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测防治水安全知识100题

地测防治水安全知识100题

地测防治水安全知识100题一、综合类㈠问答题1、煤矿防治水现场监察的方针、原则、措施、三个环节分别是什么?答:煤矿防治水现场监察,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煤矿水害防治“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十六字原则;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措施;三个环节是预测预报、科技攻关、治理整改。

2、煤矿有哪些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行为应当立即停止生产,排除隐患?答:⑴未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采空区、相邻矿井及废弃老窑积水等情况而组织生产的;⑵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没有配备防治水机构或人员,未按规定设置防治水设施和配备有关技术装备、仪器的;⑶在有突水威胁区域进行采掘作业未按规定进行探放水的;⑷擅自开采各种防隔水煤柱的;⑸有明显透水征兆未撤出井下作业人员的。

3、矿井防治水费用的使用范围有哪些?答:⑴完善和改造矿井排水系统的主要工程、主要设备、管道和电缆⑵注浆所需要的主要设备及配套设施;⑶帷幕截流工程;⑷防治水钻探设备;⑸矿井水文地质补探工程;⑹矿井生产水平隔离工程;⑺矿井疏排水工程;⑻矿井其它防治水工程4、采掘工作面遇到哪些情况必须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答:⑴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相邻煤矿时;⑵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和导水陷落柱时;⑶打开隔离煤柱放水时;⑷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⑸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时;⑹接近有水的灌浆区时;⑺接近其它可能出水地区时。

5、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出水前的预兆及采取的措施是什么?答: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出水前的预兆是:煤岩壁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来压、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涌水,水色发浑、空气中有异味等。

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现有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人员。

㈡填空题1、煤系底部有强岩溶承压含水层时,主要运输巷和主要回风巷必须布置在不受水威胁的层位中,并以石门分区隔离开采。

2、煤矿应定期收集、调查、核对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窑情况,将相邻矿井100m 以内的采掘工程和积水情况标绘在本矿采掘工程平面图等有关图纸上。

3、报废的井巷,必须在井上下对照图上标明,暗井和斜巷道的下口的密闭必须留泄水孔。

4、对有资料可查的老窑,探水线至老窑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0m ;对没有图纸资料可查的老窑,可根据本矿井已经了解到的小窑开采最低水平,作为预测可疑区,由可疑区外推100 m 作为探水线。

5、煤矿应建立健全防治水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评估、报告、监控、治理工作制度,每月至少进行一次防治水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做到项目、资金、措施、人员、时间、责任六落实。

二、地质、水文、储量类㈠名词解释1、地质:研究地球的物质成份,内部构造,表面特征及地球演化历史的科学。

2、石门:与煤层走向正交或斜交的岩石水平巷道。

3、矿物:地壳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自然产物。

具有一定的内部构造和比较固定的化学成份。

4、断煤交线:断层面与煤层底面的交线。

5、断层面:断层面是指岩层断裂后发生位移的破裂面。

断层面的产状也是由其走向、倾向、倾角来确定,其测量与记录的方法同岩层产状。

6、地质作用:作用于地球的自然力使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表面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总称为地质作用。

7、潜水:是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表面的的重力水。

8、含水层:能透过和给出相当水量的岩层称为含水层。

岩层空隙中,储存有在重力作用下可以自由流动水。

9、隔水层:不能透过和给出水量的岩层称为隔水层。

岩层的空隙不发育,不透水。

10、承压水:是指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重力水,其运动受上下隔水层的约束和水压的作用。

11、矿井涌水量:是指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流入矿井(包括各种巷道、开采系统)的水量。

12、回采率:是指在矿井的一定范围内设计或实际采出煤量与该范围内动用储量之比(百分比)。

㈡填空题1、矿产勘查工作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

2、依据国家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共分为三大类:(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

其中,储量分为三种类型,其代码分别为(111、121、122)。

基础储量分为(6)种类型;资源量分为(7)种类型。

3、按煤层厚度划分的煤层分类为:薄煤层,厚度(1.3m以下);中厚煤层,厚度(1.3~3.5m);厚煤层,厚度(大于3.5m)。

4、按煤层厚度划分的正规回采块段采区回采率标准为:薄煤层为(85%),中厚煤层为(80%),厚煤层为(75%)。

工作面回采率标准为:薄煤层不低于(97%),中厚煤层不低于(95%),厚煤层不低于(93%)。

5、埠村煤矿井田内地层为(古生代华北型)含煤沉积,主要地层为(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及第四系)。

6、矿井应具备的水文地质图有:(矿井充水性图)、(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历时曲线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

7、埠村煤矿三井田内除控制井田形态的(埠村)向斜外,尚有(月宫向斜、大冶背斜、危山向斜)三个小褶曲。

8、采区地质说明书应在正式设计(3个月前)提交;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在(编制规程前15天)提交;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在(在出面后5~10天)提交。

9、工作面、采区的采后总结要在开采结束后(30天内)提交,经(矿总工程师签字后)归档。

10、地质素描图的内容必须包括(井巷实测地质剖面图)和(平面位置图),图上有(水平距、煤岩真厚、剖面产状、岩石名称、岩性描述、煤层结构、断层破碎带和放大的补充素描)。

