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现场问答实录1、董事长和总经理应该用多少时间搞人际关系,时间分配,多少时间研究战略问题和企业内的管理?我先问各位,一家公司是总经理大还是董事长大,我是觉得中国人的事情,永远只有一个答案,很难讲。
有的公司董事长大,有的公司总经理大,看谁做,中国人永远是看谁做,美国的公司是董事长大,叫OWNER,所有的人是最大的,不是CEO,不听这个OWNER的话,他随时被干掉,那个人叫做董事会主席,董事会主席一开会就把CEO换掉了,随时可以换掉,你看有多神气,中国人不一定,中国人这两个人是扯来扯去的,看谁的形势比较好,就拿他没辄。
就算公司是你创办的,你也有一天会拿总经理没辙,因为他把人统统布置好了,他就不听你的话了,了不起你把公司解散,你解散我就接收,我随时准备接收,你就惨了,所以为什么董事长跟总经理他们的关系是很微妙的,有关系很好的,也有水火不相容的,我看过水火不相容的,经理有事去问董事长,董事长说这个我不知道,你去问总经理,经理去问总经理,笑话了,当然是去问董事长了,因为凡是董事长说YES的,总经理都说NO。
有这样的合伙不是没有,他们两个是因为志同道合才穿里公司,创立以后才发现,原来背道而驰,但是已经干上了,反正你主张的我就反对到底。
原来是好朋友,因为合资设公司后翻脸成仇,太多了。
所以这个问题也只有一个解释,看情况,中国人的事情就是这么妙,就是这里,如果这两个人合的很好,总经理几乎是对内的,战略是他,董事长是对外的,人际关系是他,这样的分工会很好。
我很少看到说董事长管战略,而总经理去管人际关系的。
因为对一个拥有的人来讲,他的关系永远是最重要的,策略随时可以改变,关系永远掌握在人的手中,你把所有关系都让给总经理,有一天总经理一翻脸,把所有的关系都拿掉,你就惨了,你再有战略,那你来当别人总经理好了,你当不了董事长,如果两个搞不好怎么办,那势必各自发展人际关系,那都不容,那迟早要一分高低。
我觉得很多事情,你是要看真正的状况来分析,你才有办法判定。
2、中国现在的民营企业是以制度为主还是以关系为主?很好的问题,我是提醒所有的台商,我说你到大陆去发展企业,你第一个要遵守法令。
两岸相比,中国这边比较重视制度,台湾那边比较重视关系,这是不大一样的。
我们这边都是,你不出事,大家都说,有事找我没问题,你一出事,没有人理你的。
我们这里法还是摆在前面的。
你不要违法,一旦违法,没有人帮的上忙,要很清楚去了解这个状况。
但是一般讲起来,只要是中国人,他都是制度摆在前面,这又是很大误解,好像中国式管理,都是不讲制度,其实很多老朋友都认为,中国式管理第一步就是制度化,我研究30年,我敢说,中国、人是全世界最会定制度的人,你看我们从周公开始,我们的制度严谨的不得了,但是中国人他很厉害,就是鸭蛋他也会搞出凤来,你怎么严密他都有法入口钻。
倒过来说,就是我们历来我们管的太严,所以中国人很会钻东钻西,你真的不要去管他,他就不要训练那个工夫了,我们就是两千多年来的那种制度压的你喘不过气来,中国人才开始在里面练工夫,现在我们,什么制度对中国人都没有用。
因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所以们的结论很简单。
这句话很重要,公司一定要有制度,企业培训网但下面这句话更重要,制度化不是好的管理,制度化我敢说绝对不是好的管理,制度化会把好人绑的很僵化,动弹不得,有力使不得,浪费人力资源,可是那些坏人呢,他天天逍遥法外,他不受约束的时候,更造成那种不好的氛围,所以我的结论很简单,我们一定会走上这条路,中国一定会做到有制度没有制度一样。
