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1. 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
研究部门应认真研究并大力推广无毒工艺;对于工业生产中必须排放的“三废”,要及时回收处理;对废品资源要进行综合开发利用,转害为利,减少土壤污染;对那些目前还不能综合回收利用的“三废”,一定要经过净化处理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之后再排放。
2. 合理施用农药,重视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科学、合理地对农药进行保存、运输和使用是减少农药、化肥污染土壤的关键。
首先,农药施用前必须了解其用法,学会喷洒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与土壤表面的接触。
其次,农药生产企业要积极研制高效、低残留农药。
如除虫菊酯等植物体降低土壤污染。
最后,尽量采用易降解的含氨基酸、脂肪酸、核酸等成分的生物体农药,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措施,减轻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3. 增加土壤容量,提高土壤净化能力。
一方面,可采用砂土掺黏土来改良砂性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吸附有害物质的能力、种类和数量,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活性。
另一方面,可分离和培养各种新的微生物,提高生物降解净化土壤的能力。
4. 施加土壤改良剂。
改良剂的施加能有效加速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减少农药污染。
使用化学改良剂如石灰、碳酸盐和硫化物等,使其与重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将重金属固定在土壤中,以阻碍其在土壤中迁移,减轻重金属对土壤的毒害,平衡土壤酸碱度。
5. 变更土地耕作方法。
土壤受污染的程度与土壤性质密切相关,可以通过改变土壤耕作方法使土壤的环境条件发生改变,解决部分污染物对土壤的危害,如铲除表土、换客土、深翻土、旱田改水等。
综上,只要正确分析土壤污染源,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土壤污染治理措施,就能改善土壤生态系统环境,提高土壤利用率和农业产出率,促进生态平衡。
3防治土壤污染的主要措施3. 1采用农业生态工程措施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的环境容量;通过调节诸如土壤水分、土壤养分、土壤pH 值和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及气温、湿度等生态因子,实现对污染物所处环境介质的调控;选择抗(耐) 污染作物品种; 改变种植方式。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积极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利用某些特定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较快地吸走或降解土壤中的污染物质, 而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
3. 2改变耕作制度通过土壤耕作改变土壤环境条件,可消除某些污染物的危害。
旱田改水田, DDT 和六六六在旱田中的降解速度慢,积累明显; 在水田中DDT 的降解速度加快,利用这一性质实行水旱轮作,是减轻或消除农业污染的有效措施。
3. 3客土深翻污染土壤的排除, 特别是重金属的土壤污染,在土壤中产生积累,阻碍作物的生长发育。
防治的根本办法是彻底挖去污染土层, 换上新土的排土和客土法,以根除污染物。
但如果是地区性的污染, 实际采用客土法是不现实的。
耕翻土层, 即采用深耕, 将上下土层翻动混合,使表层土壤污染物含量减低。
这种方法动土量较少,但在严重污染的地区不宜采用。
3. 4施加改良剂施加改良剂的主要目的是加速有机物的分解和使重金属固定在土壤中, 如添加有机质可加速土壤中农药的降解, 减少农药的残留量。
施用重金属吸收抑制剂(改良剂) ,即向土壤施加改良抑制物(如石灰、磷酸盐、硅酸钙等) ,使它与重金属污染物作用生成难溶化合物, 降低重金属在土壤及土壤植物体内的迁移能力。
这种方法起到临时性的抑制作用,时间过长会引起污染物的积累, 并在条件变化时重金属又转成可溶性, 因而只在污染较轻地区尚能使用。
3. 5工程治理利用物理( 机械)、物理化学原理治理污染土壤,主要有隔离法, 清洗法,热处理,电化法等,是一种最为彻底、稳定、治本的措施。
但投资大,适于小面积的重度污染区。
3. 6加强土壤污染的调查和监测工作在通过调查摸清我国土壤污染总体状况的基础上, 研究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监测标准,制定我国土壤污染防止和治理的战略、对策。
对污水进行灌溉的污灌区,要加强对灌溉污水的水质监测,了解水中污染物质的成分、含量及其动态, 避免带有不易降解的高残留的污染物随水进入土壤,引起土壤污染。
3. 7加强宣传、监督和管理工作各级部门应加大对土壤污染的监督和管理力度, 同时加强宣传工作, 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健康意识,以此来促进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建立和完善土壤污染防止、控制和治理的有关法规和政策措施。
总之,在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上,必须考虑到因地制宜, 采取可行的办法, 既消除土壤环境的污染,也不致引起其它环境污染问题。
[参考文献][ 1]朱荫湄等. 土壤污染与我国农业环境保护的现状、理论和展望[ J] . 土壤通报, 1999, ( 3)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土壤污染现象日益严重,探求土壤污染的防治路径迫在眉睫本文首先介绍了土壤污染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了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及引起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关键词]土壤污染;现状;原因;防治措施二我国土壤污染现状1 )重金属及工业三废引起的土壤污染问题严重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及经济的飞速发展,目前我国面临的土壤环境安全问题事态严重汽油中添加的防爆剂四乙基铅会随废气排出污染土壤,所以行车频率较高的公路两侧会形成明显的铅污染带;杀虫剂杀菌剂杀鼠剂和除草剂中大量使用砷及硫化矿产的开采选矿冶炼,都会使土壤中的砷含量一度升高;厂矿排放含汞废水;冶炼排放和汽车尾气沉降及磷肥导致镉铅污染据统计,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面积已达2000万hm2,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6 