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题号基础阅读(一)阅读(二)表达完成态度等第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携带(xié)爪牙(zhuǎ)拱桥(ɡǒnɡ)B.风貌(mào) 社会(shè) 工匠(jiànɡ)C.咖啡(kā) 摊贩(fàn) 选择(zhé)D.交税(suì) 朝鲜(xiǎn) 笼子(lónɡ)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桃符伟大白洒阿拉伯B.经验欧州历史赵州桥C.奇异大约画册造纸术D.石拦放牧技术欲断魂3、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词语意思填空。
(10分)学()五()()()闻名()()遥望来来()()()()各异()()中外⑴.古时候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
()⑵.形容很多事物形状、姿态、形式不尽相同,各有特色。
()⑶.以上词语中有一组是近义词,他们分别是()()4、选出每组词语中不是同类的选项,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6分)⑴.A.元宵节B.端午节C.国庆节 D.中秋节( )⑵.A.贴春联B.包饺子C.吃月饼 D.看春晚( )⑶.A.造纸术B.高速铁路C.指南针 D.火药( )5、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8分)虽然……但是……因为……所以……不但……而且……不是……而是……⑴.骑马的人( )没撞上轿子,( )吓到了旁边的两头小毛驴。
⑵.赵州桥( )坚固,( )美观。
⑶.( )帛的价钱太贵,( )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⑷.学习这件事,( )缺乏时间,( )缺乏努力。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2分)⑴.蔡伦做出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张择端画的画十分传神。
(改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对于这种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根据积累填空。
(5分)⑴.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文房四宝:____________________。
花中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25分)1.课内阅读。
(8分)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根据选段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3分)①造纸术是东汉时代的蔡伦发明的。
( )②这种造纸方法的原料是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
( )③蔡伦造出的纸虽然轻便,但不好用。
( )(2)蔡伦是怎样造纸的?把序号填在正确的位置。
(填序号)(2分)①晒干纸浆②浸泡原料③捞出纸浆④将原料捣烂成浆把原料剪碎或切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纸(3)蔡伦的造纸方法为什么能够传承下来?(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课外阅读。
(17分)北京的春节(节选)除夕真热闹。
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
人们走出家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
城内城外有庙会,小贩们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
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
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是玻璃的,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纱灯,有的是冰灯,还有用麦苗做成的一两条碧绿的长龙……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纸灯,有的灯里面还有叮咚作响的小铃铛呢……除了看灯,人们还会吃元宵,预示着新的一年快乐吉祥。
(1)选文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三天的景象。
(3分)(2)第一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写了除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习俗。
(5分)(3)除夕和元宵节有什么不同?(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三自然段写了街上的灯和家里的灯,这景象用文中的两个四字词语来形容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5)请再写出我国的三个传统节日,并选择一个节日,介绍它有什么习俗。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习作。
(30分)同学们,请仔细阅读下面一段文章的开头,想一想:小林同学怎么了?同学们看到这样的情况后,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他们是如何齐心协力来帮助这位同学顺利的解决这件事情的?要求:(1)根据开头,续编故事;(2)给文章写上题目;(3)书写端正,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不少于250字。
一天中午,正是学校午餐时间,三年级(12)班教室里,同学们一边吃着饭,一边听着音乐。
突然,小林同学脸色煞白,一脸痛苦的样子。
只听“哗──”的一声,刚吃进去的饭菜全呕了出来,吐得桌上,地上全是。
教室里弥漫着一股酸腐味……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 )。
(2分)A.携带(xié)爪牙(zhuǎ)拱桥(ɡǒnɡ)B.风貌(mào) 社会(shè) 工匠(jiànɡ)C.咖啡(kā) 摊贩(fàn) 选择(zhé)D.交税(suì) 朝鲜(xiǎn) 笼子(lónɡ)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
(2分)A.桃符伟大白洒阿拉伯B.经验欧州历史赵州桥C.奇异大约画册造纸术D.石拦放牧技术欲断魂3、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词语意思填空。
(10分)学(富)五(车)(世)(界)闻名(回)(首)遥望来来(往)(往)(形)(态)各异(名)(扬)中外⑴.古时候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
(学富五车)⑵.指很多事物形状、姿态、形式不尽相同,各有特色。
(形态各异)⑶.以上词语中有一组是近义词,他们分别是(世界闻名)(名扬中外)4、选出每组词语中不是同类的选项,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6分)⑴.A.元宵节B.端午节C.国庆节 D.中秋节( C )⑵.A.贴春联B.包饺子C.吃月饼 D.看春晚( C )⑶.A.造纸术B.高速铁路C.指南针 D.火药( B )5、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8分)虽然……但是……因为……所以……不但……而且……不是……而是……⑴.骑马的人( 虽然)没撞上轿子,( 但是)吓到了旁边的两头小毛驴。
⑵.赵州桥( 不但)坚固,( 而且)美观。
⑶.( 因为 )帛的价钱太贵,( 所以 )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⑷.学习这件事,( 不是 )缺乏时间,( 而是 )缺乏努力。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2分)⑴.蔡伦做出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缩句)________蔡伦做出了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张择端画的画十分传神。
(改成感叹句)______张择端画的画真传神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对于这种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改成陈述句)_______对于这种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___________⑸.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
(改为把字句)_______小毛驴把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惊扰了 ____7、根据积累填空。
(5分)⑴.千门万户曈曈日,_总把新桃换旧符。
⑵.借问酒家何处有?_牧童遥指杏花村__。
⑶.独在异乡为异客,_每逢佳节倍思亲___。
⑷.文房四宝:_笔墨纸砚__。
花中君子:___梅兰竹菊_____。
二、阅读理解。
(25分)1.课内阅读。
(8分)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根据选段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3分)①造纸术是东汉时代的蔡伦发明的。
( ×)②这种造纸方法的原料是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
( √)③蔡伦造出的纸虽然轻便,但不好用。
( ×)(2)蔡伦是怎样造纸的?把序号填在正确的位置。
(填序号)(2分)①晒干纸浆②浸泡原料③捞出纸浆④将原料捣烂成浆把原料剪碎或切断→__②___→___④__→__③___→__①___→纸(3)蔡伦的造纸方法为什么能够传承下来?(3分)___因为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