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美术八年级下册教案广州北大附中为明广州实验学校初中艺术组龚卫平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第一单元走进古典艺术1.沉雄瑰丽的中国青铜器[海珠区中学“有效教学,同课异构”专题研究课例展示研讨活动]教材版本岭南版美术第16册单元题目走进古典艺术课题名称沉雄瑰丽的中国青铜器学习领域欣赏探索教学对象初中二年级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本单元对比中国青铜器和古希腊罗马雕刻,让学生体验中西文化不同文化。
重点欣赏作为礼器的青铜器的外观尤其是纹饰的艺术魅力。
“青铜器”和“青铜艺术”意义不同。
属于教材编写的瑕疵。
教学设计由于学生阅历有限,本课以教师传统引导讲授为主,同时学生兼顾学生活动。
注重社会和历史对青铜器艺术的影响,着重青铜器的艺术欣赏,强调教学设计的古雅味道,重视师生的课堂互动。
尽可能多一些关于文化和历史的思考。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古代青铜器年代久远神秘,没有形成学术上的定论。
通过教师的激发,可以激发的求知欲。
教师还要抓住学生对异地教学教师的好奇,迅速调动课堂气氛,形成融洽的师生合作氛围。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了解青铜器的基本知识和演变过程。
培养欣赏古代工艺美术的能力,学习鉴赏知识,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问,完整表述的学习习惯。
增强学生爱护文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青铜器在中国古代文明中兴起和衰落的历史,知道各个时期的不同艺术风格。
了解青铜器艺术是在实用的基础上纹饰、工艺和雕塑的结合。
教学难点专业名词、生僻汉字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视频课件、纸条、卡片、资料等。
资料收集。
收集图片,文字和相关视频观看。
了解青铜器相关的一切知识。
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习惯。
知识准备教师介绍。
播放录像课件,用抒情的语言导入。
典故:“砸锅”(民间羞辱对手的行为)到“问鼎”(图谋夺取政权)青铜是铜和锡铅的合金。
中国的青铜工艺,以商、周两代的青铜器为代表。
学生阅读。
由于年代久远,青铜器具备神秘性和模糊性。
许多问题专家都在争论。
这种模糊性可以让学生畏难,更激发他们的兴趣。
是可以大力利用的兴趣点。
范例欣赏欣赏相关青铜器,教师讲述、师生交谈的形式。
《大禾人面鼎》:惊险的出土经历,庄重神秘的风格。
西周中期以后,青铜器的神秘色彩逐渐淡化,风格趋向简朴,追求朴素、典雅之美。
思考:随着时代的演进,青铜器发生了什么变化?记录教师讲课要点,有疑问及时提出,可以写在纸条上。
每组组长收集学生问题。
感性欣赏,本环节是本课重点内容。
增强学生爱护文物的意识。
激发对文物收藏的好奇。
高端大气——低调奢华《莲鹤方壶》:引入风格演变话题。
春秋中期以后,青铜器逐渐变成供享用的生活用品。
造型趋向轻灵、奇巧。
装饰手法写实,纹饰也易于理解。
其它相关作品。
探索评价青铜器艺术的组成:器具=雕塑+花纹+工艺。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艺术风格。
1.画画你喜欢的青铜器的纹饰。
2.说说你喜欢的青铜器。
模式:你看到……你想到……你知道……你认为……假如你给中国的一件青铜器颁奖,你将如何写评语?(组长整理)模仿如今电视上的颁奖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了解艺术随时代而改变。
初步锻炼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延伸“模范”的由来——青铜器的制作。
青铜器结局:秦汉时期,青铜器便向轻便、精巧、实用的生活用器和观赏器方向发展。
铸钱、漆器和陶瓷艺术的诞生使青铜器走向没落。
去广东博物馆等地亲眼看看青铜器。
思考青铜器在中国文化中的深厚渊源。
板书设计典故:砸锅——问鼎时期:商—周—春秋战国风格:古朴神秘——奇巧繁复艺术:器具=造型+花纹+工艺工艺:青铜=铜+锡(易熔)+铅(坚硬)教学反思:从典故引入,学生兴趣高。
用纸条等有新意。
程序设计有古雅味道。
2. 典雅优美的古希腊雕塑教材版本岭南版美术第16册单元题目走进古典艺术课题名称典雅优美的古希腊雕塑学习领域欣赏探索教学对象初中二年级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本单元对比中国青铜器和古希腊罗马雕刻,让学生体验中西文化不同。
教学设计采用探究欣赏法和比较欣赏法,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先从学生对古希腊雕塑的直觉入手,调动学生的主体思维参与作品欣赏;然后以点带面,示范赏析,引导学生按照“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欣赏程序进行探究欣赏,掌握欣赏的基本方法。
通过小组活动,发动学生自主思考,积极发言。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
但是对于人体艺术与色情之间的区别还难以分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成就和基本特征;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积极参与对经典雕塑作品的欣赏、讨论;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评述作品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以平和健康的心态对待人体艺术;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教学重点l、古希腊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
了解古希腊雕塑的特征和欣赏的基本方法。
2、古希腊艺术的风格的与内涵教学难点学生审美感受的体验,如何对雕塑作品进行欣赏和评述。
人体艺术的正确认识。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教师获奖微课视频、PPT课件、纸条、卡片、资料等。
网络上的资料收集知识准备雕刻和绘画有什么区别?如何欣赏雕塑?播放《米洛斯的阿佛洛狄忒》。
引入新课。
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习惯。
这部分由本校教师预先布置完成。
