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机结合稳定材料配合比实施细则

无机结合稳定材料配合比实施细则

3、反力框架:高度约80cm
4、千斤顶:20t
5、脱模器:20t
6、电子天平:测量范围0~20kg 测量精度1g
7、成型试模:Φ10×10
8、砂石筛:31.5mm、26.5mm、19.0mm、9.5mm、4.75mm、2.36mm、0.6mm、0.075mm筛孔各一支
9、路强仪:测定范围变形量为100~500,测量精度1。
4、液性指数:土的天然含水量与塑限之差除以塑性指数称为土的液性指数。
5、土的不均匀系数:土中所含各粒组的相对含量,以土粒总重的百分数表示,称为土的颗粒级配。测出土的颗粒级配后,以土粒的累积质量百分比为曲线纵坐标,横坐标用对数值表示土的粒径。Cu=d60/d10其中d60为小于某粒径土的质量占土总质量60%时的粒径,该粒径称为限定粒径;d10为小于某粒径土的质量占土总质量10%时的粒径,该粒径称为有效粒径。当Cu<5的土称之为均匀的;当Cu>5的土视为不均匀的;不均匀土颗粒级配良好,有较好的压实效果;
5、24小时后,将试件称量并装入塑料袋中密封,保湿养生6d,再次称量并浸水24h,取出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6、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将浸水的试件取出称量,然后擦拭试件表面明水,将试件放在路强仪压力座上,接通电源,调整零点使指针与零点对齐,将路强仪速率调至慢速,开动机器,压力座慢慢上升,指针开始转动,待表中指针开始回针时,记录试验数据,然后将仪器调至下降状态,压力座开始下降,待下降至一定高度后,关闭电源,试验结束。
三、仪器设备:
1、击实仪:击实筒:小型,内径100mm,高127mm的金属圆筒,套环高50mm,底座;中型,内径152mm,高170mm的金属圆筒,套环高50mm,直径151mm和高50mm的筒内垫块,底座。击锤和导管:击锤的底面直径50mm,总质量4.5kg。击锤总行程450mm。
2、烘箱:测量范围:0~299℃ 精确至1℃
6、曲率系数:也是反映土颗粒级配不均匀程度的重要指标,用Cc来表示;
Cc=(d30)2/d10×d60,其中,d30为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占土总质量30%的粒径,该粒径称为中值粒径。对于级配不连续的土,采用单一指标Cu难以全面有效的判断土的级配好坏,则需同时满足Cu>5和Cc =1~3两个条件时才为级配良好,反之级配不良。
7、计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并求出偏差系数。读取路强仪的指针读数,按相应的指针换算系数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共4页第1页
主题:公路工程基层配合比设计实施细则
第*版第0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年*月*日
计算最大压力,即N=(s-100)×ɑ,式中s为路强仪指针读数,ɑ为相应换算系数;根据最大压力计算抗压强度,即P1=N/S,式中N为试件的最大压力,S为试件的承压面积,并求出所有试件的抗压强度平均值;由偏差值公式得出所有试件的偏差值并由此得出偏差系数,即CV=Z/P式中Z为试件的偏差值,P为试件抗压强度的平均值。
四、使用名词:
1、土的不均匀系数:在测定土的颗粒级配过程中,为更好的表示土颗粒的不均匀程度而引入的作为定量分析的系数值,用Cu来表示; 2、液限:黏性土由流动状态转变为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成为液限;
2、塑限:有可塑状态转变为半固态的界限含水量为塑限;
3、塑性指数:指液限与塑限的差值,即土处于在可塑状态时的含水量的变化范围;
2)、水泥稳定土用作基层时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 mm。水泥稳定土的颗粒组成在上表所列的3号级配范围内 。
2、对于二级和二级以下的公路,水泥稳定土所用的粗粒土、中粒土、细粒土应满足:
1)水泥稳定土用做底基层时,单个颗粒最大粒径不应超过53mm,水泥稳定土的颗粒组成应在下表所列范围;
筛孔尺寸(mm)
9、当选取的五种水泥用量中,哪一种水泥剂量做出的试件满足8中的公式,此水泥用量为选用的配比水泥剂量,结合五试样准备中1的结果得出试验室配合比。
第*版第0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年*月*日
筛孔尺寸(mm)
通过质量(%)
筛孔尺寸(mm)
通过质量(%)
37.5
90-100
2.36
20-70
26.5
66-100
1.18
14-57
19
54-100
0.6
8-47
9.5
39-100
0.075
0-30
4.7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8-84
――――――
―――――――
六、试验步骤: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共4页第1页
主题:公路工程基层配合比设计实施细则
第*版第0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年*月*日
一、依据标准:
