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武汉市“加油!”简单的一句话,让她浑身充满了力量,顽强地冲向终点。
“孩子,老师说你做得不错,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简单的一句话,让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一步步走进了大学的殿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简单的一句话,让他悟到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简单的一句话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力量?这些现象引起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08年湖北省咸宁市27、请从下面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⑴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中,有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16岁的郭婷婷是都江堰江堰聚源中学九年级学生,5月12日下午,婷婷正和同学们在教学楼上课,地震发生后,她和同学们一起被埋在废墟下,婷婷左脚被房梁压住。
在等待救援的11个小时里,她一直相信自己能活着出去。
为了鼓舞同学们求生的信念,她强忍伤痛,带领同学们一起唱《团结就是力量》。
当看到救援者时,婷婷第一句就是:“先去救我的老师和同学!”郭婷婷这种可贵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无数的中国人。
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
②自拟题目。
③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④不少于600字。
⑤不得使用自己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
⑥不得抄袭。
08年四川成都市(2)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有一个人,他有四个儿子。
他要他们分别去远方看一棵梨树。
四个儿子分别选择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前往。
当他们都回家后,他让他们形容自己所看到的情景。
大儿子说,这棵树被青春的嫩芽所覆盖,充满了希望。
二儿子说,不是这样,那里树上花朵绽放,充满香气,看起来十分美丽,这美景是他从来不曾见到过的。
三儿子说,不是的,树上结满了果子,累累下垂,充满了生气和满足。
小儿子不同意他们三人的说法。
他说那棵树很丑,枯槁、扭曲。
他就对儿子们说,你们都是正确的,因为你们每个人都只看到这棵树一个季节的风景。
读了这则材料,你会产生怎样的感触和联想呢?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会,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08年四川省资阳市25.从下边两个作文题中任选一个作文。
(1)认真阅读下边这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红楼梦》里有这样一个故事: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钗进大观园后,见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志学诗”,她“一天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玉改诗”。
学习有了一点心得,就立即谈出来,向别人请教,听取指点帮助。
众姐妹们称她为“诗魔”,拿她取笑,她行之若素。
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一首“新巧而有意趣的吟月好诗”。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②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08年重庆市(2)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不脱离材料内容,任选一个角度立意,自拟标题,联系生活,写一篇文章。
①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宗璞《紫藤萝瀑布》)②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冰心《谈生命》)③生命中不光有风和日丽,也有苦雨凄风。
面对风雨,我们要坚信:黑暗过后是黎明,寒冬过后是阳春。
用你的激情点燃生命的火把,去迎接生命的挑战。
(高建群《感谢创伤》)08年湖北黄冈市题二:读下列材料,可产生多种感受。
请根据个人的理解,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议论文。
要求:①观点明确,结构完整;②证据充分,论证有力。
材料薛谭跟秦青学唱歌,还没有把秦青的技艺学完,就自以为都学到手了,便向老师告辞回家。
秦青也没有阻拦他,在城外的大道旁给他饯行。
这时候秦青抚摩着拍板,慷慨激昂地高唱起来,声音振动了林间的树木,反激出的回声挡住了天上的行云。
薛谭便急忙向老师道歉,要求回去继续,从此以后,他一辈子再也不敢说回家的话。
08河南省中考作文题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作文。
1、一花不成春,独木不成林。
2、如果你想走得远,请和大家一起走。
3、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松松进洞里。
要求:1.根据材料寓意作文,题目自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左右。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立意:有“团结、合作”之意,也有“互相扶持,互相交流才能获得成功”等主旨。
07年浙江宁波材料:铅笔即将被装箱运走,制造者很不放心,把它带到一旁跟它说:“在进入这个世界之前,我有5句话要告诉你,如果你能记住这些话,就会成为最好的铅笔。
”1、你将来能做很多大事,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不能盲目自由,你要允许自己被一只手握住;2、你可能经常会感受到刀削般的疼痛,但是这些痛苦都是必须的,它会使你成为一支更好的铅笔;3、不要过于固执,要承认你所犯的任何错误,并且勇于改正它;4、不管穿上什么样的外衣,你都要清楚一点,你最重要的部分总是在里面;5、在你走过的任何地方,都必须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不管是什么状态,你必须写下去。