课堂发展1、条件:地理气候和政治神话贸易与航海造就了坚强的意志,机智勇敢和勇于探索的性格;城邦国家的奴隶主民主政体要求公民有健壮的体格与完美的心灵;温和的气候使运动员裸体竞技为艺术家对人体美有较早的领悟;“神人同形同性”的神话是艺术的土壤。
2、特点:神性的崇高雕刻艺术特点。
完美的、理想、和谐的。
人体美的标准:男:健壮高大女:丰满匀称欣赏作品:古典时期:(庄重、优雅、崇高)《三女神》《里切亚战士》《掷铁饼者》希腊化时期:(动感、细腻、完美)《拉奥孔》《米洛的阿芙罗蒂特》《胜利女神》感性欣赏,本环节是本课重点内容。
探索评价展示更多作品,介绍背景学生欣赏提出问题让学生了解艺术随时代而改变。
锻炼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延伸教师谈古希腊艺术对后世欧洲艺术的伟大意义(文艺1.总结古希腊雕刻的主要特点及主要成就。
提问。
引导学生文化思考复兴古典主义)。
马克思说是“高不可及的范本”,恩格斯说在希腊罗马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
2.思考希腊艺术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异同。
看电影《特洛伊》。
3.学生写短文谈最喜欢的一件作品。
建议阅读希腊的神话。
填写欣赏卡片。
4.为雕塑加上手臂。
板书设计埃及——希腊——希腊化——罗马X中世纪X——文艺复兴——古典主义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条件:风格:时期:影响:关键词:神话、人体、美学习卡片范例:作品名称: 《掷铁饼者》造型描述: 一个运动员即将抛出铁饼的瞬间形式特点: 分析抓住了运动过程中凝聚力爆发前最精彩的瞬间,展示了运动中人体所具有的冲动感和力度美,把人体的和谐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现的淋漓尽致。
内容意义: 解释取材于希腊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
价值判断: 是代表体育运动的最佳标志;被认为是“空间中凝固的永恒”。
教学反思:本单元实现自己风格,就是文化性、情感性和知识性的统一,以及把美术课本身作为“美的课”来上的教学手段。
专门制作的视频是亮点,难以把握就是要抓住重点作品,多鼓励学生参与活动。
新时代学生不再因为裸体而喧哗。
第二单元汽车畅想曲3.汽车的造型教学目的:1、深化透视知识,学会结构素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简单了解汽车造型艺术与科技的关系,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
3、使学生大胆尝试运用自己喜欢的手法来表现、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结构素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教学难点:汽车结构素描的写生。
教具:课件、优秀作品、汽车模型第一课时组织课堂导入新课汽车的发明,汽车给人来带来的改变。
从而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欣赏广本雅阁轿车的图片通过相互交流,谈谈这部车给你怎样的审美感受。
2.展示不同类型的汽车图片(教师拍摄)分组讨论:汽车有几类?它们的外观、结构有什么特点?小结:轿车、跑车、赛车、概念车等等,说明车的造型、性能是由它的用途决定的。
3.展示汽车的三视图(前面、侧面、后面)。
4.画汽车结构素描的步骤复习透视。
用直线画出一个长方体。
勾出汽车的大致外形。
刻画细部的结构、造型。
示范结构素描的要领。
调整造型并着色。
5.此外的汽车表现方法(卡通画法、制图画法、徒手画法等)。
课堂作业活动根据老师提供的汽车模型进行写生,画出它的结构素描图。
学生练习,教师巡堂指导。
作品展示、小结。
讲评优秀的作品,肯定学生的闪光点。
布置下节课要准备的材料。
教学反思:教师示范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重点在设计素描,不在汽车。
想象的汽车一课再做深入。
由于强调了透视,使得本课难度加大。
4:想像的汽车教学目的:立体造型的组合变化与汽车外观内构统一的想像创作方法。
了解简单的汽车发展史,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既有科学的态度,又有大胆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设计一部想像的汽车。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想像力。
教学准备:不同时期各类型的汽车图片,现代概念车图片和一张简单的汽车构造图。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堂引入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收集到的文字、图片材料做简单介绍。
各小组选代表把小组收集到的资料做简单介绍。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党发展1.讲授引导学生议论汽车发明的历史及汽车的发展方向。
2.提供几例外形迷人和功能奇特的汽车图片,指导构思。
3.比较评价各小组的构思和草图。
1.讨论,激发出构思与创意。
(仿生、功能、材料……)2.小组讨论构思和画草图,开展竞赛活动。
想象力第一,不拘泥透视和构图。
3.小组之间互评与点评。
1.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2.启发学生的想像力来进行汽车设计的构思和细节描画。
课后延伸指导筹办“想像未来汽车展示会”的作业展览,关注“汽车进入家庭”及未来“汽车消费时代”的热点评论。
预计效果多数学生关注手绘线条图像表达,个别学生对立体模型制作感兴趣。
第三单元:光与影的交响曲5、明暗造型教学目标:1、能够对写实的画面形象进行初步的明暗造型归纳与整理。
2、能够运用明暗色块整理的处理方法对画面进行明暗造型的简化练习。
3、能够理解美术作品中明暗处理与情感表现的内在联系。
4、能够基本把握画面中的空间透视规律。
重点:基本原理难点:形体、节奏、空间准备:写生台、光、笔媒体运用:ppt课件、电视片教学过程:一、: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堂引入创设情景,达芬奇画蛋引入话题。
了解明暗的作用:造型、审美体会明暗造型知识一种表现手段明暗原理光——物体=明暗+投影侧光、顺光、逆光、低光、顶光照射下人像的有趣变化。
然后出示运用明暗调子表现的同一物体的素描,引入课题。
2、用聚光灯照射到六面体的石膏几何体上,同时改变角度和距离,让同学认真观察出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