JTG/T F20-201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 E51—2009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二、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温度在5℃以上的水泥稳定土路面配合比设计。
8、根据所需强度要求选定适合的水泥剂量,在此剂量试件室内试验结果的平均抗压强度R要符合公式的要求:R≥Rd/(1-ZaCV)
式中:Rd――设计抗压强度
CV――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
Za――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而变的系数,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取保证率的95%,Za=1.645;其他的公路应取保证率90%,Za=1.282。
B、做底基层用
如果土样为中粒土和粗粒土,水泥用量可选取为3%、4%、5%、6%、7%;土样为塑性指数小于12的细粒土时,水泥用量可选取为4%、5%、6%、7%、9%;其他细粒土可选取为6%、8%、9%、10%、12%
3、选定水泥计量后,分别对其进行击实试验(步骤见道路击实试验实施细则;击实筒应根据集料粒径来选定,一般选用体积为2177cm3大击实筒,分三层进行击实,每层98次);
4、确定各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及压实度,按结果分别制备试件,试件数量见下表:
偏差系数<10%时成型试件数量
10%~15%时
试件数量
15%~20%时
试件数量
细粒土
6
9
中粒土
6
9
13
粗粒土
9
13
注:偏差系数为所有试件的抗压强度偏差值与所有试件抗压强度平均值的比值;一般在实验中取10%~15%的偏差系数,但应以试验试件为准;如选取固定试件数量做出的试验结果超出对应的偏差系数,则重做试验或增加试件数量。
一般情况下,1#级配范围对应的砂石比例大致为60:40或55:45;2#与3#级配所选碎石不同,砂石比例一般可大致订为40:60;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表一
项目
筛孔尺寸(mm)
通过质量百分率(%)
1#
2#
3#
37.5
100
100
31.5
90~100
100
26.5
90~100
19
67~90
72~89
9.5
53
4.75
0.6
0.075
0.002
通过质量百分率(%)
100
50~100
17~100
0~50
0~30
2)、水泥稳定土用作基层时,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应不超过37.5mm。水泥稳定土的颗粒组成在下表的范围内。集料中不宜含有塑性指数的土;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共4页第1页
主题:公路工程基层配合比设计实施细则
五、试样准备:
1、将砂石筛分完毕后(砂石筛分见筛分实施细则),根据筛分结果,将各集料依据不同比例进行配合,以达到所需级配组成要求(见表1,以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例)。对附近地区的碎石而言,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共4页第1页
主题:公路工程基层配合比设计实施细则
第*版第0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年*月*日
1、在选定各集料比例后,根据筛分需要的数量(即混合之后的重量,一般取5kg)计算每种材料用量,然后将各材料混合倒入砂石筛,进行筛分;
2、根据提供的道路等级及需要的强度,来选取水泥用量,一般情况下,可以取下列五个水泥用量来配制同一种土样混和料:
A、做基层用时
如果土样为中粒土和粗粒土,水泥用量可选取为3%、4%、5%、6%、7%;土样为塑性指数小于12的细粒土,水泥用量可选取为5%、7%、8%、9%、11%;其他的细粒土可以选取为 8%、10%、12%、14%、16%
45~68
47~67
4.75
50~100
29~50
29~49
2.36
18~38
17~35
0.6
17~100
8~22
8~22
0.075
0~30
0~7
0~7
注: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水泥稳定土所用的粗粒土和中粒土应满足如下要求:
1)、水泥稳定土用做底基层时,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水泥稳定土的颗粒组成应在表中1#级配范围内。土的不均匀系数应大于5 。细粒土的液限不应超过40%,塑性指数不应超过17。对于中粒土和细粒土的,如中粒土小于0.6mm的颗粒含量在30%以下,塑性指数可能稍大。在实际工作中,宜选用均匀系数大于10、塑性指数小于12的土。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宜采用石灰稳定土,或用水泥综合稳定。对于中粒土和粗粒土,宜采用上表中的2号级配,但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塑性指数可不受限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