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理04 火灾的应急处理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理04 火灾的应急处理

4.1.1 火灾的基本知识
1.燃烧的基础知识 (1)燃烧的本质。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
三大特征
发光 放热
生成新 物质
4.1 火灾的基本知识及消防设备设施
4.1.1 火灾的基本知识
1.燃烧的基础知识 (2) 燃烧的三要素
可燃物
助燃物 着火源
4.1 火灾的基本知识及消防设备设施
4.1.1 火灾的基本知识
4.1.1 火灾的基本知识
2.火灾的分类 (1) A类火灾。A类火灾的燃烧物质具有有机物性质,如棉、麻、纸张、木材等, 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2) B类火灾。B类火灾的燃烧物质为液体和可融化的固体,如汽油、煤油、甲醇、 乙醇、沥青、石蜡等。 (3) C类火灾。C类火灾的燃烧物质为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 氢气等。 (4) D类火灾。D类火灾的燃烧物质为金属,如钾、钠、镁、铝、锂、镁合金等。 (5) E类火灾。E类火灾的燃烧物质为带电物体,如发动机、电器、电缆等。 (6) F类火灾。F类火灾的燃烧物质为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物油脂、植物油 脂等。
图4-3 自动控制流程
4.1 火灾的基本知识及消防设备设施
4.1.2 消防设备设施
2.气体自动灭火系统
(2)典型的气体自动灭火系统
② 烟烙尽气体自动灭火系统的灭火流程
手动控制流程
将手动/自动转换开 关置于手动位
现场确实发生 火宅,确认防 护区内无人
关闭门窗
按下防护区的手动 启动器
关闭防护区通风系 统的防火阀
动灭火系统,如图4-8所示。
手动打开相应防护区选择 阀
将水泵控制柜控制方式置于 “手动”方式
按下水泵控制柜上的启动 按钮
在确认火宅被扑灭后,按下 水泵控制柜上的停止按钮
图4-8 应急启动控制操作程序
4.1 火灾的基本知识及消防设备设施
4.1.2 消防设备设施
3.细水雾灭火系统
(2)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应用-泵式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模块4 火灾的应急处理
4.1 火灾的基本知识及消防设备设施 4.2 列车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 4.3 车站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
模块4火灾的应急处理
学习目标
(1) 了解火灾的基本知识和消防 设备设施。
(2) 掌握列车在区间和在车站发 生火灾的应急处理程序。
(3) 掌握车站发生火灾的应急处 理程序。
4.1 火灾的基本知识及消防设备设施
④ 系统复位操作
灭火后应及时复位系统,使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可执行以下操作程序: 若为自动启动控制,按下火灾报警灭火控制器上的复位按钮,即可关闭水泵, 选择阀复位。 若为电气手动启动控制,按下火灾报警灭火控制器上的复位按钮,即可关闭水 泵,选择阀复位。 若为应急启动控制,按下水泵控制柜上的停止按钮,手动复位选择阀。
5.火灾的引发因素 列车上引发火灾的原因如图4-2所示。
图4-2 列车上引发火灾的原因
4.1 火灾的基本知识及消防设备设施
4.1.1 火灾的基本知识
6.车站防火分区与防烟分区
防火分区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公共区(站台、站厅 和出入口)为同一防火分区,设有相应的大 系统火灾模式;A端设备区和B端设备区为另 外两个防火分区,分别设有相应的小系统火 灾模式;每个防火分区均设有独立的疏散口。
按下相应防护区的手动控制 盒上的启动按钮
按下火宅报警灭火器控制上 相应防护区的启动按钮
确定火宅 扑灭后
按下火宅报警灭火器控制上 的停止按钮
图4-7 电气手动启动控制操作程序
4.1 火灾的基本知识及消防设备设施
4.1.2 消防设备设施
3.细水雾灭火系统
(2)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应用-泵式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③ 应急启动控制操作。电气控制失灵而需应急操作时,应执行应急启动控制操作程序来启
③ 地下一层侧式站台与同层站厅的公共 区临界面门洞部位应设挡烟垂壁。
④ 公共区与其他相连通部位的高差不满 足500 mm时应设挡烟垂壁。
4.1 火灾的基本知识及消防设备设施
4.1.2 消防设备设施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FAS)是为了早期发现火灾并及时采取有效 措施控制和扑灭火灾而设置在建筑物中或其他场所的一种自动消防设施,是现代消防措施中不可缺少 的安全技术设施。
4.1 火灾的基本知识及消防设备设施
4.1.2 消防设备设施
4.1 火灾的基本知识及消防设备设施
4.1.2 消防设备设施
4.排烟与通风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等发生火灾时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和毒气,这些烟气和毒气是造成人员死亡的首要 原因;这些烟气的危害还表现在减光性和恐怖性方面,妨碍人员疏散和火灾扑灭,造成火场混乱。
防烟、排烟和事故通风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当站厅公共区发生火灾时,应能对站厅公共区及时排烟,并防止烟气向出入口、换乘通道、 站台等邻近区域蔓延。 (2) 当站台公共区发生火灾时,应能对站台公共区及时排烟,并防止烟气向站厅、区间隧道、换 乘通道等邻近区域蔓延。 (3) 当区间隧道发生火灾、采用纵向控烟时,应控制烟流方向与乘客疏散方向相反,并防止烟气 逆流及向相邻车站、区间扩散。 (4) 设备及管理用房发生火灾时,应具备防烟、排烟功能,并满足采用自动灭火系统设备用房的 通风功能。
