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第三节气候与人类活动

第二章第三节气候与人类活动


甲骨文记载打猎时获得一象,表明 殷墟的化石象是土产的。河南原称豫 州,“豫”字就是一个人牵着大象的 标志。 商、周时代,梅子是北方人民重 要的日常食品。《诗经》说:“若作 和羹,尔唯盐梅”,可见当时梅子是 和盐一样重要的食品,是做菜不可缺 少的佐料。《诗经》说: “终南何月, 有
条有梅”。终南山在西安之南,宋代 以来就无梅了。陕西、山西等地人民 只好用醋代替梅。 秦汉时期气候也比较温暖,《史 记》记载当时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是: “橘之在江陵,桑之在齐鲁,竹之在 渭川,漆之在陈夏。”可知当时亚热 带植物的地界比现在更加偏北。
阅读:气候变化对农作物分布的影响
长期的气候变化,即使变化比较 缓慢,也会使生态系统发生本质性的 改变,使生产布局和生产方式完全改 变,从而影响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 例如,在公元前3000—前1000年 的温暖时期,竹类在黄河流域直到东 部沿海都有广泛分布;安阳殷墟发现 水牛和野猪等热带亚热带动物;
阅读:印度遇酷热乌鸦喝游客饮用水
3月29日,印度加尔各答一家动物园内, 一只乌鸦在为游客储存的饮用水出口处喝水。 南亚炎热的夏天已经来到,温度突破了40摄 氏度大关,自然饮用水源开始干涸。
阅读分析
课本P45第二个阅读材料
你还能说出哪些气候对人 类生产生活影响的例子?
阅读分析
阅读《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 响》,分析人类活动对气候有益或 不利的影响。


课本P44思考题和图G
小组活动 探究气候对人们衣、食、 住、行等的影响


课本P45第一个阅读材料
厄尔尼诺(西班牙语为“圣婴”)这个名 称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秘鲁沿岸的渔民中间, 指季节性的向南流动的暖洋流入侵,取代了往 常他们捕鱼时向北流动的冷洋流,这种现象一 般发生在圣诞节前后。如今,厄尔尼诺不再指 局地性的洋流的季节性变化,而是指厄尔尼诺/ 南方涛动(ENSO)现象中的一部分。 ENSO指 的是影响全球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大气和海洋循 环变化的一种现象。厄尔尼诺指中东太平洋地 区海洋表面异常增温并与低层大气相互作用, 它能产生较为显著的天气影响。
南极冰架崩裂 祸起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导致非洲最高山峰冰雪融化
瘟全 疫球 易变 流暖 行三 、问 毛题 毛: 虫冬 泛天 滥晚 、
酸雨
工业化后,燃料 之大量使用,燃烧过 程中产生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碳氢化物、 氮氧化物及悬浮固体 物,排放至大气环境 中,经光化学反应生 成硫酸、硝酸等酸性 物质使得雨水之pH值 降低,形成酸雨。
1987年和1988年的水灾引起了全世 界的关注。据官方统计,1988年水灾淹 没了国土8.2万km² ,占全部国土14.48 万km² 的一半以上,毁坏了720万栋房屋, 2379人丧生,死亡牛17.2万头;淹没 主干道3000km。乡间道路10000km,桥 涵898座。铁路线1300km。铁路桥270座、 堤防1990km、灌溉渠283km、电站18座、 输电线路2000km;1000余家工业企业、 1400所医院以及19所学校遭破坏。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多样的世界气候
中国地图出版社
SINOMAPS PRESS
温故知新
下列语句描述气候的是( 描述天气的是( ) )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2.东边日出西边雨 3.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4.山雨欲来风满楼
看下列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 位于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的是 ,内 部的是 ,西岸的是 。
气候与农业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请你先将下列粮 食作物与其主要产地连线, 再想一想为什么。
春小麦 冬小麦 青藏地区 东北地区
青稞
水稻 谷子
黄河中下游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西北地区
理解下列概念
1、生长期
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的持 续时期
2、活动积温 生长期内,日平均气温累 加起来的气温之和
气温与农业
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中国的温度带
亚热带
位于
你知道这里 的作物一年 几熟吗?
活动积温 4500~8000 ℃
作物熟制一年三熟
活动积温
位于
中国的温度带
热 你知道这里 带 的作物一年
几熟吗?
大于8000 ℃
美国农业专门化地区分布图
这是什么 农业带?
降 水 与 农 业
美国的降水分布图
这里的降 水量有何 特点?
阅读:气象灾害——干旱
对农业的影响
各地干旱出现时间不同,发生频 次也不一样。云南和贵州西南部多冬、 春旱,以冬春连旱为主;四川盆地东 部和贵州大部多夏、秋旱,以伏秋连 旱为主;四川盆地西部则多春、夏旱。 春旱往往是在冬干之后出现,常影响 早稻播种、移栽及小麦扬花结实。伏 旱不仅严重影响中稻抽穗扬花、晚稻 移栽,而且影响蓄水等。
A B C
温故知新
温 故 知 新

