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语出处及本义

成语出处及本义

大千世界〖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九:“长老身材勿量大,笠子太小生。

师云:‘虽然如此大千世界总在里许。

’”
〖解释〗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叫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叫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叫大千世界。

后指广大无边的人世。

天女散花〖出处〗《维摩经·观众生品》:“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

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

〖解释〗原为佛教故事:天女散花以试菩萨和声闻弟子的道行,花至菩萨身上即落去,至弟子身上便不落。

后多形容抛洒东西或大雪纷飞的样子。

水涨船高〖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水长船高,泥多佛大。

”〖解释〗水位升高,船身也随之浮起。

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增长提高。

本来面目〖出处〗唐·慧能《六祖坛经·行由品》:“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宋·苏轼《老人行》诗:“一任秋霜
换鬓毛,本来面目长如故。


〖解释〗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

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头头是道〖出处〗《续传灯录·慧力洞源禅师》:“方知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


〖解释〗本为佛家语,指道无所不在。

后多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

自作自受〖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僧问金山颖:‘一百二十斤铁枷,教阿谁担?’颖曰:‘自作自受。

’”
〖解释〗自己做了蠢事坏事,自己倒
霉。

自欺欺人〖出处〗《朱子语类》:“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解释〗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同床异梦〖出处〗宋·陈亮《与朱元晦秘书书》:“同床各做梦,周公且不能学得,何必一一说到孔明哉!”〖解释〗异:不同。

原指夫妇生活在一起,但感情不和。

比喻同做一件事而心里各有各的打算。

闭门造车〖出处〗宋·朱熹《中庸或问》卷三:“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
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


〖解释〗关起门来造车子。

比喻脱离实际,只凭主观办事。

皆大欢喜〖出处〗《金刚经》:“皆大欢喜,信守奉行。


〖解释〗皆:都。

人人都高兴满意。

拖泥带水〖出处〗宋《碧岩录》卷一:“道个佛字,拖泥带水;道个禅字,满面惭惶。

”宋·释道元《五灯会元》:“狮子翻身,拖泥带水。


〖释义〗比喻说话做事不干脆利落。

神通广大〖出处〗《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入王母地之处第十一》:“师
日:‘你神通广大,去必无妨。

’”〖解释〗神通:原是佛家语,指神奇的法术。

法术广大无边。

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

引火烧身〖出处〗
〖解释〗原比喻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

现多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缺点错误,以争取大家的批评帮助。

鹦鹉学舌〖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

经传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诵,是学语人,所以不许。

”〖解释〗鹦鹉学人说话。

比喻人家怎
么说,他也跟着怎么说。

解铃还须系铃人〖出处〗宋·惠洪《林间集》卷下载:法灯泰钦禅师少解悟,然未为人知,独法眼禅师深奇之。

一日法眼问大众曰:“虎项下金铃,何人解得?”众无以对。

泰钦适至,法眼举前语问之,泰钦曰:“大众何不道:‘系者解得。

’”由是人人刮目相看。

〖解释〗比喻由谁引起的麻烦,仍由谁去解决。

【泛神论】一种哲学理论,主张神不存在于自然之外,自然便是神的体
现。

在有些哲学家那里,曾用泛神论的形式表达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后来变成企图调和科学和宗教的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存在于神之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