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杆灯安装说明书

高杆灯安装说明书

高杆灯安装说明书1. 安装指南警告:所有现场安装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具备相应资格,对于违反上述规定所造成的差错概不承担!2.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2.1.1根据装车和装箱清单仔细清点全部构件。

2.1.2检查构件是否破损、弯曲、扭曲,锌层是否破坏。

2.1.3每节杆体上的标牌标明杆体的类型、定单号、分段数。

在杆体内侧用彩笔标明了杆体的重量。

较核发货是否正确,吊车起吊能力是否足够。

2.1.4依据图纸上提供的最大和最小套接长度,在杆体上做好标记,供套接时使用。

2.2 分段套接2.2.1总图上,每个拼接处提供一套接长度,但由于制造、安装误差及物理因素等影响,存在套接长度的变化,故提供最大套接长度和最小套接长度。

2.2.2为了使安装方便,可能需要润滑配合面。

注意不得使用润滑油以防漏出并污染杆体,可以用肥皂水润滑套接内外表面。

2.2.3套接时要在两端施加必要的力,以获得紧密的套接。

常用方法:¨在杆的两头利用两个手拉葫芦,缆绳连到安装螺母上同时加力。

套接力要求见下表:外套杆体内对边尺寸(mm)轴向套接压力(KN)二台测力计平均值《300 20300-500 30500-700 40700-900 50900-1200 601200-1400 801400-1600 1001600-1800 1201800-2000 150》2000 2002.2.4如场地允许,应尽量采用平地套接组装。

杆体应平顺地垫枕在木块上,各节中心对齐。

避免杂物、石块、尘土等落入杆体套接面。

2.2.5若场地受限,只能采用空中垂直吊装套接,应采取有效措施使套接面对准对齐。

2.2.6杆体的标牌应在同一个面上,2.2.7套接时必须施以足够的力。

加力时应缓慢均匀,可用一个带木垫的锤子轻轻敲打套接面以获得紧密的套接。

2.2.8套接后每边间隙要小于6mm。

2.2.9进行最后检查,确保超过最小套接长度。

只要两段已套紧密并且在最小到最大套接长度范围之内,均视为合格。

2.3吊装2.3.1基础1)有详细的基础图纸。

2)检查模板和地脚螺栓的螺纹部分是否完好。

3)基础必须完好,要求浇筑后达到规定强度的70﹪后才可安装。

4)保证地下穿线及接地完好。

5)地脚螺栓的螺纹突出水泥基础部分必须大于230毫米。

6)地脚螺栓定位与底板螺孔定位应一致。

7)保证水泥浇筑后地脚螺栓垂直。

8)水平调节螺母必须预先调整在同一水平面上。

2.3.2总装(见图)1)简介¨按装箱清单检查实物与清单是否一致。

¨套接处要求达到规定的套接长度,保证套接后两截杆体能保持垂直。

¨定位标牌能保证各段杆体按某一个面定位(即能保证各部件的定位)。

2)电缆的固定杆体内部靠近手孔门边设有电缆固定装置,可通过手孔门穿线,并用该装置固定在手孔门边的挂钩上。

3)高强度螺栓的紧固。

2.3.3腐蚀防护¨必须修复损坏的锌层,可以用富锌漆完成此工作。

¨一般情况下,杆体不应在现场作任何焊接,当焊接不可避免时,则应先将焊接部位镀锌层磨去再焊接,焊接后还须修复损坏的锌层。

¨焊接将会产生大量火花、焊渣,锌层表面的烟雾也很危险,应确保人员安全.2.3.4杆体竖立(见图)有两种竖立方法可供选用。

可根据场地的大小和所用的设备,选择一种方法。

¨平地上组装,然后整体竖起。

¨竖起一节,然后空中套接。

若场地受限,只能采用空中垂直吊装套接,应采取有效措施使套接面对准对齐。

1)举起杆体前,起重机连接点以下部分的套接处应保持倾斜。

为防止起吊时脱落,可在套接处的两侧用24MM的安装螺栓锚住一块长钢板或钢丝绳来固定。

2)起重机必须连接到:¨杆体的主要部件上,注意不能连到爬钉或杆顶盖板固定条上。

¨必须在杆体(包括设备的重量)的重心以上。

¨尽可能高的部位,以便安装时可达到较大的垂直程度。

3)要十分小心、平稳地操纵起重机,避免产生大的冲击力。

4)当杆体安放到水平调节螺母上后,底板上面的螺母应尽可能快地安装,同时调节水平调整螺母,使杆顶至杆底中心连线垂直于地面,一般采用两个90度方向目测的方法。

杆体如果左右偏心,应先紧固离重心较远一侧的螺栓。

注意:杆高越大,调节敏感性越大。

5)地脚螺栓紧固后,应防止非法松动螺栓。

通常的做法是稍微再增加一点紧固力,或轻微破坏螺纹来防止松动。

2.3.5设备安装杆上部件可能会受到刮风引起的振动的影响。

这种情况在没有设备支撑的情况下更易发生。

在安装杆体时,最好尽可能地多安装设备.2.4 安全装置2.4. 1保险绳2.4.1.1系统安装1)保险绳系统包括顶部减振器和底部支架、缆绳固定夹头及安全缆绳,以下为这些部件的图示:通常,系统设计成从上往下安装形式,基本过程如下:安装顶部减振器→连接安全缆绳至顶部减振器→安装固定夹头→安装底部支架,张紧安全缆绳→检查安装合理布置安装过程能减少工作量,并可增加安全性。

警告:安装保险绳系统时,必须穿上防护设备,包括眼镜、手套、工作鞋,在下坠危险处须使用下坠保护或缓冲装置,注意远离高压线.2)顶部减振器安装图示阐明顶部减振器的常规安装。