说出下列的气候图所表示的气候类型的 名称并与其相应的自然景观的图片连线。
温故知新
请你根据下图判 断,这个地方属于什 么气候类型?这里生 长的植物有何特点? 你能说出这里生产的 两种水果的名称吗?
课本P42探索活动


世界上的气候类型多种多样,气候 特点各不相同,天气状况更是短时多变。 但是,现在人们不仅能够解释风雨阴晴 等的天气变化形成的原因,说明气候变 化的一般规律,同时,人们还可以按照 气候的变化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 和生活。气候已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中 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阅读:非洲的旱灾
1968年-1973年非洲干旱是 非洲人民的一次大灾难,使得乍 得、尼日尔、埃塞俄比亚的牲口 损失70%~90%,仅在埃塞俄比 亚的沃洛省就饿死20万人。
阅读:肯尼亚东北部地区旱灾严重
2006年3月4日,在肯尼亚东北部埃勒瓦克 村,几名肯尼亚儿童在简陋的棚屋里玩耍。由于 持续的干旱,肯尼亚东北部地区约350万人遭受 着饥饿的折磨。
阅读:孟加拉国的水灾
在世界各国中,孟加拉国的水患最为 严重。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梅克纳河 等淹没平原约为全国土地的80%。孟加拉 国的水灾频繁。1960-1970年,13次热带风 暴席卷了沿岸地带。从1950年到1988年该 国发生了25起严重的水灾,1970年水灾造 成30万人死亡。 图为一个女孩手 举煤油灯在水中 艰难地前行。
酸 雨
煤和石油燃烧后所产生的烟 道气中,含有二氧化硫,排放到 空气中被云层吸收,并经过氧化 作用形成酸雾,随同雨水下降便 汽车尾气 成为显酸性的雨水,即酸雨。
酸雨对人类及自然生态的影响
• 酸雨因pH小于5.0,造成土壤、岩石中的有毒金属元素 溶解,流入河川或湖泊,严重时使得鱼类大量死亡。 • 水生植物和以河川酸化水质灌溉的农作物,因累积有毒 金属,将经由食物链进入人体,影响人类的健康。 • 酸雨会影响农林作物的叶子,同时土壤中的金属元素因 被酸雨溶解,造成矿物质大量流失,植物无法获得充足 的养分,将枯萎、死亡。 • 湖泊酸化后,可能使生态系改变,甚至湖中生物死亡, 生态系活动因而无法进行,最后变成死湖。 • 腐蚀建筑物、公共设施、古迹和金属物质,造成人类经 济、财物及文化遗产的损失。 • 刺激人类眼睛和皮肤,对人体造成伤害。


课本P43思考题和图C、图D
南橘北枳
晏子曰:“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 实味不同。水土异也。”
气候与农业
认识这 些水果吗? 它们主要产 在我国的南 方地区,还 是北方地区?
气候与农业
认识这 些水果吗? 它们主要产 在我国的南 方地区,还 是北方地区?
气候与农业
认识这 些水果吗? 它们主要产 在我国的南 方地区,还 是北方地区?
小组活动
探究气候对工业、交通运输、 能源利用和工程建设等的影响
阅读:气象灾害——洪涝
对农业的影响
1996年3月29-30日,福建省永定县出 现连续性暴雨,日雨量为61.4毫米和57.2 毫米。3月31日,连城(56.2毫米)、武平 (80.3毫米)、上杭(86.6毫米)、漳平 (71.2毫米)出现暴雨。这次暴雨过程,据 调查,上杭县有20公顷秧田被水淹,260 多公顷烟叶被冰雹打坏。永定全县农作物 受灾333.3公顷,成灾266.7公顷,绝收 66.7公顷。
中国的温度带
寒 温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 带
你知道这里 的作物一年 几熟吗?
活动积温
小于1600℃
中国的温度带
你知道这里 的作物一年 几熟吗?
活动积温 1600~3400℃
中温带
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作物熟制两年三熟或一年 两熟。
中国的温度带
暖温带
活动积温 3400~ 4500℃
你知道这里 的作物一年 几熟吗?
小 结
气候对人类 生产的影响 气 候 与 人 类 活 动 气候对人类 活动的影响
气候对农业、工 业、交通、能源 利用、工程建设 等的影响
气候异常对人类 生产生活的影响 气候对人类 生活的影响 气候对衣、食、住、 行等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 气候的影响
有利的影响 不利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