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指导书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指导书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实训指导书一、主要目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实训性较强的课程,其目标定位为培养计算机维护与组装方面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如果光靠单纯的理论教学和少量的实验,是不能系统、全面地掌握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安装和维护。

为了便于学生熟练、全面地掌握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选购、安装、设置和维护,特为教材配套编写了这本《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指导书。

实训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重要的实训环节,实训的目的是锻炼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可在学生基本掌握计算机硬件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安排10个实训,提高学生软硬件安装的水平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本指导手册根据《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的实训要求进行编写,在内容编排上紧扣教学内容,除了完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中规定的10个实训操作项目之外,力求做到目的明确,条理清楚,对学生具有指导性。

学生通过本实训的实训,具有计算机组装,维修和维护的基本技能,能跟进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适应行业相应岗位的需求.实训表明,本课程实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基本要求本课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学习理论后必需实训操作,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以后从事本专业的应用打下基础,因此各部分的实训安排均配合本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

具体要求如下:(一) 知识教学要求1. 掌握计算机各部件的选购、安装方法;2. 理解计算机系统的设置、调试、优化及升级方法;3. 能分析和处理计算机系统常见故障形成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二) 能力培养要求1. 能根据用户需求合理选择计算机系统配件;2. 能熟练组装一台计算机并进行必要的测试;3. 能熟练安装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常用应用软件;4. 能初步诊断计算机系统常见故障,并进行简单的板级维修;5. 能对常用外设进行安装、使用及日常维护。

(三) 思想教育要求1. 具有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2. 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市场观念;3. 具备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4、独立完成实训报告。

三、实训内容实训一:计算机硬件识别一、目的:1.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结构。

2.正确识别计算机组成部件,并记住各部件的标准名称。

3.了解计算机各部件的大概功能和工作原理。

二、重点难点:正确识别计算机组成部件,并记住各部件的标准名称。

三、场地、设备及材料:1.十字螺丝刀,每组一把。

2.计算机硬件设备,每组一套。

3.场地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四、组织形式:分组教学、实训五、方法和步骤:1.主机部件,如图1所示。

图1 主机内部结构2、实训要求1)认识计算机主机箱内部件(主板、CPU、内存条、硬盘、光驱、软驱、电源、显卡、网卡等),记下各个部件名称标识、型号、厂家等,并了解各部件的基本功能。

2)认识计算机常用外设部件(显示器、鼠标、键盘等),记下各个部件名称标识、型号、厂家等,并了解各部件的基本功能。

六、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实验室的学生实训规章制度操作。

2.各实训小组在实训前要清点实物,做到有序放置。

3.按实训指导教师和实训步骤的要求进行操作。

4.作好实训的操作记录和问题记录,以备课后完成实训报告。

实训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工具使用一、目的:计算机系统组装是计算机能工作的前提,计算机系统维护维修的目的主要是让计算机系统能稳定运行或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优化,更好地为我们服务,而要掌握计算机系统维护维修技能的基础是首先要能正确的使用计算机组装、维护维修常用硬件工具。

1.了解计算机系统维护维修的必要性。

2.掌握计算机系统组装、维护维修工具的使用方法。

二、重点难点:计算机系统组装、维护、维修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三、场地、设备及材料:十字螺丝刀、尖嘴钳、小毛刷、吹风球。

四、组织形式:分组教学、实训五、方法和步骤:1、各个工具介绍:十字螺丝刀(带磁性):用于拆卸和安装螺钉的工具。

由于计算机上的螺钉全部都是十字形的,所以你只要准备一把十字螺丝刀(具有永磁性)就可以了。

为什么要准备磁性的螺丝刀呢?这是因为计算机器件安装后空隙较小,一旦螺钉掉落在其中不好取出,因此,用磁性螺丝刀可以吸住螺钉,在安装时非常方便,如图1所示。

图1 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而且可用来拆开产品包装盒、包装封条等,如图2所示。

