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主题教研活动教学反思(罗喜)
主题教研活动教学反思(罗喜)
主题教研活动教学反思
研究主题 案例课题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在学习开展教研活动备课时,就觉得这 应该是一篇很容易理解的童话课文,学生会很感兴趣。于是我的设计是以培养学 生的自我理解能力为主。但上完这一课,才发现设计的意图相差很远,上课效果 不是很理想。经过学校听课老师的评点及自己的思考,感觉原因在于自身引导不 明确。教学设计没有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听了听课老师的指导,我很受启发,下 面我从几个方面说说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 首先是导入,我用了ppt课件展示 生活中的幸福是什么,内容过于长。询问学生幸福是什么的时候没有给学生很长 的时间回答思考,没有真正引起学生的思考。接着是自学环节,让学生归纳课文 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归纳时应该训练学生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来说,我而是直接 让学生在课文中找,甚至有些学生借用工具书回答问题。没有能达到学生自主归 纳总结能力的提升。还有在检测学生预习生字是一带而过,没有具体将字的音形 分辨。因班上多数学生基础差,所以课文中的6个生字特别的字形要提醒一下, 学生才会加深印象。 当让学生找出理解幸福的重点句,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如 何理解这句话,没有认真分好角色。让学生表演此故事,而结果是很多学生选择 分角色朗读。在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三个青年感觉自己可以带来幸福时,也没有 让学生质疑难道仅仅只有劳动才能带来幸福。所以学生的表演缺乏独立思考和组 织能力,依然没有真正让学生理解这个重点。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都名 言名句,仿写句子,写幸福的“格言”。而学生不知从哪里入手。应该让学生从 写幸福的感受,体验生活中幸福,感受身边幸福,懂得珍惜幸福为要求仿写。由 于时间关系没有深入讲解,没有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真正做到读写结合。 时间Βιβλιοθήκη 2014.10.22 反思教师 罗喜
反 思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