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JAVA程序设计教案

JAVA程序设计教案

1.2类
一个独立的程序单位,有一个类名并包括属性说明和方法说明两个主要部分。
1.3消息
构成消息的三个要素:接受消息的对象、接受消息后进行处理的方法及方法所需要的参数。
1.4面向对象的基本特征
(1)继承性 (2)封装性 (3)多态性
2.类的描述
2.1类的定义
[修饰符] class 类名 [extends 父类名] [implements 接口名] { 类体 } 2.2类的构造方法及应用 构造方法特殊性:
2.2直接量与常量
2.3变量 类型 <变量名>[=<变量初值>][,<变量名>[=<变量初值>]]
3.运算符与表达式
3.1赋值运算符与表达式
3.2算术运算符与表达式
3.3关系运算符与表达式
3.4逻辑运算符与表达式
3.5条件运算符与表达式
3.6位运算符与表达式
3.7运算符的优先级与结合性
单目优于双目优于三目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面向对象的概念并掌握类的定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类的成员变量与成员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包括导入语、主要内容、时间安排、提问或举例等)
1.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1.1对象
状态和行为的结合体
信息世界中的对象是现实世界中对象的抽象模型,它被定义为相关数据和方法的集合,使用数据和方法描述其在现实世界中的状态和行为,一般通过变量描述其状态,通过方法实现其行为。
备注
课程教案(№:1)
授课内容
Java语言概述及开发环境搭建
课型
□理论□实践
授课学时
4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演练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了解Java语言的发展历史
使学生掌握环境变量的设置、使用及Java程序的运行方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环境变量的设置与使用
Java程序的运行
教学过程设计
(包括导入语、主要内容、时间安排、提问或举例等)
5.2continue语句
Continue语句只能用于循环结构中,用于结束本次循环,继续下一次循环。
5.3return语句
用于使程序从方法中返回到调用处。
作业/思考题:
练习跳转语句的使用与嵌套循环。
教学后记:
课程教案(№:4)
授课内容
面向对象的概念与类的定义
课型
□理论□实践
授课学时
4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演练
[public][static][final] <常量类型> <常量名>=<常量值>;
[public][abstract]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参数列表)>;
}
1.3接口的实现
class <类名> implements 接口名1,接口名2,,,
1.4接口和抽象类的区别
(1)抽象类中可定义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其中可含有非抽象的成员方法。接口中只能定义常量和没有实现的方法。
成员变量定义; 成员方法定义;
}
super关键字代表父类对象,
this关键字代表当前类对象,
可用super( )来调用父类构造方法。
2.3成员变量的隐藏和成员方法的覆盖
子类重新定义一个与父类哪里继承来的成员变量完全相同的变量,称为成员变量的隐藏。
方法的覆盖是指子类重新定义从父类中继承来的同名方法。
2.4类与类之间的数据类型转换
(1)构造方法名与类名相同。
(2)构造方法不返回任何值,也没有返回类型。
(3)每一个类可以有零个或多个构造方法。
(4)构造方法在创建对象时自动执行,一般不能显式地直接调用。
3.成员变量
3.1成员变量的声明
[<修饰符>] <类型> <名称>[=<值>][,<变量名称>[=<值>]]
3.2成员变量的访问权限
1.1标识符
Java语言中用于定义常量、变量、方法及类对象名称的字符串集合。 1.2关键字
关键字是Java编译程序本身所规定使用的专用词,有特定的语法含义。
1.3分隔符
用来使编译器确认代码在何处分隔,有注释符、空白符和普通分隔符3种。
2.数据类型
2.1基本数据类型
boolean(1)、byte(8)、char(16)、short(16)、int(32)、long(64)、float(32)、double(64)
语句块(循环体)
循环控制变量增(减)值;
} while(条件表达式);
4.3for循环
for(赋初值;
判断条件;
循环控制变量增/减)
{
循环体;
}
4.4循环嵌套
5.跳转语句
5.1break语句
用途:(1)用于退出switch语句。
(2)强行突出循环,继续执行循环外下一条语句。
(3)退出带有语句标号的语句块。
[ break; ]
case 数值2:
{ 语句块2 }
[ break; ]
case 数值n:
{ 语句块n }
[ break; ]
[defaul:{ 语句块n+1 }] }
4.循环结构
4.1while循环
while(条件表达式)
{
语句块(循环体);
循环控制变量增(减)值;
}
4.2do?while循环
do {
Java语言的语法知识,Java中的网络编程、多线程程序设计、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等编程技巧。
2.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Java语言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使用Java语言完成应用程序的开发。
主要参考书目
ruce Echkel,《Java编程思想(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耿祥义,《Java 2实用教程》(第4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2)一个类只能继承一个抽象类,但一个子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
2.包
2.1Java系统包
ng
java.io

java.awt
javax.swing
java.util
java.applet
2.2自定义包
<package> <包名>;
2.3类的保外引用
import <包名1>.[<包名2>[.<包名3>….]].<类名>;
2.3环境变量的设置
3.程序开发过程
3.1Application程序
public class hell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Hello world!”);
}
}
编译:javac hello.java java
运行:java hello
3.2Applet程序
搭建JAVA开发环境及运行第一个JAVA程序。
教学后记:
课程教案(№:2)
授课内容
Java语言基础
课型
□理论□实践
授课学时
2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演练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Java语言的数据类型,运算符及表达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数据类型的转换
教学过程设计
(包括导入语、主要内容、时间安排、提问或举例等)
1.Java语言基本元素
4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演练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并学会使用接口、包和异常
掌握方法的重写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接口、异常、方法重写
教学过程设计
(包括导入语、主要内容、时间安排、提问或举例等)
1.接口
1.1接口概述
接口是一种完全没有实现的类,在接口中只包含抽象方法和常量定义。
1.2接口的定义
[修饰符] interface <接口名> [extends <父类接口列表>] {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JAVA程序设计
课程类型
专业课程
使用教材
教材名称:Java程序设计主编:陈占伟刘旭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4年4月
学时分配
共学时,其中理论学时,实践学时。









Java 不依赖平台的特点使得它受到广泛的关注,Java已成为网络时代最重要的编程语言之一。目前,Java语言不仅是一门正在被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而且已成为软件设计开发者应当掌握的一门基础语言,因为很多新的技术领域都涉及到了Java语言,国内外许多大学已将Java语言列入了本科教学计划,掌握Java已经成为共识。《Java程序设计》是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
循环结构与跳转语句
教学过程设计
(包括导入语、主要内容、时间安排、提问或举例等)
1.Java程序构成
Java由包的声明、包的引入和类的定义三部分构成。
2.顺序结构 语句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执行。
3.选择结构
3.1
if语句
if(表达式) { 语句块 }
3.2if-else语句
if(表达式)
{ 语句块1 }
算术优于关系优于逻辑优于条件优于赋值
除单目、条件与赋值运算符为右结合外,其余运算符均为左结合。
作业/思考题:
JAVA与C在使用上的区别
教学后记:
课程教案(№:3)
授课内容
Java语言的程序结构及数组
课型
□理论□实践
授课学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