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瓦斯治理实施方案

瓦斯治理实施方案

尹家冲煤矿瓦斯治理实施方案尹家冲煤矿瓦斯治理实施方案矿长:编制:技术负责:编制日期:2012年1月1日执行日期:2012年1月1日矿审批意见本作业规程于2O12年1月1日在矿技术科进行了集体会审,参加会审人员有:矿长、技术负责人、技术副矿长、安全、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掘进技术员。

通过集体会审,讨论研究,同意本措施所编写的一切内容,要求在现场施工中严格执行,并提出如下审批意见:①施工过程中如果情况发生变化必须及时编写专项措施。

②若现场条件发生特殊变化时,要及时编写补充措施,并认真传达执行。

会审意见:。

会审单位签字日期矿长技术副矿长安全副矿长机电副矿长生产副矿长公司总经理审批意见:。

签字:日期:公司副总经理审批意见:。

签字:日期:公司总工审批意见:。

贯彻学习签名表年月日负责人传达人编号姓名编号姓名编号姓名编号姓名119375522038563213957422405852341596244260725436182644629274563102846641129476512304866133149671432506815335169163452701735537118365472目录前言1第一章矿区概述4第一节概述4第二节开采技术条件6第二章矿井开拓开采现状8第一节矿井开拓开采概况8第二节主要生产系统概况9第三节矿井“一通三防”存在的主要问题10第四节其它相关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10。

第三章瓦斯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0第四章瓦斯治理方案12第一节通风系统治理方案12第二节防尘供水系统治理方案23第三节防灭火系统治理方案23第四节瓦斯抽放治理方案25第五节其它安全技术措施35第六节其它相关系统治理方案38第五章瓦斯治理保障措施40第一节建立安全技术管理体系40第二节完善各项管理制度41第三节加强监督检查42第四节建立安全隐患处理[换行]应急救援机制42第五节加强日常管理,注重隐患跟踪,全力消除隐患43第六章预期效果44附录:威宁县东风镇尹家冲煤矿《采矿许可证》;威宁县东风镇尹家冲煤矿《瓦斯等级鉴定证书》;前言一、瓦斯治理原因为贯彻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深入开展煤矿安全生产治理行动,推进煤矿瓦斯综合防治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我矿瓦斯治理,防治瓦斯事故的发生,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根据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印发贵州省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安全技术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贵煤安发【2008】201号)文件要求,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二、指导思想严格遵循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规范》、《规定》、《规程》、《标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工作方针,切实建立健全“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紧紧抓住矿井通风系统、抽采抽放、监测监控、现场管理四个关键环节,根据本矿井的安全生产条件及危害因素分析,采取行之有效的针对措施,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进一步完善瓦斯治理结构,落实瓦斯防治管理制度,提高装备水平和提高矿井防治瓦斯灾害能力,建立健全稳定可靠的矿井通风系统,科学合理的瓦斯抽采体系,有效管用的监测监控网络和严格规范的现场管理制度。

三、瓦斯治理基本要求进一步加强一通三防管理,找出矿井通风系统和瓦斯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隐患、制定确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建立健全[换行]一通三防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使矿井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可靠,瓦斯治理工作到位。

力求达到生产布局优化、开拓开采正规、系统合理可靠、监测监控有效、现场管理到位,为实现到2012年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四、瓦斯治理基本原则1.严格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

2.合理生产布局,确保抽、掘、采关系平衡。

3.瓦斯治理能力大于生产能力。

4.建立完善可靠的通风系统(通风可靠)确保系统合理、设施完好、风量充足、风流稳定。

5.加大瓦斯抽采力度(抽采达标),实现“多措并举、应抽尽抽、抽采平衡、效果达标”的要求。

6.建立有效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监控有效),确保装备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

7.严格管理(管理到位),完善制度、落实责任、认真执行、严格监督。

8.排除隐患,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杜绝事故的发生。

五、瓦斯治理目标1.防范一般瓦斯事故、杜绝较大瓦斯事故与重大瓦斯事故;2.防范采、掘工作面瓦斯超限;3.建立完善的瓦斯防治系统,最大限度地消除瓦斯危害;4.建立完善的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确保监控有效。

六、瓦斯治理范围及治理重点我矿现在9万吨技改矿井。

本次瓦斯治理按矿井实际情况考虑,矿井技改能力为9万吨/年。

特别是做好通风系统的管理,不同施工阶段必须编制相应的通风技术措施,严防出现通风事故。

瓦斯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据我矿生产现状及各系统实际情况分析,治理方案应以通风系统改造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安全监测监控、瓦斯抽放等安全系统为目标,配合各项保障措施来达到瓦[换行]斯治理的基本要求。

七、瓦斯治理主要依据(一)政策法规1.《煤矿安全规程》(2006年版);2.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3.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1018-2006);4.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1020-2006);5.煤矿瓦斯抽采标准(AQ1027-2006)及瓦斯抽采指标((AQ1026-2006));6.贵州省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印发贵州省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安全技术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贵煤安发【2008】201号;7.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印发贵州省小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规定(暂行)的通知》(贵煤安发【2008】160号);8.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工作体系示范工程建设的通知(安委办【2009】2号;(二)主要技术资料1、威宁县东风镇尹家冲煤矿开采设计方案。

