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场.院chǎng 气氛.fēn 胡同. tóng 亘.古ɡènɡB.驿路(yì) 监督(dū) 亵玩(xì) 草率(shuài)C.累赘(zhuì) 修葺(qì) 总揽(lǎn) 德馨(xīn)D.卸却(xiè) 譬如(bì) 鸿孺(hónɡ) 恍惚(huǎnɡ)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足球的发展壮大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B.《奔跑吧兄弟》这个栏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C.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邓稼先作为一个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物理学家,在公开场合便销声匿迹....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临沂汪沟第二中学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们的阅读热情。
B.在教育部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
C.拓展性课程从培养孩子兴趣与特长作为出发点,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平台。
D.央视举办的“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不闻。
B.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问我:“这人怎么了”?C.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D.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写的一篇怀念保姆的文章。
文章通过对阿长的一些琐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怀念。
文章选自小说集《呐喊》。
B.《台阶》一文把“台阶”作为线索,来反映父亲为了建造高台阶的新屋而付出了艰苦代价。
C.《驿路梨花》以梨花为喻,为线索,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过程中,讴歌了年青一代的优秀品质。
“驿路梨花处处开”一语双关,主要为了歌颂雷锋精神到处发扬光大。
D.《最苦与最乐》作者是梁启超,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
6.古诗词默写。
(7分)①,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②_______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
《望岳》③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⑤《陋室铭》中采用正反结合,描写屋主人之雅。
其中反面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游山西村》中,表现诗人对山村恋恋不舍,希望再次“叩门”拜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学习了“天下国家”,请写出一句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16分)(一)古诗《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7.赏析该诗,有误的一项是()(2分)A.首联中的“古人”指古代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君臣遇合,风云聚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无限向往之情。
B.颔联中的“来者”指后世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不及见“来者”的无限伤感之意。
C.颈联“念天地之悠悠”中的“悠悠”意思为“长远得无穷无尽的样子。
”D.尾联“独怆然而涕下”中的“涕”解释为“鼻涕”。
8.诗的后两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千古名句,请从“悠悠”两字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12分)【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归田录节选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
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
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做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三上”文章》作者:欧阳修) 注:(1)钱思公、谢希深、宋公垂:皆北宋人名。
(2)属思:聚精会神地思考,构思。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但当涉猎..②其笃学..如此10.翻译句子。
①大兄何见事之晚乎!②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11.下列句子断句无误的一项是()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B.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C.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D.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12.甲乙两文关于读书的观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结合文章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32分)(一)母语是教育的起点①尼采曾经指出: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良好的训练是“一切后续教育工作”的“自然的、丰产的土壤”;教师应当使学生从少年时代起就严肃地对待母语,“对语言感到敬畏”,最好还“对语言产生高贵的热情”。
我完全赞同他的见解。
②教育是心智成长的过程,而母语环境是心智成长重要的环境之一。
母语就好比文化母乳,我们在母语的滋养下学会了思考、表达和交流。
虽然后续教育有不同领域和学科之分,但一切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地读、想和写,而这种正确性正是通过良好的母语训练打下基础的。
认真对待语言,力求准确地使用每一个词,这不仅是为了避免他人的误解,更是对待心智生活的严肃态度。
不能想象,一个对写给别人看的文字极其马虎的人,自己思考时会非常认真。
相反,凡是呕心沥血于精神劳动的人,因为珍惜劳动成果,在传达时对文字往往都近乎怀有一种洁癖。
③如果说文化是一种教养,那么,母语就是教养的基本功,教养上的缺陷必定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
一个语言粗鄙的人,我们会立刻断定他没文化。
一个语言华而不实的人,我们也可以立刻断定他伪文化。
举止上的高贵风度来自平时一丝不苟的训练和自我训练,语言上的良好作风也是如此。
不用说写公开发表的文章,哪怕是只写给某一个人看的信,只给自己看的日记,都讲究用词和语法的正确、文风的端正,不肯留下一个不修边幅的句子,如此持之以恒,良好的文字习惯就化作本能了,而这便是文字上的教养,因为教养无非是化作本能的良好习惯罢了。
④一百多年前,尼采埋怨德国青少年不是从德语经典作家而是从媒体那里学习母语,使得他们“尚未成型的心灵被印上了新闻审美趣味的野蛮标记”。
如果尼采生活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真不知他会做何感想。
我本人认为,网络语文的繁荣极大地拓宽了写作普及的范围和发表自由的空间,诚然是好事,但也因此更应该警惕尼采所说的“新闻审美趣味”的蔓延。
网络语文往往是急就章,因此可能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内容上的浅薄,缺乏酝酿和积累,成为即兴发泄和时尚狂欢的娱乐场;二是语言上的粗率,容易滋生马虎对待母语的习气,成为错别字和语病的重灾区。
⑤所以,我提倡,各民族都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这个传统存在于本民族的经典作品之中,它们理应成为母语学习的范本,而不该是网络语文。
13.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第②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下列对文本信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第②③段从母语环境的重要性及母语是教养的基本功两个方面,正面论述了中心论点。
B.作者坚决否定了网络语文学习母语的做法,并指出了网络语文的缺点及危害。
C.作者善于引用,巧妙分析,使文章富有文化底蕴。
D.作者号召我们要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母语学习的范本应该是民族的经典作品。
16.“母语是教育的起点。
”请结合法国小说家都得的《最后一课》,谈谈你的看法。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果园的快乐时光白兰华①外婆家有个菜园,而他更愿意称之为果园。
园内有一株高大的漳州柑子树,绿荫如盖,斜斜地遮住了土屋后门的一小块空地。
放学回家,他就在树荫下做作业,温习功课。
几只麻雀停在屋檐边,啄着盖房用的麦草,寻找残存的几颗麦粒。
玩腻了,又蹦跳着飞落地面,叽叽喳喳叫几声,觉得没趣,又陆陆续续飞上树梢,在枝叶间嬉戏。
他静静地观望着麻雀的表演,时光仿佛凝固了一般,几丝夕阳的光线投下来,他的心里生长起一片海,无边无际,一叶小舟就在波平浪静的水面轻轻摇曳。
②果园里还有三株橘树,一棵李子树,一棵柿树,它们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日复一日地成长,经历开花结果的繁衍,默默奉献着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