11、矿井必须具备的储量图有(采区储量计算图、矿井储量计算图、工作面损失计算图、分煤层损失计算图)。

12、(矿井、采区、工作面)结束后,要有损失率分析和总结;(每半年进行一次)全矿井回收率分析报告和总结。

13、防探水钻孔必须有(钻孔设计),设计必须符合(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和(淄矿集团防治水工作实施细则)的要求。

14、生产矿井必须(分煤层、分水平、分采区)相应建立固定或临时点水文观测系统,并(按规定时间)坚持观测。

15、地质、水文、测量原始记录中的观测、记录内容必须符合(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6、矿井地质条件分类以(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程度)为主要依据,以其它开采地质条件为(辅助依据)。

矿井地质条件共分(五大类)。

17、一切穿过煤系地层的井巷均应逐层观测其(岩性特征和厚度)。

对于(煤层、标志层)和(煤层顶底板)需作重点观测。

18、井巷所揭露的煤层,无设是否可采,都必须进行(观测和描述)。

凡(井筒、石门)和(其它穿层巷道)揭露煤层的地点,均应作为观测点进行观测;在沿可采煤层掘进的巷道内煤层观测点的间距:稳定煤层为(50~100m),较稳定煤层为(25~50m),不稳定煤层为(10~25m),极不稳定煤层为(<10m)。

19、当巷道揭露煤层全厚时,每个观测点应观测(煤层厚度)、(各煤分层厚度),(夹石厚度)、(岩性和坚硬程度)。

20、当巷道穿过含水层时,应详细描述其(产状、厚度、岩性)、(构造、裂隙)或岩溶的发育与充填情况、揭露点的(位置及标高、出水形式、涌水量、水温)等,并(采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

21、由于(补充勘探)、(采勘对比)或(井界变动)、(重算)等原因引起储量数字上的变化,经过审批后,即可按一般增减处理。

22、在储量增减量中,根据不同情况,可分别按(转入)、(转出)和(注销)处理。

23、在开采过程中,已开采部分的(采出量)与(损失量)之和,称为开采动用储量。

分析储量动态、计算损失率时,必须用(实测的采出量)。

24、按损失发生的范围分类,可分为(工作面损失)、(采区损失)、(全矿井损失)。

25、损失率分为(设计损失率)和(实际损失率)两种。

26、当工作面、采区、矿井结束后,应对其(储量)、(采出量)和(损失量)进行全面调查核实,重新计算验证。

27、工作面调查和丈量,一般(十天)一次。

工作面丈量应沿倾斜(每10~15m)丈量一点。

28、在受水威胁的地区,巷道掘进之前,必须采用钻探、物探等防范查清水文地质条件,地测部门写出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并提出防范措施,经矿总工程师组织生产、地测等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掘进。

29、钻孔内水压过大时,应采用反压和有防喷装置的方法钻进,并有防止孔口管和煤(岩)壁突然鼓出的措施。

30、钻进时发现异状时,必须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现场负责人员应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并派人监测水情。

㈢简答题1、埠村煤矿井田内含煤地层有哪些?各含有哪些可采煤层?井田内含煤地层为石炭系太原组和二迭系山西组。

山西组含可采煤层:1煤、3煤。

太原组含可采煤层:9-1煤、9-2煤、10-1煤、10-3煤。

2、埠村井田的主要含水层有哪些?⑴第四系潜水含水层。

⑵下二迭统山西组砂岩含水层。

⑶上石炭统太原组薄层石灰岩含水层。

⑷中石炭系本溪组徐上砂岩。

⑸中石炭系徐家庄石灰岩含水层。

⑹奥陶系石灰岩。

3、储量计算图包括哪些内容?⑴储量计算范围(计算边界和深度、范围)⑵按《煤矿测量图例》规定,用不同颜色表示的各级储量块段;⑶储量计算块段各项计算指标;⑷《煤矿地质规程》规定的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内容;⑸各项勘探工程和井巷工程。

4、什么是基础储量?基础储量是查明矿产储量的一部分,它所满足现行采矿和生产所需的指标要求,包括品位、质量、厚度、开采技术条件等,是经详查勘探所获控制的、探明的并通过可采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认为属于经济的、边际经济的,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储量的数量表述。

5、什么是资源量?资源量是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

包括经可行性研究和预可行性研究证实为次边际经济的矿产资源及通过勘查而未进行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预查后预测的矿产资源。

6、矿井地质工作的任务有哪些?⑴查明地质条件⑵提供地质资料⑶指导采掘生产⑷组织矿井勘探⑸进行储量管理⑹调查伴生矿产7、矿井地质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⑴矿井地质与区域地质相结合⑵井下地质与地面地质相结合⑶矿井地质与采掘生产相结合⑷现场观测与综合分析相结合8、专门的防治水措施要考虑哪些内容?⑴分区隔离;⑵有足够的抗灾排水能力;⑶隔水层厚度及岩性组合的探查;⑷断层的探查和处理;⑸疏水降压或加固堵水;⑹水动态监测系统的布设。

四、测量类㈠名词解释1、GPS静态定位测量:通过多个测站上进行若干时段同步观测,确定测站间相对位置的GPS定位测量。

2、绝对高程:地面上任一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

3、水平角:地面上两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4、地形图:指将一定范围的地物、地貌按规定的比例尺和符号经综合取舍测绘到图纸上的正射投影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