2、威宁县东风镇尹家冲煤矿安全专篇说明书。

3、威宁县东风镇尹家冲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4、威宁县东风镇尹家冲煤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说明书。

5、威宁县东风镇尹家冲煤矿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

6、煤矿“三个鉴定报告”(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煤尘爆炸性鉴定、煤层自然倾向性鉴定)。

1.第一章矿区概述1.1.第一节概述一、交通位置威宁县东风镇尹家冲煤矿位于毕节地区威宁县东南部的东风镇,处于炉山向斜北东翼,行政区划属东风镇管辖。

矿区面积0.5742km2。

地理坐标为:东经:104°33′56″~104°34′47″,北纬:26°48′47″~26°49′21″。

矿区距威宁县城(直距)约38km,有乡村公路从矿区穿过,交通较方便。

(见交通位置图1-1)。

二、矿区范围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8年9月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5200000830809)划定的矿界,采矿权范围由14个拐点坐标圈定面积0.5742平方公里。

威宁县尹家冲煤矿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2: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文件(黔国土资储备字[2007]632号)《关于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及黔国土规划院储审字[2007]793号《贵州省威宁县尹家冲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截至2007年11月16日,威宁县尹家冲煤矿矿界范围内保有煤炭资源/储量(122b)202万吨。

1.1.第二节开采技术条件一、水文地质1、地表水矿区所处地形起伏大,为构造侵蚀、溶蚀、剥蚀低中山地貌。

直沟小河通过矿界内,但直沟小河水流量受大气降水影响,季节性小沟发育,属季节性溪沟,流量受大气控制明显。

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为3号拐点附近,海拔高程为1718m,而开采煤层最低标高为1700m,低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煤矿开采后,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将增加煤矿矿坑涌水量。

2、地下水类型地下水类型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水、基岩裂隙水、孔隙水。

3、含水岩组及其含水特征矿区地层按岩性来分,自上而下有以下含水岩组及隔水岩组:A、第四系(Q):主要为坡积、残积、冲积物,岩性以砂质粘土、粘土、亚粘土为主,为孔隙水。

该带透水性好,地下水易于排泄,动态变化大,大部分是季节性泉水,富水性弱。

B、飞仙关组(T1f):本组岩性以泥岩、灰岩、泥质灰岩为主,为碳酸盐岩岩溶[换行]裂隙水和基岩裂隙水。

灰岩地段含水性强,泥岩含水性弱,其泥岩与灰岩交替沉积,使各含水层之间无水力联系。

C、上二叠统龙潭组(P3l):岩性为灰色碎屑岩夹数层薄层灰岩组成,含基岩裂隙水,为相对隔水层。

富水性弱。

D、峨嵋山玄武岩(P3β):顶部为凝灰岩,泉水出露很少,流量亦很微弱,浅部含微弱裂隙水,深部不含水为一良好的隔水层。

该组含水性弱。

碳酸盐岩岩溶水的含水岩组为飞仙关组(T1f);基岩裂隙水的含水岩组为龙潭组(P3l)和玄武岩(P3β),龙潭组、玄武岩组富水性弱,为相对隔水层;孔隙水的含水岩组为第四系的残坡积物,含水性弱。

4、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由于矿区内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大气降水通过基岩裂隙补给地下水,然后经短途径流后,通过井泉向低处泄流的方式向南面排出。

5、构造裂隙水矿区内断层弱发育,断层浅部因风化可能透水性稍好些外,深部含水性和透水性都很弱,因此在现有水文地质条件下各含水层通过断层带相互补给的可能性不大。

6、矿坑充水因素分析该矿是以大气降水为主的裂隙充水矿床,主要为顶板中所含裂隙水向巷道内渗漏,其次为老窑积水及采空区积水等。

矿区目前尚未开展深部水文地质调查,据业主提供资料:矿山开采正常涌水量为20m3/h,最大涌水量为80m3/h。

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煤系地层本身含水弱。

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实际测量,煤层开采时有滴水、淋水现象,对矿床开采影响不大,但在今后开采生产中应加强对采空区积水的监测,确保生产安全。

大气降水是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

一般沿基岩裂隙渗入矿井,裂隙发育地段矿井充水会有所增大;地表水对地下水具有一定的补给作用,岩层渗透性好,含水性较弱。

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可能发生联系,易引起矿床充水。

在掘进过程中,要注意发生突水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在靠近采空区时及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基岩裂隙水,必须加强探放水工作,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必要时修筑防水墙,特别是矿区在今后的采矿生产过程中应加强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做好防水和排水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矿山地面生活用水水源由东风镇自来水,生产用水直接用井下水。

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

6、涌水量根据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于2007年10月提交的《贵州省威宁县东风镇尹家冲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以及我队工程人员到现场踏勘了解,矿井涌水量受季节影响较大,矿井正常涌水量约为20m⊃;/h,最大涌水量约80m⊃;/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