图2 一字螺丝刀镊子:用来夹取螺钉、跳线帽及其它的一些小零碎动西,如图3所示。

图3 镊子图4 尖嘴钳尖嘴钳:主要用于在安装主板时固定金属支撑柱,它可以用来拆机箱后面的板卡挡板,如图4所示。

小毛刷:用于清理硬件设备长期积累的灰尘,避免因灰尘引起接触性故障,如图5所示。

图5 小毛刷吹风球:用于吹去硬件设备上长期积累的灰尘,在用小毛刷刷过后,可用吹风球吹去灰尘,不能用嘴吹,因为嘴吹气含有水汽,可能导致设备短路,烧坏设备,如图6所示。

图6 吹风球图7 橡皮橡皮:用于擦除显卡、内存条等金手指上长期形成的氧化膜,如图7所示。

散热膏:在安装高频率CPU时散热膏(硅脂)必不可少,大家可购买优质散热膏(硅脂)备用,如图8所示。

图8 散热膏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掌握十字螺丝刀、尖嘴钳、小毛刷、吹风球的操作方法及规范、注意事项等。

六、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实验室的学生实训规章制度操作。

2.各实训小组在实训前要清点实物,做到有序放置。

3.按实训指导教师和实训步骤的要求进行操作。

4.作好实训的操作记录和问题记录,以备课后完成实训报告。

实训三:计算机硬件组装一、目的:通过掌握计算机的硬件安装,进一步理解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联系和工作原理,为后面计算机的组装和维护打下一定的基础。

1.掌握计算机硬件安装的方法和步骤。

2.了解计算机组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理解计算机配置技术原理。

二、重点难点:计算机硬件安装的方法和步骤三、场地、设备及材料:1.常用的计算机组装工具,每组一套。

2.计算机硬件设备,每组一套。

四、组织形式:分组教学、实训。

五、方法和步骤:1、实训指导1).在开始装机前,应先检查一遍装机工具的数量和型号是否齐全。

如十字螺丝刀、镊子、尖嘴钳等。

2).根据配置清单检查装机配件的数量、型号和完好性。

在检查完装机工具后,接着检查装机各配件能否正常工作。

3).认真阅读各设备相关的技术说明书和手册。

4).释放人体所带静电,按工作台的摆放要求布置好配件。

5).在工作台上放置一块海绵垫,取出主板摆放在海绵垫上,然后按要求设置好主板跳线、安装好CPU、CPU风扇、内存条。

6).打开机箱,在机箱底板上安装好固定主板用的金属或塑料的支撑柱,将安装好CPU、内存条的主板放置到机箱里并用螺钉固定。

7).安装各驱动器,包括硬盘、光驱、软驱等。

8).安装各扩展卡,包括显卡、声卡、网卡等。

9).安装机箱电源,并接好个部件的电源线和数据线。

10).声卡的音频线、机箱面板指示灯和控制按键的连接,连接完成后要整理机箱内部的各种电缆,避免妨碍空气流通,影响机箱内部的散热。

11).连接主机与外设,常用外设主要有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打印机等。

12).最后检查所有连接线缆,无误后,再接好外部电源线,开机进行测试。

2、实训内容按照实训指导的内容,按步骤练习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完整安装,并开机测试。

六、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实验室有关的实训规章制度进行操作。

2.连接电缆、数据线缆时要注意方向。

3.计算机硬件安装结束后,经指导教师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

实训四:配件调查与网络虚拟配机一、目的:1、了解目前计算机配件市场,熟悉配件的性能、价格情况。

2.掌握配置一台完整的计算机的配件名称及组成结构。

3.掌握根据不同用户要求,设计配置方案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重点难点:根据不同用户要求,设计配置方案的能力。

三、场地、设备及材料:1.虚拟装机网址:/index.jsp2.实训地点:计算机机房四、组织形式:分组教学、实训五、方法和步骤:1、登录装机网址:/index.jsp,按如下原则选择配件:1)、配置PC原则,一般首先根据用途确定大概预算,原则上首先选定CPU,确定使用哪一种平台。

