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章漫长的远古时代
1.1复习笔记
一、叙说
1.史前社会阶段(远古时代)
(1)人类诞生之前时段划分
①地球的形成——距今46亿年以上;
②最原始生物出现——距今33亿年;
③太古代——距今33亿年~25亿年;
④元古代——距今25亿年~6亿年;
⑤古生代、中生代——距今6亿年~7千万年;
⑥新生代——距今7千万年到今天。
地质年代分类的“代”之下有“纪”和“世”两个层次。
a.距今7千万年到300万年之间是地质年代新生代的第三纪,其中包括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五个阶段;
b.新生代第四纪的更新世从距今300万年到1万年,是原始人向现代人演化的阶段。
(2)世界早期的猿类
森林古猿、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被认为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
南方古猿纤细种被认为是人类的直接祖先。
①“能人”
“能人”生活的时代距今200万年左右。
能人在体质方面的重要特点是脑容量有较多增加。
被称为“奥杜韦文化”的东非能人石器文化,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最早阶段,说明当时的人已经开始了社会群体生活。
②直立人
继“能人”之后的远古人类称为“直立人”。
直立人的分布区域已经遍布亚洲、非洲和欧洲。
在亚洲,以我国的发现最为丰富,例如元谋猿人、北京猿人、蓝田猿人、和县猿人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科研价值。
另外,19世纪末发现的印尼的爪哇猿人也很著名。
火的使用是直立人文化发展的重大突破。
我国山西芮城西侯度经古地磁法鉴定距今180万年的地层中,发现有用火烧过的鹿角、马牙等物,被认为是人类用火的最早物证。
③“智人”
距今20万~10万年之间,直立人向智人发展。
19世纪50年代在德国发现的尼安德特人是早期智人的代表之一。
19世纪60年代末在法国克罗马农山洞发现有晚期智人的化石材料,其发展水平可以作为欧洲晚期智人的代表。
2.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特征
(1)旧石器时代
①开始制造简单的工具,如砍砸器、石斧等。
代表有奥杜韦文化、蓝田猿人、北京猿人。
②开始出现了墓葬文化,代表尼安德特人。
(2)新石器时代
①原始农业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最突出、最重要的特征。
②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流行、原始畜业的出现等,也具有重要影响。
③金属的使用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二、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1.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1)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
大约在距今200万年至25万年之间,是我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年限范围,在这一时间段内我国发现的人类文化遗址有:
①巫山猿人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四川巫山县龙骨坡发掘出人类化石。
巫山猿人距今约204~201万年。
②元谋猿人
1965年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发现了“元谋猿人”。
一般认为,元谋猿人的生活时代距今约有170万年。
③蓝田猿人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陕西蓝田县东的公王岭和县西北的陈家窝发现有中更新世时代的猿人化石,被称为“蓝田猿人”,距今约80万~60万年。
④北京猿人
北京猿人遗址在北京两南的周口店龙骨山,于1921年发现,其后考古学家对其进行了多次发掘。
北京猿人距今约70万年,与北京猿人的时代大体相当的有20世纪70年代末在河南南召县杏花山发现的“南召猿人”和20世纪80年代初在安徽和县龙潭涮发现的“和县猿人”,和县猿人的时代距今约28万~24万年。
⑤金牛山猿人
“金牛山猿人”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遗址在辽宁营几县西金牛山的洞穴中。
金牛山猿人的时代距今28万年左右。
⑥其他遗址
除上述旧石器早期的猿人遗址外,发现的还有山西芮城匼河村、内蒙古呼和浩特大窑村、湖北大冶石龙洞、贵州黔西观音洞、辽宁本溪庙后山、安徽巢县与水阳江两岸、陕西洛南和汉中梁山等地。
(2)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生活特征
①采集和狩猎是当时最主要的生产活动。
②人们已经知道用火和熟食。
③石器加工技术有所进步。
2.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1)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
早期智人又称为“远古智人”,过去曾被称为“古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在大约距今25万年至4万年之间。
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遗址有:
①大荔人
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陕西大荔发现一个头骨化石,定名为“大荔人”。
大荔人的时代在距今23万至18万年之间。
②许家窑人
“许家窑人”于1974年在山西阳高许家窑村和与其紧临的河北阳原侯家窑发现,其遗址是目前我国旧石器中期古人类化石、文化遗物最为丰富、规模最大的遗址。
许家窑人的时代距今10万年左右。
③丁村人
“丁村人”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山西襄汾丁村一带发现的,“丁村人”距今约20
万年。
④马坝人和长阳人
“马坝人”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广东曲江马坝狮头峰的岩洞中发现,距今约13~12万年。
“长阳人”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湖北长阳下钟家湾龙洞发现,距今约19.5万年。
(2)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的生活特征
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的化石和文化遗存在我国南方和北方都有不少发现。
其所代表的旧石器中期文化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
该时期人类的体质处在明显演进的阶段,因而呈现出更多的复杂性。
石器制造技术的明显提高、石眯的涌现以及许多遗址中所发现的大量凶猛动物遗骸,都表明这个时期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进步。
3.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晚期智人又称现代智人,过去曾被称为“新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大约距今4万年至1万年。
我国境内,从北疆到南陲,从喜马拉雅山到台湾,许多地方都有晚期智人化石或文化遗存发现,地点数以百计。
(1)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①柳江人
“柳江人”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广西柳江通天岩的岩洞中发现的。
柳江人应当是旧石器时代晚期较早阶段的智人。
②资阳人
“资阳人”是20世纪50年代初在四川资阳黄鳝溪发现的。
③左镇人
“左镇人”是20世纪70年代初在台湾台南县左镇乡的菜寮溪发现的。
④保山人
“保山人”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云南保山塘子沟发现的。
⑤河套人
20世纪20年代初期在内蒙古乌审旗萨拉乌苏发现一枚幼童门齿化石.被称为“河套人”。
河套人的时代在距今5万年至35000年之间。
⑥峙峪人
20世纪60年代前期在山西朔县峙峪发掘出人类化石,称为“峙峪人”。
“峙峪人”大约距今28000年左右。
⑦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是晚期智人的代表,1930年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距今约18000年。
(2)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生活的特征
①这个时期的人们不仅继续使用传统的打制技术来制造石器,而且较广泛地采用了磨制和钻孔、挖孔的技术。
②劳动技术的进步、生产活动的发展、装饰品的出现、埋葬习俗的萌芽等方面都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抽象思维已经发展到了一定水平,这些都预示着远古人类的蒙昧期行将结束,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三、新石器时代时代的文化
1.新石器时代的界定
(1)新石器时代开始于距今1万年左右的时间,到距今4000年左右结束。
在这个时间段中,我国大部分地区陆续进入新石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