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恒星日,目前其值为23时56分4秒。
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是365日6小时9分10秒,叫一个恒星年。
1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编写人:八年级阳光部 郭天英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和周期。
2、通过学习地球的自转,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和周期。
难点: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学法指导】通过多媒体展示地球自转课件,使学生理解掌握地球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和周期 和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自学指导、合作探究】一、自学指导一、地球的自转1、概念:地球绕着 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2、运动周期: 。
3、方向: 。
二、合作探究探究1、图中心为极点,甲为北极,乙为南极。
根据箭头观察: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什么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呢?甲图 乙图答: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呈顺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恒星日,目前其值为23时56分4秒。
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是365日6小时9分10秒,叫一个恒星年。
2时针方向旋转。
简单记忆:南顺北逆【做一做】在下面各图中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探究2、(1)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假定它是静止的,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一面和背着太阳的一面各有什么现象?而地球自转又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答: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假定它是静止的,所以任何时刻地球上都有一半地区是白天,一半地区是黑夜,这就是昼夜现象.由于地球自转,这种白天和黑夜就不断交替,形成昼夜更替现象。
(2)地球自转产生的另一地理现象是时差,也即是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是不同的。
因此,我国的最东端和最西端时间相差约4个小时。
完成课本第5页思考题。
【同步演练】1.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的形成原因是( )(A 级) A.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转 B.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旋转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2.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准确说法是( )(B 级) A.顺时针方向 B.逆时针方向 C.自西向东 D.自东向西3.下列自然现象中,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B 级) A.昼夜更替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四季变化 D.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恒星日,目前其值为23时56分4秒。
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是365日6小时9分10秒,叫一个恒星年。
3编写人:八年级阳光部郭天英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意义。
2、会读二分二至时地球位置图,理解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
【重点难点】1、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及地理意义——四季的变化2、学会读二分二至图,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学法指导】通过多媒体展示地球公转课件,使学生理解掌握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和周期和理解公转的地理意义—四季变化【自学指导、合作探究】一、自学指导二、地球的公转1.概念: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围绕进行公转。
2、观察地球公转(上图),思考下列问题:(1)地球公转方向如何?与自转方向相同吗?(2)地轴是直立还是倾斜的?(3)地球公转时,地轴的方向如何?3.地球公转产生什么现象?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有什么差别?【合作探究】读地球的公转图,回答下列问题: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的时间、太阳的直射点、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恒星日,目前其值为23时56分4秒。
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是365日6小时9分10秒,叫一个恒星年。
4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同步演练 巩固提升】1.下列现象不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A 级)A 、四季变化B 、昼夜更替C 、昼夜长短变化D 、极昼极夜现象 2.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树木的影子最长是出现在哪个季节( )(A 级)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3.当中国学生放寒假过春节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的小朋友正在( )(B 级) A 、放寒假过狂欢节 B 、放暑假休息 C 、秋游外出野炊D 、都有可能 4.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时,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 )(B 级) A 、昼短夜长 B 、昼长夜短 C 、昼夜平分 D 、无法确定 5.对比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A 级)6.从北京去南极考察的科考队什么季节出发合适?为什么? (B 级)第一章: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 第二节:海陆分布编写人:八年级B 段 石赟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恒星日,目前其值为23时56分4秒。
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是365日6小时9分10秒,叫一个恒星年。
5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通过学习海陆分布、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初步培养读图用图能力。
【重点难点】1、全球海陆分布特点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学法指导】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掌握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的概念,观察海陆分布图掌握全球海陆分布特点。
