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阅读写人记叙文
1.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写人
外貌 外部形象 五官容貌 身材姿态 穿着打扮 举止风度
人物的外貌往往反映人物的个 性与内心,以塑造一个个栩栩 如生的人物形象。阅读时,可 以通过分析人物外貌来了解人 物的内心变化及个性特点。
例文:“客人年过半百,瘦削,脸上皱纹不很 多,却深,尤其额上和眼角的几道,形似刀刻。 一头黑白相间的花发,鬓角却全白了,白得扎 眼。一件半袖浅灰衬衣,看样子穿在身上足有 三四年了,洗得却透亮,规规整整地扎束在腰 里。客人没带什么东西,只有一只深蓝色的尼 龙方便袋,空空瘪瘪的,绾了袋口放在腿上。”
有些文章能够直接找到反 映人物性格特点或内心世 界的句子和词语,阅读时 只要找到这些关键的句子 和词语,就能比较容易地 领悟文章的主旨。
值得强调的是,阅读一篇写人文 章,不一定上述几方面面面俱到,而 是要抓住它最突出的地方加以分析理 解。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抓出其描 写人物的方法。 如果能这样阅读,不仅能加深对 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提高 自己对文章的欣赏能力。
点评:习作综合描写一个上课不认 真听讲的同学的窘态,生动、完整 地表现了其神态变化的过程,形神 兼备
三、抓文章所写的主要情节和关键字 词语句 读写人文章,要熟悉文章所写的紧 扣人物活动的具体事件,抓住文中 的主要情节,分析人物在具体事件 中的表现。是作品中的情节推动事 件的发展,人物在事件的发展中, 使性格升华与深化。可以说,没有 情节,作品就很难完成对人物的塑 造。
阅读训练
不识字的老师 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惟一能yán 续求学的方法。 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 作,在科罗拉多,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 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大伙儿叫他 “路瑟”。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 嘴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一开始我有些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 发现在那yǒu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 的心。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日的结束时, 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 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概括事件和总结中心的方法
1、概括事件:人(主人公描写)……事 (物、景), 揭示了……的道理,歌颂(鞭挞) 了……的 品质(现象),表达了我……之情。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 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 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 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 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点评:在这里,作者对主人公的肖像进行刻 画:年事稍长皱纹却似刀刻,可见其蹉跎半 生历尽风雨,脸上印满了岁月的苍桑;衣着 简朴行囊空瘪,则见其风尘落魄亡命天涯; 衣服破旧却干净整齐,可猜出他是一个精细 严谨之人。作者抓住主人公的肖像特征,写 得真实自然,在文字的背后包蕴着读者能隐 隐察觉的潜台词。
2.通过人物语言写人
点评:着力描写学游泳的动作,来体现学游泳的 感受。“两脚发软”、“紧紧地抱住”、“两腿 夹住”、“口里直喊”,真实地表现出小朋友刚 学游泳时害怕。“壮着胆”、“稍微向后伸了一 下”,体现了小朋友的小心谨慎。
4、通过心理描写人物
对人物心理活动或思想变化,生动形象地描 绘出来,是常用的人物描写之一。它可以直 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 础,行动的内在依据。心理描写可以直接由 作者进行描绘,也可以由作品中的人物表白、 倾吐,还可以通过描写人物外在形态,间接 地显示,通过环境、景物、氛围等来进行折 射。
例文:今天,这条路上人怎么这么少呢?按 说这里的人口密度是最大的——一所中学, 一所小学,一所电脑学校,一所武校,三家 工厂,无数零售摊点。可今天怎么路上只有 零星儿的几个人呢?而且表情那么古怪,难 道他们心中都有鬼?细看路边两棵大树,正 被太阳晒得发狂,在那里张牙舞爪。树下的 垃圾、石块和杂草叠在一处,越堆越高,不 由得让我想到了“乱坟岗”的情景,大白天 从这里经过,都感到有一股阴森之气。
二、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
写人文章,是以表现人物为重点的,而人物的 特点,除了通过事情来表现外,还通过人物描写 来展示。人物描写方法,主要有肖像描写、行为 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只要这样才能把 人物描写得活灵活现。 我们在阅读时,一定要抓住人物的言行止,体会 人物的个性和品质,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通过人物语言的描绘来刻画人物性格。 要求人物语言具有个性和行动性,使 读者能从特定的语言内容,乃至各具 特色的说话腔调、惯用词汇及表达方 式中,准确地把握不同人物独自的出 身经历、习惯爱好,思想感情和性格 特点,产生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效 果。
