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写景作文3篇
黄山写景作文篇一初到黄山,峻拔与巍峨的身姿,冥冥间忽隐忽现。
在层层薄雾中带着朦胧,神秘感随着绿色的枝与叶在蔓延。
点点白斑从远处眺望是鱼身上的鳞片在照耀下闪闪发亮,近看则是在岩石的黑中衬托出的皑皑白雪,白的透亮鲜明,纯洁高雅。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正说如此。
吃力攀爬,提心吊胆,生怕不留意间摔下这高高耸立的黄山。
游玩的一行人,个个拄着拐杖,不时用着探探那歪斜的台阶。
深沉而清脆的敲击正诉说着我们的畏惧。
我们之间的话语虽从未沉默,可砰砰的心跳声总是逃不过犀利的耳朵,时刻胆颤惊心。
喘气声开始弥漫,吃累的叫唤里透着热气,走走停停,进度相当慢。
鞋子似乎磨透了,而我们受够了。
爬黄山的苦,被那一位位行人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的样子,形容的淋漓尽致啊!就这样,我们只得选择了乘缆车上山。
虽是淡季,可游客依多,怕累的更多。
那乘缆车的队伍长的似条龙,用人山人海形容恰当不过。
人挤人,只有水蒸气不断向上冒,热气好似塞闭了我们的鼻腔,闷得喘不过气来。
只有不断的话语与耳膜做着抗争,不断的推压使我们只得歪着身子侧站着,在拥挤间不时的碰撞、摩擦。
汗臭味在这种气氛下,显得格外突显,空气里到处弥漫着这种刺鼻的气味。
好容易才轮到上车,紧张的气氛立刻变得舒缓些。
一道开去,
山间的小道若隐若现,看得出陡峭,看得出险峻,看得出道路与山在缠绵。
从高处看,那山在茫茫土地中似一块绿白相间的斑大小,毕竟“一览众山小”。
黄山游,不亦乐乎也。
黄山写景作文篇二身处黄山,你就不得不佩服造物主。
而据说,西海大峡谷乃是黄山的精华所在。
饱览沿途风光,“西海大峡谷北入口”几个字刻在了路边石上。
有些体力不支的我精神一振。
它被层层树木环绕,周围一片绿意。
此时,我早也习惯了黄山的感觉。
踏入大峡谷,清爽的感觉瞬间淹没了我。
我进入一个天然的大石洞,不时有水滴从头顶滴下。
我欢呼着去接水,凉丝丝的,直入心里。
洞里的岩石似乎是能工巧匠的得意之作,凭借两头的微光,石壁宛如一张张人脸,有的瞪大眼,有的笑呵呵,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凶神恶煞。
地上湿漉漉的,不时有水声。
前面越来越亮,不一会儿,我们便出了洞。
我的两条腿儿有些僵硬,似乎对接下来的旅途有些恐惧。
洞外一片明朗,台阶笔直地朝下,望下去,丝毫没有到头的样子,拐了个弯,绕山而行,下面深不可测。
我稍稍定了定神,便走了下去。
台阶窄窄的,一边是山峰,另一边,栏杆外面,便是峡谷。
我不敢往下看,也不愿抬头。
战战兢兢地走着每一步。
漫长的石阶,就只有我们一行人。
云雾不肯飘走,于是,一切皆没入云烟。
世界是纯白的,纯得我都不想打破。
虽然,我们损失了沿途的风景,但在云雾中行走,却别有一番情趣。
走走停停之中,我早已筋疲力尽,却兴致盎然。
一边期待着
更好的美景,一边努力的劝说着腿。
石阶似乎无穷无尽,我有些着急,更多的是兴奋。
云雾时聚时散,对面的山也时露时现。
回头远顾,我们是绕着山行啊!已经绕过了大半山,前方已有座休息亭,稍作歇息,我们便继续旅程。
西海大峡谷真是名副其实,开头处,便如此美妙,我尽情享受其中。
黄山写景作文篇三黄山自古享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就在今年的暑假我就和爸爸妈妈去了黄山。
黄山上的日出、奇松、怪石、云海以及温泉是黄山五绝。
我最喜欢奇松,迎客松、望客松…那些松树生长在高耸的黄山顶峰,扎根在危岩峭壁之中,巍然耸立,犹如一个坚定的士兵一般,坚守岗位。
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他都傲然挺立,绝不动摇半分。
这就是松树那顽强生存、不畏艰险、那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黄山的云海可是一道奇观!每逢日出日落,或是雨后,云海都十分壮观。
云海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黄山上大大小小的山峰都在云海中若隐若现。
那些高耸入云或又低矮挺拔的山峦随着云海的飘飘浮浮而变得时而高,时而低。
那些奇特有趣的怪石也在那云海中变得愈加逼真,仿佛都活了一样!看着这样奇妙的景象,我觉得我仿佛进入了仙境一般,周围都那么美丽不由的使我浮想联翩!
黄山五绝中,“日出”排在首位,想必也令人向往。
清晨五点不到,我们就起了床,顾不上吃早饭,便兴致勃勃地向光明顶进
发,去看日出。
光明顶是黄山第二高峰,海拔1860米,快六点的时候我们到了光明顶,
上面早已有了好多人。
太阳还没露脸,大家便都买了根香糯的玉米棒尝尝。
没过多久,布满云雾的天空中透出了一丝光线,慢慢地太阳探出了头。
接着,太阳开始渐渐上升,上升,颜色也开始有了变化。
原本灰蒙蒙一片的天空开始变得橘红,接着大红,最后这个世界都变得金灿灿的一片。
“好美的景象啊!”我不经赞叹。
大家也都陶醉了!
这就是黄山啊,一个奇妙有趣,让人沉醉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