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作物个体生长量研究法

第三章 作物个体生长量研究法

1、仪器设备 剪刀;天平;塑料口袋;标签
2、测定方法
(1)去掉植株上已枯死的部分; (2)将植株迅速从地面切割下,装人有标签的塑料口袋中; (3)及时进行称重。 测定要点: (1)植株上有泥土时,应将泥土冲洗净并用纱布或滤纸吸干后再称重; (2)对于干旱研究中的试材,应在取样前先刷掉植株上的泥土再取样。 (3)整个过程中都要注意防止水分的损失。
a 每小圆片面积 小圆片数 cm2 · g -1 圆片总重量
称重法
3、计算叶面积(S)计算公式为
S a W cm 2 · g -1 g cm 2
4、求值时避开叶脉的影响

如棉花
10孔 /3孔、 5孔/2-1孔;
技术关键:避免因失水差异造成的误差
5、干样称重法 可以采用干样称重法,同鲜样称重法一样计算叶面积。
三、作物体的重量
作物体的重量是作物生长量的基本标志之一
直接比较重量的变化
有关的生理指标 如光合速率、净同化率、相对生长率、
群体生长率需要等。
方法通常有:鲜重、干重和风干重来表示。
测定对象:器官、个体、部分或整个群体。
1、作物体鲜重的测定
作物体鲜重是作物在自然生长的含水量状态下的活体重量。
测定特点: 鲜重的测定可以及时方便快速地进行,但测定结果易受失水 的影响。
测定要点: 茎秆和果穗等粗大的材料,应该用刀切薄或切细,尽可能均匀
地铺成薄层,以促迸干燥。
3、作物体的风干重
将测定样品放在通风良好的室内经1-3周,或直接在阳光下爆晒,
当其重量减少至最低时的值叫风干重,一般的含水量约为1216%。 测定特点:简单易行,不要专门的仪器设备。
在进行风干时,可直接挂起来,也可装入尼龙丝网袋中挂起风
生理株高和自然株高的值相差越大,植株的叶片(尤其是 上部叶片)配置越呈现水平型,使群体内部的受光条件越差。
作物株高测量单位
一般以cm为单位;小苗也可用mm作单位。 (注意: 水或沙培的小苗应以种子至叶尖的长度来表示)
作物株高测量数量
选择有代表性的植株进行测定

小苗:一般10株以上为宜。
的?
2、关于作物叶面积指标有哪些测定方法?他们有什
么优缺点?
3、简述作物植株体烘干重的测定过程?
局限:鲜样称重法受叶片失水的影响 只能进行离体测定。
3、长宽系数法
适宜叶型 :平展而规则的叶片可用长宽系数法,如禾谷类和豆 类叶片 测定优点:不需剪叶,测定方法简便,能对田间活体植株进行 连续测定, 长宽系数法:叶片的长(L)、宽(b)和系数K的乘积。 即: 叶面积S = L × b × K 测定步骤: 1、仪器: 坐标纸;铅笔;分析天平;剪刀;透明尺;叶面积 仪(如LI-3000型)。 2、测定: 关键是要求出正确的校正系数即 二者的比值即为校 正系数(K)。
数 a 值(cm2· g-1)。用铅笔沿叶片边缘在坐标纸上准确地划出
叶形,剪取叶形纸并称重W(g)。 3、计算叶面积(S)计算公式为: S= a · W =cm2· g-1×g=cm2 优缺点: 不受叶片短时失水的影响 只能进行离体测定。
2、鲜重、干重称重法
适宜叶型 :叶形不规则曲折不平展的叶片,如棉花、番茄 测定要点:首先求出代表性叶片的面积鲜重比(cm2· g-1),
然后再根据叶片鲜重求出叶面积。
测定步骤: 1、仪器:打孔器(直径0.5-2.0cm);分析天平;烘箱。 2、方法:选取大、中、小有代表性的叶片各3-5片,用打孔 器(由直径求知面积)在叶片的从基部至叶尖,沿主脉分 上、中、下三个部位打取,待全部打取完后,立即准确称 重。由小圆叶片的总面积和重量计算同一类型叶片的鲜重 面积系数a(cm2· g-1)
干。对于易碎落的材料应在器皿中薄层摊晾风干。 技术问题:长时间风干会引起样品的呼吸消耗和成分的变化 样品含水量会因空气湿度而变化。 校正方法:取一小部分代表样品进行烘干处理(80℃),求出晾干
烘干比值,再把风干样品折算成烘干样品了,可进行统一比较。