例文: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 班主任来了,瞪着眼:“谁踢坏的?”捣乱鬼 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鬼知道,有没有人 叫我一定要看好门?”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 做了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谁 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是董 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 起脚,用力一踢。”董小天脚一跺:“大白天 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我 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 坏事,还要耍嘴。”老师说:“还有谁看见 的?”“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 一口水,神情恍惚。
点评;通过一系列的语言描写,将 捣乱鬼董小天无事生非,油嘴滑舌; 张小勇油嘴滑舌,混淆是非;高芳 芳正义、勇敢,不留情面;李星性 格软弱,胆小怕事,各自的思想境 界以及性格特点描写得活灵活现。
3、通过动作写人
动作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的 环境和社会关系中的行为动 作进行具体生动的描绘。
例文:终于下水了,可不像岸上,两腿发 软,身体好像飘来飘去。我急忙紧紧地抱 住爸爸的脖子,两腿夹住爸爸的腰部。口 里直喊着“我要回家”。爸爸说:“别害 怕,一步一步地学,总是能学会的。”过 了一会儿,我才壮着胆,两脚稍微向后伸 了一下,觉得没事,接着两脚再用力一前 一后地伸了几下,好像后半身浮了起来。 反反复复,终于学会了用脚游水。这时, 我脸上露出了笑容。
1.注音或写汉字 长( zhǎng )者 yán( 延 )续
边缘 ( yuán ) yǒu ( 黝 )黑
2.从文中找出下列两个词语的同义词 温柔—— 粗鲁 粗壮—— 硕壮
3.第④段中“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有 何作用?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阳下山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 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 的? 痛苦终于过去了。“倒霉”和“痛苦”可以充实人生,使人生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丰富多彩,这种人生是幸福、愉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义:双层含义(表层和深层) 表层:表面指…… 深层:实际指……;象征……
开头作用: A: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倒叙)
B: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为下文 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景物描写)
结尾作用: A:(议论抒情)点明主旨,深化 中心,升华感情。 B:含蓄隽永,发人深省,引人深 思。 C:照应开头(首尾相呼应),使 文章结构更严谨。
什么是写人记叙文?
通过记叙与所写人物紧密相关的一件 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的某些特点或优 秀品质的文章。
写人记叙文的特点
一般是通过人物在 事情发展过程中的 所作所为或所说所 想来体现人物的特 点或思想品质。
我们在阅读此类文章时, 可以从以下几点着眼:
一.仔细阅读分析文章的来龙去脉
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是通过 他所做的事情反映出来的,所以在写人 物时,要以具体事例为依据。因此,熟 悉作者所写的事情是理解写人文章的关 键一步
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嘴粗话,刻薄地叫骂着同事 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我问他为什么, 他说:“如来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夜深人静时再 咀嚼一遍,那么他们一定会选些柔软而甜蜜的话说。” 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 着嘴对我笑了笑:“我不识字。”我仔细替他读完文件, 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那么深奥的道理。那黝 黑粗壮的老人仰望着天空说道:“孩子,上帝知道不是 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 之间,你能呼吸,就能读它。” 现在,路瑟也许不在了,然而,我记不得世上曾经 有多少伟人,却永远忘不了路瑟。
1、表达方式 2、描写方法 3、记叙顺序的作用 4、记叙人称 5、记叙线索 6、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7、开头作用 8、结尾作用 9、人物性格和精神品质的概括(人物评价) 10、概括事件
11、心情或心理 12、详略作用 13、修辞句或描写句有什么作用 14、写作手法 15、语言风格 16、环境描写作用 17、重点词语的品析 18、重点词的深刻含义 19、补充类试题 20、原因类题型
词语替换
原则: 一般不能换,要结合语境分析原因词 的表达效果如何好,而换后不能达到这 一效果。
分析: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 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 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点评:“我”走在路上,周围的景 物是那么阴森恐怖,这段心理描写, 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境由心造” 这一道理。
5.通过神态描写写人
[理解]通过对人物的面部神 情表现,写出人物的心理或对 某件事物的反应。要求抓住人 物面部最具表现力的神情,比 如说眼睛、脸色、嘴巴等,来 表现人物。
例文:语文课上,正在电风扇的呼呼声中迷迷糊糊 " 钓鱼 " 的他被教师叫了起来回答问题。他站起来,极 力撑开双眼望着老师,在听到背后同学重复遍总是后, 他好像忽然 " 活 "过来似的,恢复了他平日的灵性, 黑溜溜的一对眼味子在他的大眼眶里滴溜溜不停转着, 一会儿左顾右盼,像在寻求援助,一会儿又苦有所思 像在专注备当他终于等到来自背后同学的提助,他开 始翕动嘴唇,结结巴巴地回答起来,勉强得到老师 " 赦免" 后,趁老师转身写字的当作,他得意地扮了个 鬼脸,同时转身向后面一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