【自学指导、合作探究】一、自学指导认真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知识点一、目前海洋面积为________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_______;陆地面积为________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_______。
因此人们常说,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知识点二、阅读课本13页,思考下列问题:(1)、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均匀吗?(2)、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3)、海洋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4)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二、合作探究请相信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探究1、阅读课文找出大陆、岛屿、半岛、大洲、海、洋和海峡的概念,在图中指出来。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恒星日,目前其值为23时56分4秒。
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是365日6小时9分10秒,叫一个恒星年。
6探究2、读图思考回答问题,全球有哪七大洲和四大洋? 七大洲: 四大洋:【同步演练、拓展提升】1、地球表面积为________平方千米,其中海洋为_______平方千米,占________,陆地为______平方千米,占________。
(A 级)2、虽然我们看到的地球更像____球,但我们还是习惯叫它地球。
(B 级)3、从南、北半球看、地球上的陆地大多分布在_____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 _______,海洋大多分布在 _____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片_____ 。
(B 级)4、地球表面海洋面积与陆地面积的比例大致为( )(A 级) A 、3:7 B 、5:5 C 、7:3 D 、1:35、我们把面积广大的陆地叫( )(A 级)A 、大陆B 、岛屿C 、 半岛D 、群岛 6、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称为( )(A 级) A 、半岛 B 、岛屿 C 、大洲 D 、海峡第一章 第二节:海陆分布编写人:八年级B 段 徐跃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恒星日,目前其值为23时56分4秒。
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是365日6小时9分10秒,叫一个恒星年。
7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分布特征,记住其轮廓特征2、在地图上找出并识记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3、通过学习海陆分布、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初步养成读图用图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1、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2、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学法指导】通过多媒体展示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分布特点和洲界线。
【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一、自学指导读课本13页图G,借助地图册,思考回答问题 1、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2、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3、 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北半球?4、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南半球?5、赤道横穿哪几个洲和大陆?二、合作探究请相信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探究1、七大洲和四大洋中,面积最大与最小的分别是哪个?纬度最高的是哪个?跨经度最广的是哪个?(七大洲、四大洋分别回答)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恒星日,目前其值为23时56分4秒。
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是365日6小时9分10秒,叫一个恒星年。
82、洲与洲之间的界线请同学们阅读地图册,教材第14-15页,找出下列界线。
(1)、亚洲与欧洲的界线:(2)、亚洲与非洲的界线:(3)、北美洲与南美洲的界线:(4)、亚洲与北美洲的界线:【同步演练、拓展提升】4.下列不属于亚欧分界线的是( )(A 级)A 、土耳其海峡B 、巴拿马运河C 、大高加索山脉D 、乌拉尔山 2、大陆被赤道穿过的大洲有( )(B 级)A 、非洲和南美洲B 、亚洲和北美洲C 、北美洲和南美洲D 、欧洲和北美洲 3、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多的是( )(B 级)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 4、下列围绕北冰洋的大洲,正确的一组是( )(B 级) A 、亚洲、欧洲、北美洲 B 、北美洲、亚洲、非洲 C 、大洋洲、亚洲、北美洲 D 、大洋洲、非洲、北美洲 5、七大洲中,纬度位置最高的是( )(B 级)A 、亚洲B 、南美洲C 、南极洲D 、北美洲第一章第三节:海陆变迁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恒星日,目前其值为23时56分4秒。
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是365日6小时9分10秒,叫一个恒星年。
9编写人:八年级C 段 许真【学习目标】一、学生能举出实例说明海陆是变迁的; 二、认识造成海陆变迁的三个原因;三、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于板块运动的关系。
【重点难点】1、利用大陆漂移学说解释一些现象;2、火山、地震分布于板块运动的关系;3、归纳海陆变迁的原因,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学法指导】1、 通过非洲与南美洲的拼图练习来理解海陆的变迁史实;2、 运用板块的轮廓形状及火山、地震的地理分布论证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客观真实性。
【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一、 自学指导自学一、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9—20页,完成下列习题,能够说出不同地点是怎样变化的,并归纳和分析出海陆变迁的原因。
(1)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喜马拉雅山曾经是__________,由于地壳__________,海平面__________ 形成的。
(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曾经是 __________,由于地壳_________,海平面__________ 形成的。
(3)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由于__________ 不断在扩大,这说明 __________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由此归纳出海陆变迁的原因主要是 、 和__________ 造成的。
自学二、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20—23页,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