1、名词:株高,作物体鲜重,作物风干重。
2、什么是作物的株高整齐度?计算公式是怎样表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作物体干重的测定
衡量作物体生长的主要标志是干重的不可逆增加。 测定特点:不受失水的影响,测定结果准确。 测定步骤: 1、仪器设备 剪刀;天平;样品纸袋;烘箱;干燥器;称量瓶
2、测定方法
(1)将植株从地面切取下来,打掉植株上的尘土,或用水冲洗净后。最 好是用鼓风烘箱进行烘干。
(2)先使温度升至105℃,将装有样品的纸袋放大105℃烘箱中高温烘0.52小时,以停止酶的作用,然后在70-80℃下烘干1-2天至恒重。 (3)从烘箱中取出的干样品,应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时再称重。
第三章 作物个体生长量研究方法
作物 个体 生长 量基
株 高 叶面积 重 量
本指

一、作物的株高
株高:从植株基部至主茎顶部即主茎生长点 之间的距离。 株高是作物生长量的基本标志之一 是作物栽培育种的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最常用、
最直观、最重要的生长指标之一。
常 见 作 物
单子叶植物
株高应该是植株基部至顶端叶

试验小区或生产田块:
-高秆作物:一般应测5-10株(玉米、高梁等);
-矮秆作物:10~50株(稻、麦一般30株等)
知识点: 避开过高和过低的植株,从能代表该测点(或小 区)整体高度的植株中来选株测定。
2、作物株高整齐度
株高整齐度:作为衡量作物群体生育均衡性和栽培管理措施 效果的指标。株高整齐度可用株高变异系数的倒数来表示。
尖的长度。 植株个体株高均是指从子叶节
到主茎顶端(即生长点)的距离。
双子叶植物
1、作物株高的测定
作物株高
生理株高:作物体被拉 直后,从地面到作物体 最高点的垂直高度。 是表示作物植株的 纵向生长量,即株高。
自然株高:自然株高是表 示作物群体的高度,即生 长状态的群体植株。 从地面到冠层顶部表面
的高度。
4、回归方程法
回归方程法是把对叶面积的测定转化为对长、宽等线性性状的测量。 适宜叶型 :不仅适用于规则形叶片,也适用于不规则形叶片。
测定优点:工作快速方便、准确高效,便于进行非离体的田间测定
测定步骤: 1、仪器: 坐标纸;铅笔;分析天平;透明尺;叶面积仪(如LI-3000型) 2、方法 : 用叶形纸称重或叶面积仪(如LI-3000型)法,准确测出选定叶片长和宽。 直线回归方程 Y=a+bx,
测定校正系数的方法大致有两种: (1)叶形纸称重法 对双子叶作物和禾谷类作物的小叶,用叶形纸称重法测 定校正系数比较方便。
K 叶形纸重 叶形纸面积 叶形面积 长方形纸重 长方形纸面积 长方形面积
(2)叶面积仪法
用叶面积测定仪测定选取叶片的面积, 用叶片的长宽求出相应长方形的面积, 叶面积和长方形面积的比即可求出校正系数 K 值。 注意: 该法对禾谷类作物和豆类作物的大小叶片都可快速 准确的测定。
整齐度= 平均值 ( average) 总体标准偏差(stdev)
X 1 整齐度= S C.V .
X
式中:X:株高的实测值; :株高的平均值; n :测定样本数; S :株高的标准差; C.V.:变异系数。
X 2 2 X ( X ) n -1

二、作物的叶面积
叶面积的测定方法
叶形纸称重法
鲜样、干重称重法
长宽系数法 回归方程法
叶面积仪法
1、叶形纸称重法
适宜叶型 : 叶面平展但叶形不规则的叶片,如小麦、水稻 测定要点: 首先求出质地均匀的优质纸的面积重量比(cm2· g1),然后根据叶形纸的重量求出叶面积。
测定步骤: 1、仪器设备 :坐标纸;铅笔;分析天平(1/千);硫酸纸 2、测定方法:剪取 1 0×10m2的坐标纸准确称重,计算纸重面系
要点: 由各叶片的面积(Y)和相应叶片的长度、宽度、长宽乘积或长宽比任一自变量,
计算出截距a和回归系数b,从而建立测定相应叶面积的回归方程。
5、叶面积仪测定法
测定优点:工作快速方便、准确高效,可进行非离体的田间 测定。
测定原理 : 大多是按光电原理设计原理,主要有两种类型
第一类是利用光电成像转换的原理来测定叶面积,如哈尔滨 产的GCY型叶面积仪;太原产的SE型叶面积仪等。(将被 淘汰) 第二类是利用独特的机械光电扫描原理来测叶面积。“如日 本产AAC型、AAM型,美国产LI-3000型等叶面积仪,我 国产MJY-l0型、AM-l0型、HYM一型等叶。(价格昂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