你说我有制度我没制度,你说我没制度我有制度,那就不得了了,一句话,各位要练就一身的工夫就是要合起来想,不要分开来想,你看会说话的人,都是说到好象没有说一样,他就没有把柄被人家抓住,你看我说话摇摆不定,我说这样的时候还可以倒过来说,一倒过去我们又拿回来,中国人的个性,就象汽车上的雨刷,停下来是非常时期,马上又动是平常时期,你好好去琢磨一下,变是平常,不变是非常。
你看中国人常说,没问题保证你成功,不过,马上讲不过,这是很危险的,也不知道他在讲什么,他就不会败了。
道理本来就是变动的,你一不变就会走偏路。
所以我们老觉得中国人讲话不算数,刚刚讲这样,又讲那样,没有,因为他一切都在动,所以你看我们当老板的,刚刚讲就这样做,过不了两分钟,就说不能那样做,然后到下面说,你们根本乱七八糟,这样做才对,他一天变来变去,职位越高的人他讲话越不算数,因为他看的都是变化的东西,职位低的人,看的都是定的东西,当然没有变了,这个也要好好的配合,所以我们今天讲人际关系,底下是不变的,越往上越变,所以我今天讲一句不好听的话,中国的制度是管底下的,不是管上面的,所以我们有一句话很难听的话说,不许百姓点灯,但是他许可州官点火,这句话要好好去想,他不是没有道理,只是我们解释错了,职位越高的人,要给他越多的事,才不会把他绑死,职位越低的人越不可以给他弹性,因为他的条件不够,他的判断力不行,你给他判断力,你给他应变会很惨。
3、老板的好朋友在公司任三把手,但由于工作不认真,造成工作上的失误不断,老板很气愤,大吵后三把手告假回家,请问老板下一步该怎么办?这件事情可以说是经常发生的,只不过等到发生以后,再来想办法,是稍微迟了点,做一个领导为什么要无为,就是你才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做四个字叫未雨绸缪,就是事情没有发生以前,你就要想办法,而不是等到事情发生了以后你再来想办法,我想干部和老板的不同就在这里。
干部多半是事情发生以后再去赶快想办法,老板不行,老板一定要预先去测试,我可能发生哪些事情,我怎么样在它没有发生以前我就把他堵住,我会把他防止,让他不发生是最好,当一个人,开始有不同表现的时候,你就应该注意,不要等到接二连三的发生,你才去注意,职位越高的人越要注意有任何风吹草动,你都不能放过,一个很认真的人,突然间不认真了,这是一个警讯,你就赶快去追,这是什么道理,那个时候你再想办法,比较有时间。
如果你发现这个人,他已经心都变了,镇不住了,你那个时候,找一个人来接替他,也比较有效,你等到现在,恐怕有一点晚,但是晚也要去做,因为你碰到了,所以世界上只有两条路,一条路就是把他找来,好好的和他谈谈,然后看他能不能重新振作起来;另一种是叫做壮士断腕,就是割掉不要了,然后你自己去带一个,赶快接起来。
4、我在一个外企,老板是老外,底下的员工是中国人,我应该用中式的思维还是用西式的思维?在外资企业你不要忘记,大部分的员工还是我们的同胞,你如果过分的按照老外的想法去做,他们的心里头就把你当成很难听的汉奸,但是你没有办法啊,可是你不迁就老外,他就觉得你不配合,所以非常简单,我们一直在讲这件事情,你跟老外沟通的时候,你要站在他的立场上,但是加上一个,说你要解决这个问题,用美国的方法是这样,但是中国有另外的方法,我说给你听。
你有责任要帮助你的老外老板来慢慢了解我们的想法,这种案例,你看菲利浦他是荷兰人,他在台湾整个过程是慢慢改变的。