4.1 火灾的基本知识及消防设备设施
4.1.2 消防设备设施
3.细水雾灭火系统
(1)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灭火原理
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灭火原理是 主要通过吸收热量(冷却)、降低 氧浓度(窒息)和阻隔辐射热三种 方式来达到控火、灭火的目的。
4.1 火灾的基本知识及消防设备设施
4.1.2 消防设备设施
3.细水雾灭火系统
4.1 火灾的基本知识及消防设备设施
4.1.2 消防设备设施
2.气体自动灭火系统
(1) 气体自动灭火系统简介
气体自动灭火系统有自动报警和自动消防的功能,对无人值 守的电气设备房非常有效。气体自动灭火系统采用全淹没灭火方 式,要求防护区的空间密闭,以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喷放规定用量 的灭火剂能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区。但是受灭火剂来源限制,气 体自动灭火系统不能持续灭火。
泵式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操作分为自动启动控制操作、电气手动启动 控制操作、应急启动控制操作和系统复位操作。
4.1 火灾的基本知识及消防设备设施
4.1.2 消防设备设施
3.细水雾灭火系统
(2)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应用-泵式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① 自动启动控制操作
火宅报警器灭火控 制器上的控制方式 选择为“自动”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功能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通过火灾探测器监控火灾发生时的烟雾、热量等特征的变化 来确定火灾发生的地点,以进行报警并自动控制消火栓系统、自动灭火系统、防烟排 烟系统、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等消防救灾设备,实现对火灾的早期发现和扑救,在火 灾防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1 火灾的基本知识及消防设备设施
① 车站站台、站厅公共区应划为一个防 火分区。
② 车站设备管理区应与站厅公共区和站 台公共区划为不同的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 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 500 ㎡。
防烟分区
① 公共区防烟区不应大于2000㎡,设备 管理区不应大于750 ㎡ 。
② 站台到站厅的楼梯或扶梯开口四周的 临空部位应设挡烟垂壁。
4.1.2 消防设备设施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消防联动控制。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有自动和手动两种触发方式,并设置有消 防联动控制设备。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包括火灾报警控制器、自动灭火系统控制装置、 室内消火栓系统控制装置、防烟排烟系统及空调通风系统控制装置、常开防火门及防 火卷帘控制装置、电梯回降控制装置、应急广播控制装置、火灾警报控制装置、应急 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控制装置等,可实现下列控制及显示功能:启停消防水泵,启停 自动灭火系统并发出声光报警,关闭常开防火门,关闭防火卷帘,启停防烟和排烟风 机,开启车站屏蔽门和自动检票闸机,显示报警位置,显示保护对象的重点部位、疏 散通道及消防设备所在位置的平面图或模拟图等。
火情探测 和扑救困

发烟量大
4.1 火灾的基本知识及消防设备设施
4.1.1 火灾的基本知识
5.火灾的引发因素
(1) 人为引发火灾 (2) 环境因素引发火灾 (3) 电气线路、电气设备故障引发火灾 (4) 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合建的外来建筑物带来的危害因素
4.1 火灾的基本知识及消防设备设施
4.1.1 火灾的基本知识
① 烟烙尽气体自动灭火系统简介 烟烙尽气体由52%的氮气、40%的氩气和8%的二氧化碳组成,这三种气体属于大气层的自然成分, 灭火后回归自然,对大气的臭氧层没有任何破坏,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环保灭火剂。 烟烙尽气体自动灭火系统由机械部分和电控部分组成。机械部分是指用来储存、输送气体灭火剂的 管网系统,电控部分是指用于自动报警和喷放灭火剂的报警控制系统。 烟烙尽气体自动灭火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单元、火灾探测器和辅助开关设备等。
防护区灭火
图4-5 机械应急操作流程
关闭防护区通风系 统的防火阀
4.1 火灾的基本知识及消防设备设施
4.1.2 消防设备设施
3.细水雾灭火系统
细水雾灭火系统是指通过细水雾喷头在适宜的工作压力范围 内将水分散成细水雾,在发生火灾时向保护对象或空间喷放,进 行扑灭、抑制或控制火灾的自动灭火系统。细水雾雾滴直径很小 ,比表面积大,火场的火焰和高温将它迅速气化,体积可膨胀1 700倍以上,使空间内的氧气含量降低;雾滴气化时吸收大量热 量,使燃烧物体及其周围的温度下降,达到迅速灭火的目的。
4.1 火灾的基本知识及消防设备设施
4.1.2 消防设备设施
2.气体自动灭火系统
(2)典型的气体自动灭火系统 气体自动灭火系统中的灭火剂应具有灭火快、用量省、久储不变质、不导电和对设备损害小等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