而因工业三废污染的农田面积也已近700万hm2,导致粮食每年减产100亿公斤2 )有机化学农药导致的土壤污染问题严重据统计,目前我国有机农药总施用量达131.2万t(成药),平均施用量为1.40g/m2,已远远超出发达国家随着我国近年来种植结构的改制,将大幅度增长蔬菜和瓜果的播种面积,这些作物的农药用量高出粮食作物1 2倍,超过100kg/hm2,有的甚至高达219kg/hm2喷施于作物体上的农药,除部分被植物吸收或逸入大气外,约有1/2左右散落于农田经检验,即使长期停用农药后,在土壤中仍然可以检出农药成分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农药,然后积累到根茎叶果实及种子中,最后通过食物饲料等危害人体及牲畜的健康 3 )过量施用有机化学肥料现象难以制止早在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氮肥使用量为8000万t的时候,我国的氮用量就达占到世界用量的21.6 目前,我国耕地平均施用化肥氮的量为224.8kg/hm2,其中有17个省的平均施用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上限225kg/hm2,有4个省甚至高达400kg/hm2虽然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但我国个别地区氮磷等化学肥料的长期大量使用已经破坏了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耕层变浅耕性变差保水肥能力下降等现象的发生;部分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养分,都在根层以下积累或转入了地下,在发生地面径流或土壤风蚀时,这些养分会转移到其他地方,进而扩大土壤污染范围 4 )大气污染对土壤的污染现象时有发生目前,我国工业生产发展迅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有害物质直接排向大气这些有害物质在大气中发生反应,形成酸雨,通过沉降或降水降落到地面,引起土壤酸化5 )存在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残体对土壤的污染目前,我国农村经常将禽畜饲养场的厩肥和屠宰场的废物当作农作物的肥料,而且经常不进行物理和生化处理,就利用这些废物作肥料,致使其中的寄生虫病原菌和病毒引起土壤和水域污染,并通过水和农作物来危害人群健康三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一)未雨绸缪,防止土壤被污染1 )严格把关土壤污灌水在使用污水进行灌溉的灌溉区,各有关部门要检验灌溉污水的水质,了解灌溉污水中污染物的成分含量,从源头上避免不易降解的高残留的污染物随灌溉水流入土壤,引起土壤污染2 )适量施用化肥和农药,积极推广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要禁止或限制剧毒或高残留性的农药的销售和使用,多做宣传,大力发展低毒低残留高效农药,进而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方法,利用益鸟或某些病原微生物来防治农林病虫害3 )加强土壤容量,提高土壤净化能力增加和改善土壤胶体的种类和数量,增加土壤对有害物质的吸附能力和吸附量,从而减少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活性并及时发现分离和培养新的微生物品种,来增强生物的降解作用,从而提高土壤的净化能力4 )大面积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森林是个天然的吸尘器,可以阻挡过滤和吸附受污染大气中的各种粉尘和飘尘,净化空气,避免由大气污染引起土壤污染此外,森林涵养水源,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自净化能力所以,应该重视提高森林覆被率,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二)被污染土壤的综合治理1 )大力推广生物修复生物降解或植物吸收可以净化土壤污染物,例如蚯蚓就是一种能提高土壤自净化能力的环境动物,利用它可以处理城市垃圾工业废气物及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2 )重金属污染土壤可施用化学物质或增施有机肥料化学改良剂可使重金属转为难溶性物质,从而减少植物对它们的吸收酸性土壤施用石灰后,可使镉锌铜汞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降低它们在土壤中的浓度;增施有机肥料可增加土壤胶体对其的吸附能力,同时土壤腐殖质可络合污染物质,提高土壤钝化污染的能力,减弱其对植物的毒害3 )改变耕作制度,经常换土和翻土据研究,实行水旱轮作可以有效地减轻和消除农药此外,对于轻度污染的土壤,可以采取深翻或换无污染客土的方法对于污染严重的土壤,可采取铲除表土或换客土的方法此方法改良较彻底,适用于小面积改良4 )要有针对性的制定措施比如: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主要通过生物修复使用石灰增施有机肥灌水调节土壤换客土等措施;有机污染物的防治,主要是通过增施有机肥料使用微生物降解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三)加强宣传监督和管理工作各级部门应加大对土壤污染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加强宣传工作,提高民众的环保和健康意识,以此来促进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四)要建立有效地监测系统网络要建立和完善土壤污染防止控制及治理的有关法规和政策,定期对辖区土壤质量进行检查并建立系统的档案资料,以备后用四结论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合理利用土地对保护人民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土壤污染较为严重,及时制定出有效的措施对污染土壤进行治理已刻不容缓本文在分析了土壤污染的涵义类型特点及现状之后,提出了土壤污染防治的有效措施,希望为我国土壤污染的修复工作做出有价值的贡献摘要:目前农业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尤以土壤污染影响深远。
土壤污染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并危害人体健康。
文章阐述了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土壤污染来源、土壤污染特点等,并且给出了土壤污染的防治对策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物来源;防治对策土壤是地球表面岩石风化后形成的疏松表层,是地球上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