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多媒体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浅谈多媒体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浅谈多媒体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安丘市联谊中学
刘丰义孙业贞
浅谈多媒体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摘要: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表现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可以开阔学生视野。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如下手段,尽最大可能的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一是在多媒体教学中设计真实的背景,二是要设计学生的合作过程,反思过程,表述过程。

三是将对学生的评价作为多媒体教学过程的一部分。

同时运用多媒体应注意针对性,处理好多媒体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优点、发挥、注意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引入教育教学过程,多媒体的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象等特点,使学生的阅读对象不仅有文字和图片,而且有大量的有声读物、动画、视频资料。

它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成为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下面就多媒体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谈谈我的体会。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1、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

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

而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甚至连教学模式也可以选择,这种主动参与性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在课堂教学多中媒体不仅是教学情息的载体,是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一位老师在讲《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要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这三个词的区别时,运用多媒体就容易多了,几段有趣的动画,再配合教师适当的讲解,学生在看得乐呵呵的同时,这三个词的区别也就迎刃而解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体CAI课件具有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图像等直观媒体信息可同步进行的优点。

在同一屏幕上同时显示相关的文本、图像或动画,这是其它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

运用多媒体教学,则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通过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如在学习《看月食》一文中,月食的变化和产生月食的原因这两个难点,特别是产生的原因这个知识点学生不易理解,使用了多媒体,把学生自然地引入到情景之中,不但使抽象的知识变成了形象的画面,而且使得学生对这一自然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爱科学的的思想意识,和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

2、能拓展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培养创新精神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老师的教是要去鼓励他们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也就是求异思维。

呈现思维过程,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构成一个跃动的思维场,为学生实现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架设桥梁,培养创新精神。

能达到这一目的的最好手段就是多媒体的运用。

例如我观摩了《称象》一文,同学们通过多媒体看到了曹冲称象的四个步骤,通过这些活动的画面,学生们不但了解、掌握了这些步骤,还萌发了新的想法。

有个孩子说:老师,我觉得曹冲的办法还不够好,因为石头很重,士兵们搬来搬去不但费时费力,而且称起来也不一定准确。

我觉得可以直接让士兵一个个上船,直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然后让士兵上岸报出自己的体重,相加起来不就是大象的重量了吗?这样既省时又省力。

当场,老师和同学们都对他十分佩服。

由此可见,多媒体对拓展孩子的思维确实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递式教学方法,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习的基本过程是学生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

教师在讲台上讲述、示范、演示,学生相应地吸收、记忆、存储,课堂上圈划重点,课后反复抄写、背诵。

事实证明,这种以应试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最大的弊端是扼杀了儿童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多媒体的运用,不再以教师是否能够把教材讲解得清楚明白、分析得深入透彻,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由前台?quot;演转为后台的导,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事先的备课上,这就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把更多的精力用来为学生提供丰富有序的学习材料,创设最佳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深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思考探究,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而主动地学习,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教师更多地是一名向导和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而不是对学生评判专断的权威,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

4、提供丰富多彩的新知识,开阔了学生视野
传统教学,老师都是依赖于课本讲课,特别是自然、社会等课程,由于教材提供的材料有限,一节课的时间仅仅让学生掌握几个知识点便完成任务,这样的学习不能让学生开阔视野。

例如在地理课《日本》一节时,传统的教学就是利用挂图,讲讲日本的地理位置,读读课本了解日本的一些情况,任你老师讲得唾沫横飞,学生仍是提不起精神。

运用了多媒体,学生的劲头完全不同,地理位置可以由小变大地显示,让学生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讲到日本的经济,可以让你看到东京的繁华;讲到日本的象征,你能看到富士山的雄姿、樱花的美丽;讲到日本的风俗,你能看到身着和服的少女,颇具特色的伞舞和极受尊重的相扑运动;讲到日本的小吃,更是让你看得眼花缭乱,直流口水……这样把日本的全貌尽收眼底,更让学生们意犹未尽,不仅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提高了效率,还让他们喜欢上了这门学科。

此外多媒体还具有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克服遗忘;更具针对性,使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成为可能。

二、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1、要在多媒体教学中设计真实的背景。

教学中要运用多媒体提供丰富的、真实的背景资料,它反映知识在实际中运用的方法,它要求从考虑实际问题中进行探索,以便学生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例如安全教育课《防火安全》一节,老师枯燥的讲授,学生毫无兴趣,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动画、图形、声音的演示,加上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

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原有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同我们的概念和思维方式,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形成自己新的概念和思维方式。

2、多媒体程序要设计学生的合作过程,反思过程,表述过程。

学习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学生之间的合作具有明显的效果。

因此对于多媒体教学,应该设计让学生进行讨论,合作解决的环节,以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效率。

许多多媒体程序在设计时,忽略了留给学生必要的反思时间,这是一个失误。

实际上学生在这一段时间内,对问
题涉及的知识和方法,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必要的反思,所以要注意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学习情景,将学生分组,一起讨论问题,发现问题,辩论问题,即有合作、反思、表述过程。

3、将对学生的评价作为多媒体教学过程的一部分。

传统的评价学生的的方法是作业和考试,即主要是在课堂之外的,课内也有,但一般用于鼓励学生。

实际上评价应该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过程,即在多媒体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到学生有可能出现的各种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情形,并设计相关的评价,促进学生对自身认知结构中缺点和优点的认识,从而优化认知结构。

三、多媒体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1、多媒体教学应注意针对性。

针对不同阶段和不同内容,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内容、时间安排都应有所不同,特别是“分层教学”往往被忽略。

对于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法和不同的练习、考试、评价方法。

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使用不同的软件,同一软件也要考虑学生的不同类型,不同基础和能力,不同心理特征和性格特征,不同学习兴趣和方法。

2、处理好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多媒体是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了特殊工具的教学,它不可能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与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时间的关系。

例如把几个字的结论板书在黑板上,不一定就比放幻灯片效率低,因为它节约了操作时间。

在复习课时,多媒体的大容量是有效率的,但必须保证学生把要点记下来,把知识点打印出来发给学生,也是提高复习课效果的好方法。

总之,多媒体教育技术飞速发展,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是一种新型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我们要努力学习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促使教学向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迈进,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落实素质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