然后,根据平台选择主板。

根据用途确定内存,主板档次,显卡档次。

2)、主板与CPU相配的基本原则:接口要能够匹配,主板最高前端总线能够支持相应的CPU。

3)、主板与内存,在支持双通道的情况下,尽量配成双通道的模式,内存速度的双倍应该与CPU前端总线相同。

此时价格写成:2*价格4)、主板与显卡,至少要求能够插得上、接口匹配。

5)、主板与硬盘、光驱,要求至少有相应的接口,尽量使用SATA接口硬盘。

空出的IDE接口用于连接光驱类设备。

2、实训报告填写要求1)、如果选用盒装CPU,一般来说盒装CPU自带风扇,此时表中风扇一栏填写“盒装CPU自带风扇”2)、如果选用集成显卡:则在显卡一栏填写如“集成显卡6100”,视具体主板情况填写。

3)、如果选用集成网卡:则在网卡一栏填写如“集成网卡REALTEK8139”4)、如果选用集成声卡:则在声卡一栏填写如“集成声卡ALC650”六、注意事项1.选择的配件要齐全和配件之间的兼容性要注意。

2.配置的总价应在规定的总价范围类,配置时应注意相同价格配置之间的性价比。

实训五:BIOS设置与优化一、目的:计算机的BIOS程序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沟通的桥梁,BIOS程序直接面对计算机硬件,在计算机启动时担当自检、初始化的功能,并能使计算机按我们设置的BIOS参数进行工作,还能通过BIOS参数设置来优化系统。

1.了解计算机BIOS的功能。

2.掌握计算机系统BIOS参数常用项的设置方法。

3.理解通过BIOS参数设置优化系统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计算机系统BIOS参数常用项的设置方法和优化方法。

三、场地、设备及材料:1.计算机,每组一台。

2.计算机对应的主板说明书一本。

四、组织形式:分组教学、实训五、方法和步骤:1、实训指导目前大多数主板通常在机器启动时,按热键进入BIOS设置程序来修改参数,优化系统性能,但不同类型的机器进入BIOS设置程序的按键不完全相同,下面是几种常见进入BIOS设置程序的方法。

AWARD BIOS:启动时按DEL键。

AMI BIOS:启动机器时按DEL键或ESC键。

COMPAQ BIOS:启动过程时按下F10。

PHOENIX BIOS,启动过程中按下F2。

开机启动,按相应的键进入BIOS设置主界面,如图1所示。

图1 BIOS设置主界面1)STANDARD CMOS SETUP(标准CMOS设定)2)BIOS FEATURES SETUP(BIOS功能设定)3) CHIPSET FEATURES SETUP(芯片组特性设定)4) POWER MANAGEMENT SETUP(省电功能设定)用来设定CPU、硬盘、显示器等等设备的省电功能5) PNP/PCI CONFIGURATION(即插即用设备与PCI组态设定)用来设置ISA以及其它即插即用设备的中断以及其它差数6) LOAD BIOS DEFAULTS(载入BIOS预设值)此选项用来载入BIOS初始设置值7) LOAD OPRIMUM SETTINGS(载入主板BIOS出厂设置)这是BIOS的最基本设置,用来确定故障范围8) INTEGRATED PERIPHERALS(内建整合设备周边设定)主板整合设备设定9) SUPERVISOR PASSWORD(管理者密码)计算机管理员设置进入BIOS修改设置密码10) USER PASSWORD(用户密码)设置开机密码11) IDE HDD AUTO DETECTION(自动检测IDE硬盘类型)用来自动检测硬盘容量、类型12) SAVE&EXIT SETUP(储存并退出设置)保存已经更改的设置并退出BIOS设置13) EXIT WITHOUT SAVE(沿用原有设置并退出BIOS设置)不保存已经修改的设置,并退出设置2、实训内容根据实训指导和教材,对BIOS进行优化设置,以提高计算机的性能,做好实训纪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