要记住,生活永远不会毫无意义。
要求:从5句话中任选一个角度构思立意,写一篇文章。
07年重庆市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你的感悟作文。
一天,父亲同我去公园,他指着园内的两棵树问我:“你知道那些是什么树吗?”我一看,高大的是白杨,显得十分矮小的是银杏。
父亲说:“这两棵树是同时栽下的,栽下时都一样高。
它们享受同样的阳光、同样的水土。
到后来,为什么白杨长得高大,而银杏却生得矮小呢?”父亲见我回答不上来,接着说:“孩子,要知道,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
”这诗一般的语言,像一道阳光,一下子照亮了我的心。
要求:1、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出现与本人有关的人名和校名。
07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试题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
父亲与儿子在林间散步。
突然,父亲停下来问儿子:“除了小鸟的歌唱之外,你还听到了什么?”儿子仔细地听了听,说:“我还听到远处马车的声音。
”父亲说:“对,是两辆马车。
”儿子问:“您又没看见,怎么知道是两辆马车?”父亲答道:“从声音就能轻易的分辨出一辆是载物马车,一辆是空马车。
载物马车发出一种和谐的声音,而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未等父亲说完,儿子便恍然大悟要求: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题目,字数在600字以上07年北京市中考试题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作文。
(60分)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啸发生后,英国媒体有这样一则报道:在几十米高的海浪袭向泰国普吉岛的一个海滩之前,英国一位年仅10岁的女孩蒂莉"史密斯,凭借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地理知识,预测出将有威力强大的海啸发生。
她立即让父母发出警报,疏散了诲滩上的游客,从而挽救了100多名游客的生命。
这则报道唤起了你的哪些回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受,从沉着、自信、关爱、知识的力量中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人物的真实姓名。
07年安徽省中考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五岁的晶晶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
两天后,妈妈发现晶晶的左手举不起来了,原朱女儿的锁骨受了伤。
妈妈又急又疼,可是晶晶却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妈妈,我现在知道哪边是左边了!”晶晶太小,一直分不清左右,这下好了,她知道了:痛的那边就是左!晶晶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
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
不经风雨。
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晶晶的故事是否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是否让你获得某些感悟和认识?请你拿起笔,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1)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07年广东省中考试题按下面要求作文。
(50分)许多诗句会像阳光一样照亮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为之感动,为之震撼,为之鼓舞,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请你自拟题目,或叙述与诗句有关的经历,或谈谈自己从中获得的启迪,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否则扣分。
什么是新材料作文及写法所谓“新材料作文”,即提供一则材料或图画并略作提示,但不提供话题,要一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
就其本质来说,题意作文介于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之间,其命题特点、写作要求与话题作文有相同之处,可以看作是话题作文的另一种类型。
比较而言,材料作文比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
但有时隐性材料也曾加了同学们的审题难度。
一、审视材料巧立意材料作文,其优点是材料具体,要求明确,师生共同关照,检测客观准确,和其它命题作文相比,主旨相对模糊,但又隐含在材料之中,既有效的考察了阅读、理解、联想和概括能力,又加以必要的要求:如选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立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等。
既给考生读懂材料的机会,又能挖掘学生个性中的倾向性。
总之,调动生活积累,学会抓住材料的关键句,中心句,加上认真审视文题要求,就能过好审题这一关。
二、结构文章谋布局确立了角度、立意,然后要确定文体,准备材料,接下来就是构建文章框架结构。
(一)学写提纲。
我的做法是,作文题布置后,给10分钟左右思考,拿一张纸,随便写什么,如几段,每段怎么写,用什么材料,怎么用;标示关键句、关键词……然后再发特制的作文纸,要求60分钟内完成。
几次下来,学生感受颇深,学生作文层次上去了,有了成就感,讲评时再对一些构思上有特色的大加渲染,一批用新颖的手法,鲜活的材料和语言构成的作文涌现出来,甜头尝到了,信心倍增,原来怕作文的同学竟然主动请教,让当面评他的作文,深感“谋”与“不谋”大不一样。
(二)明确文体,力求创新。
近年来,大量话题作文训练,使一些学生只会写记叙文、散文和议论文的疑似文体。
文体不明,“四不像”文章成为主流。
这也给应对“命题”,“命体”的试题带来极大不利。
下面就从几类常用文体结构上谈谈要求与创新。
如确定了记叙文体,首先注意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是否具备;记叙文的四种叙述方法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多用倒叙和插叙;其次,设悬念、伏笔、铺垫,采用过渡句,结尾点题句,照应开头,照应题目也不失为一些好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