顶部减振器通常安装在两排爬钉的对称中心线上,减振器用螺栓连接到一块偏离支承板上。

3)安全缆绳安装警告:安装时,必须保证安全缆绳和固定夹头的清洁。

固定夹头上的污染物可能导致夹子的失效。

镀锌钢质安全缆绳的安装:¨在清洁的场地上将安全缆绳展开,缆绳在卷筒上时不要从中间拉起。

安全警告:缆绳弹性大,可能从卷筒上意外弹出,必须小心使用。

开始之前检察缆绳是否有损坏,不要安装有损坏的缆绳,安装时须使用安全工具(如手套、防护镜等)。

¨安装缆绳时参考下图,确信缆绳末端性能良好,解开结,将绳索平置(不散开),将缆绳穿过顶部减振器的圆孔,安装机构套筒和缆绳夹,锥型缆绳夹的小头指向下,缆绳穿过锥型锁紧装置露出长度25-45mm.向下用力拉缆绳,确保缆绳已在锁紧夹具中被锁定。

警告:伸出的多余缆绳可能妨碍顶盖的安装。

如果这样,剪去多余缆绳,不要移去夹子以防损坏,往下用力拖拉缆绳,以使缆绳夹安置于减振器内,最后安装顶。

4)缆绳固定夹头安装缆绳固定夹头可防止缆绳由于大风而偏离杆体,并能防止攀登者左右晃动。

缆绳固定夹头应沿爬钉方向安置,这样,缆绳从顶部减振器到底部支架能保持一直线。

固定夹头之间大约保持9米的间隔。

下图显示缆绳固定夹头的安装方式。

注意不得使用替代紧固件,螺栓预紧扭矩为30N.M。

4)底部支架和缆绳张紧装置安装A.支架安装下图显示底部支架的典型安装。

底部支架的定位须保证用户安全地攀登。

底部支架与顶部减振器成一直线(垂直),支架连接到偏离支承块上。

B.缆绳张紧调节下图显示底部支架和安全缆绳上的张紧杆组装图。

利用钢丝绳夹头和螺母将缆绳连到张紧杆上。

向下移动张紧杆,使之通过支承角铁上的孔并露出足够螺纹以安装平垫圈和螺母。

拉缆绳使其绷紧,拧紧钢丝绳夹头,预紧扭矩为61N.M,拧紧螺母,若张紧杆上螺纹长度不够,则重新调整位置。

注:张紧杆上涂少量油脂能减少扭力。

当达到适当应力后,加拧上一个拼紧螺母,剪去多余缆绳。

5)检查检查程序:检查所有紧固件,并逐一紧固→检查安全缆绳是否张紧→检查缆绳任一点上不与杆体摩擦→检查是否已记录装置信息。

2.4.1.2保险绳系统装置的使用1)使用前检查装置2)计划工作过程3)接受培训4)连接安全带和绳套5)连接绳套和安全缆绳,见下图顺序所示:a) 定向,“↑”指向上方。

b) 顺时针旋转锁紧装置(至右上位置),转开枢纽及导向柄后,将缆绳放入线槽。

c) 直立绳套,使上滚轮接触缆绳,如上图(中)所示。

d) 顶住上滚轮,将缆绳扣进线槽两头,将缆绳全部放进绳套后松开手柄.e) 确信锁紧手柄在它的锁紧位置,绳套应锁住缆绳。

6)攀登2.4.1.3检查¨保险绳系统安装是否完好¨保证绳套安全2.4.1.4维护¨进行日常维护,定期对平台紧固件和安全绳系统进行检查。

¨所有顶部减振器、底部支架、缆绳固定夹头、安全缆绳、紧固件采用不锈钢制造或镀锌。

2.4.2避雷装置的体育场照明杆杆顶设置有足够长的避雷针,以防雷对照明设施造成破坏。

避雷针的结构和安装简图见下图所示:在地基中必须设置有避雷接地网。

对此网的分布面积有较高的要求,用户在制作地基时须参照有关规定和规范设置避雷接地网。

2.5升降车安装使用说明(说明书根据需要另附)这里给出安装示意图:3.产品使用说明本节主要阐述平台及灯拍方面的信息和注意事项3.1 灯拍、护栏、平台及爬梯结构及安装示意图3.2 平台描述A. 平台活动门的方向根据爬钉(爬梯)或升降车的位置确定。

B.为了方便施工,保证质量,平台在工厂里即做成整体,安装时将其直接与杆体法兰连接并装上栏杆即可。

C.带网板的钢平台具有坚固耐用、承载力强、安全防滑、美观经济等优点。

下图为体育场照明杆平台简图:本产品利用高强度螺栓将平台连接到杆体上,以达到平台定位和支承的目的。

在使用本产品之前,要保证安装完好,并仔细检查各连接部位是否合格。

3.3平台荷载规定平台的设计按一定的有效迎风面积(EPA)及承载能力进行,故对载荷有严格规定.1. 禁止超过两个以上人员同时登上平台。

2. 平台设备安装:平台上若须安装设备,如电器箱、整流器等,产品使用者在设计前期就应该向我们提出以做相应的加强措施。

3.4平台安全指南¨平台的活动门位置见平台示意图所示,方向要保证门与爬钉(爬梯)或升降车的布置方位一致。

进出平台时要注意安全,到平台上后关上活动门。

¨严禁在平台上用力晃动。

¨严禁非工作人员登上平台。

¨攀登平台时须穿戴安全绳。

3.5检查及维护说明¨用户须定期对平台和杆体作常规的检查和维护。

¨在地震或大风、冰雹及其他恶劣气候过后,要求对所有结构进行检查。

¨在近海盐雾的环境下、腐蚀的大气中,或在频繁地震的区域,应增加检查频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