将发生转动。
( )(√)20.图示桁架,EA=常数,在力P 作用下,C 点竖向位移Δcv=1.414Pa/EA 。
( )(√)21.结构荷载和相应的弯矩图如图示,则C 点竖向位移Δcv 的算式如下:(X )题21图 题22图 22.图示结构中EI ,EA 均为常数,铰C 两侧截面相对转角c ϕ为EI Pl /22。
( )(X )23.功的互等,位移互等,反力互等和位移反力互等的四个普遍定理仅适用于线性变形体系。
( ) (√)24.图示结构D 点的竖向位移()()EA Pa EI Pa DV 4/6/3+=∆。
( ) (√)题24图 题25图25.图示结构A 点的竖向位移AV ∆为零。
( )(√)26.图示刚架A 点的水平位移2/3Pa AH =∆(方向相左)。
( ) (X )题26图 题27图 题28图27.图示结构梁式杆EI=常数,二力杆EA=常数,AB 杆的转角0=AB ϕ。
( )(√)28.图示结构铰C 两侧截面相对转角C ϕ可用下式求得:322211Pl l EI C ⨯⨯⨯⨯-=ϕ ( )(X ) 29.图示结构,EI=常数,C ,B 两点相对水平位移值为()EI pl /53。
( ) (X )题29图 题30图30.图示为刚架的虚设力系,按此力系及位移计算公式可求出杆AC 的转角。
( )(√)31. 图示桁架EA=常数,图a 中C 点的竖向位移比图中b 中C 点的竖向位移大P l /(EA )。
( )(X )题31图 题32图32.图示结构宽度是高度的2/3,在P 力作用下,B 点的水平位移方向向右。
( )(√)33.已知图a 所示梁的Mp 图如图b ,各杆EI=常数,则铰B 左,右两侧截面的相对转角为()EI B /160=ϕ(铰B 左,右两侧向上转)。
( )(√)题33图 题34图 题35图 34.图示悬臂梁,EI 为常数,杆长为l ,B 点竖向位移()()↓=∆EI Ml BV 2/3。
( )(X ) 35.图示简支梁,当P1=1,P2=0时,1点的挠度为EI l /0165.03,2点挠度为EI l /077.03。
当P1=0,P2=1时,则1点的挠度为EI l /021.03。
( )(X )36.结构的温度变化及单位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如图a ,b 所示,梁截面为矩形,h=0.6m ,材料线膨胀系数为α,则C ,D 两点的相对水平位移为400α。
( ) (X )题36图 题37图37.图示结构EI=常数,D 截面转角为零。
( )(√) 38.图示桁架EA=常数,在荷载P 作用下,结点C 的竖向位移为()EA Pl CV /828.5=∆。
( )(X )题38图 题39图 题40图39.水平荷载P 分别作用于A 点和B 点时C 点产生的水平位移相同。
( )(X )40.图示桁架,各杆EA 相同,EF 杆将无转动。
( )(√)41.图示桁架中,结点D 与结点E 的竖向位移相等。
( ) (√)题41图 题 42图42.图a,b 为同一对称桁架,荷载不同,而K 点竖向位移相同。
( )(√)43.桁架及荷载如图,B 点将产生向左的水平位移。
( )(X )(√)题43图 题44图 题 45图44.竖向荷载P 分别作用于A 点和B 点时,B 点产生的竖向位移是不同的。
( )(X )45.图示桁架结点C 水平位移不等于零。
( )46.图示桁架B 点的竖向位移为零(EA=常数)。
( )(X )题46图 题47图 题48图47.图示梁AB 在所示荷载作用下的M 图面积为3/3ql 。
( )(X )48.图示梁EI=常数,C 点的竖向位移为EA qa 3/74(向下)。
( )(√)49.图示结构,EI=常数,q=p/a ,B 截面的转角位移为()EI Pa 2/2,顺时针方向。
( ) (X )题49图 题50图 题51图50.图示梁EI=常数,C 点的竖向位移方向向下。
( )(X )51.位移互等定理为:第一个力的方向上由第二个力所引起的位移,等于第二个力的方向上由第一个力所引起的位移。
( )(X )52.图示结构,EI=常数,q=2KN/m ,B 点的竖向位移为()()↓EI /3888。
( )(X )53.图示结构中,增加杆AD ,CD 及BD 的EA 值,均能减小C 点的挠度。
( ) (√)题53图54.应用虚力原理求体系的位移时,虚设力状态可在需求位移处添加相应的非单位力,亦可求得该位移。
( )(√)55.弹性体系虚功的特点是:(1)在作功过程中,力的数值保持不变;(2)作功的力与相应的位移无因果关系,位移由其他力系或其它因素所产生。
( )(√)56.若刚架中各杆均无内力,则整个刚架不存在位移。
( )(X )57.变形体虚功原理也适用于塑性材料结构与刚体体系。
( )(√)58.虚功原理仅适用于线弹性的小变形体系。
( )(X )59.在小变形条件下,结构位移计算和变形位移计算均可应用叠加原理。
( )(X )60.图示桁架,已知线膨胀系数为α,杆AD ,DB 温度上升t ℃,则D 点竖向位移()↓3/16t α。
( ) (X )题60图 题61图 题62图61.图示桁架AB 杆的转角EA P AB /=ϕ(顺时针)。
( )(X ) 62.图示结构杆长l ,矩形截面,高为h=l/10,线膨胀系数为α。
内侧温度升高t ℃,外侧温度升高2t ℃。
则C 截面水平位移()→=∆tl CH α5。