刚开始白种人都有他的优越感,听我没错,你们算什么,没有关系你就照他;可是第二段,经过你不停的告诉他,我们中国有一套方法,是这样这样,他听不听归他,他会慢慢觉得说,我是这样的要求,只要你能达到我的这个目标,就用你的办法,我不管,但是现在已经进入第三阶段,所有的荷兰人,统统没有在公司里面,他遥控就好了,你进来做什么,这是三个阶层来改变的。
将来势必是以中国式为主,因为中国慢慢强大以后,我们信心回来以后,只有国家强盛,我们的民族心的恢复,民族自尊心的恢复,员工就不吃你那一套。
他就按照中国的那一套,你看上海已经有案例了,上海有一家汽车销售公司,他的业务员已经正式提出来了,以后上班客人来了我不再叫欢迎光临,因为叫起来别扭。
中国哪里有人说欢迎光临,谢谢惠顾。
那是日本人吗,可是那个总经理很强悍,一顶照公司规定,你不这样就辞职好了,他们就辞职了。
有没有必要说客人来了一定要讲欢迎光临,我不晓得有没有必要,你跟一个日本人讲说欢迎光临,他会有表情,你跟中国人讲欢迎光临,他跟死人一样,而且你心里想什么欢迎光临,人都来了还欢迎光临。
中国人的脑子里没有那个东西,所以你有责任帮助老外来了解中国人。
我常常替老外冤屈,你看你到全世界去,你发现老外吃的中国料理,那是中国料理吗,老外一吃随便炒一炒,就给他吃,老外很可怜,出那么多钱,从来没有吃过真正的中国料理。
他们去吃中国餐,是叫一盘炒面,然后叫一盘炒饭,吃饭配面感觉不对,倒过来,吃面配饭,搞什么东西,很可怜。
我们真正的料理他不会吃。
5、何为不义之财其实很简单,儒家也是要我们去挣取利润,不要以为说儒家不讲利,我们对孟子有很大的误解说不言义,只讲利,没有这回事,一句话义利并重。
没有利你生存不了,利有两种,一种是合理利润,一种是暴利,一种是邪利,一种是近利。
你看利有近利和远利,我慢慢赚还是可以逐步赚很多,一口气把他赚进来的其实都不长久,所以凡是公司员工,待遇太好,福利太好,你就知道他赚的都是暴利。
你看化妆品暴利,保健品暴利,你随时都可以看到,怎么卖那么贵呢?暴利!暴利谁愿意的,你消费者愿意,那能不能说你愿意我就宰你,不可以,因为终究还是违反天理,所以我常常讲做生意的人,你要常常提高警觉,经常做一些没有良心的事,所以你看为什么做生意的人,都很虔诚去拜佛,就是说赦免我的罪,好好从这方面去调整一下,不要说我能赚就赚,那是叫趁人之危,你发现凡是有什么变动,那些挣取暴利的,第一个被淘汰掉,好好想一想,假定说我是新的产品,我创新的产品,我这个时候没有竞争者,我可以卖高一点,最后我赚钱,因为我们做生意是赚了前面赔后面,你有没有发现,当你去买一件衣服发现只有三块钱,企业培训网那怎么甩啊,他根本不够本钱,怎么一件衣服才三块钱呢,因为他前面的赚回去了,后面他可以赔本卖,他赔本卖就是把底货统统扫光,到明年推出新产品,对他有利,那怎么办,那我还是不赞成说,我这家的公司的待遇比任何人都高。
我常常公开讲,如果我是台湾的台基电,太基电的福利很高,待遇很好,如果我当台基电的老板,我不会这样做,我会给你比人家高一点的待遇,高一点的福利,但是不会很高。
但是我会怎么样,我会四个人的事情我请八个人来做,然后给你很多的时间,干吗我出钱让你去学习,我可以培养更多的人才,现在不是,给你钱最后都是害死你,一个人有了钱以后,要过没有钱的生活很难过,一个人没有钱,久而久之就习惯了,他反而不会很难过,你看为什么会自杀,不是那个穷到低的人自杀,就是很有钱的突然没有钱了,他就自杀了,好好去想一想,人要紧比较难还是放松以后要紧比较难,老实讲你一直紧,他不觉得难受,你放松以后,要紧那很痛苦,所以不能够奢侈,不能说钱是我赚来我花怕什么,只要养成子弟奢侈的习惯,他一生很痛苦,所以我们目标是小康,不是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