( )(X )63.图示结构BC 杆温度降低t ℃,线膨胀系数为α,则A 点的竖向位移是()↓=∆td AV α。
( ) (X )题63图 题64图 题65图64.图示混合结构,C 点的水平位移EI CH /5.7=∆。
( )(√) 65. 图示桁架各杆EA=常数,由于荷载P 是反对称性质的,故结点B 的竖向位移等于零。
(X )66.图a,b 所示两结构中,除A 处的支承情况不同和图b 中多一根链杆DB 外,其余情况相同,则两图中B 点的竖向位移是相等的。
( )(√)题66图二 选 择 题1. 图示各种结构中,欲求A 点竖向位移,能用图乘法的为:( )(B )题1图 题2图2.图示结构的两个状态,位移互等12δ=21ϕ,12δ和21ϕ的量纲为:( )A .长度B .无量纲C .长 度/力D .力/长 度(C )3.图a,b 两种状态中,梁的转角ϕ与竖向位移δ间的关系为:( )A .δ=ϕB .δ与ϕ关系不定,取决于梁的刚度大小C .δ>ϕD .δ<ϕ(A )题3图 题4图4.图示结构,求A ,B 两点相对线位移时,虚力状态应在两点分别施加的单位力为:( )A .竖向反向力B .水平反向力C .连线方向反向力D .反向力偶(C )5.变形体虚位移原理的虚功方程中包含了力系与位移(及变形)两套物理量,其中:( )A .力系必须是虚拟的,位移是实际的B .位移必须是虚拟的,力系是实际的C .力系与位移都必须是虚拟的D .力系与位移两者都是实际的(B )6.静定结构的位移与EA ,EI 的关系是:( C )A .无关B .相对值有关C .绝对值有关D .与E 无关,与A ,I 有关(C )7.导出单位荷载法的原理:( )A .虚位移原理B .虚力原理C .叠加原理D .静力平衡条件(B )8.按虚力原理所建立的虚功方程等价于:( )A .静力方程B .物理方程C .平衡方程D .几何方程(D )9.四个互等定理适用于:( )A .刚体B .变形体C .线性弹性体系D .非线性体系(C )10.图示结构两个状态中的反力互等定理 12γ=21γ,12γ和21γ的量纲为:( )A .力X 长度B .无量纲C .力D .长 度(A )题10图 题16图11.刚体系与变形体系虚位移原理的虚功方程两者的区别在于:( )A .前者用于求位移,后者用于求未知力B .前者用于求未知力,后者用于求位移C .前者的外力总虚功等于零,后者的外力总虚功等于其总虚应变能D .前者的外力总虚功不等于零,后者的外力总虚功等于其总虚应变能(C )12.功的互等定理:( )A .适用于任意变形体结构B .适用于任意线弹性体结构C .仅适用于线弹性静定结构D .仅适用于线弹性超静定结构(B )13.静定结构温度改变时:( )A .无变形,无位移,无内力B .有变形,有内力,有位移C .有变形,有位移,无内力D .无变形,有位移,无内力(C )14.线弹性结构的位移反力互等定理,其适用范围为:( )A .只限于混合结构B .只限于超静定结构C .只限于静定结构D .超静定和静定结构均可用(D )15.变形体虚功原理:( )A .只适用于静定结构B .只适用于超静定结构C .只适用于线弹性体系D .适用于任何变形体系(D )16. 图示为刚架在荷载作用下的Mp 图,曲线为二次抛物线,横梁的抗弯刚度为2EI ,竖柱为EI ,则横梁中点K 的竖向位移为:( )A .87.75/(EI )↓B .43.875/(EI )↓C .94.5/(EI )↓D .47.25/(EI )↓(B )17. 图a,b 为同一结构的两个受力与变形状态,则在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12c a ∆=∆B .21a c ∆=θC .12c c θθ=D .12a c ∆=θ(B )题17图18. 用图乘法求位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 )A .单位荷载下的弯矩图为一直线B .结构可分为等截面直杆段C .所有杆件EI 为常数且相同D .结构必须是静定的(B )图示为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Mp ,Np 图,a=3m ,受弯杆件EI=常数,各链杆EA=常数,则D 点的竖向位移( ↓ )DV ∆=:( )A .360/(EA )+810/(EI )B .360(1+5)/(EA )+810/(EI )C .360/(EA )+900/(EI )D .360(1+5)/(EA )+900/(EI )(A )题19图 题20图 19. 图示结构的受弯杆件的抗弯刚度为EI ,链杆的抗拉(压)刚度为EA ,且()230/m I A =,则D 端的转角(顺时针方向)为:( )A .223/(3EI )B .137/(3EI )C .4673/(3EI )D .1500/(EI )(C )20. 图示梁当EI=常数时,B 端的转角是:( )A .5q 3l /(48EI) (顺时针)B .5q 3l /(48EI) (逆时针)C .7q 3l /(48EI) (逆时针)D .9q 3l /(48EI) (逆时针) (C )题21图三 填 充 题1. 图示刚架,EI=常数,各杆长度为l ,A 点的竖向位移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