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医学 妇科常见症状和体征

临床医学 妇科常见症状和体征


诊断
附加标准 体温超过38.3℃(口表)
宫颈或阴道异常粘液脓性分泌物
阴道分泌物生理盐水涂片见到白细胞 红细胞沉降率升高
血C—反应蛋白升高
实验室证实的宫颈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阳性
诊断
特异标准 子宫内膜活检证实子宫内膜炎 阴道超声或核磁共振检查显示输卵管增粗, 输卵管积液,伴或不伴有盆腔积液、 输卵管卵巢肿块 腹腔镜检查发现PID征象(金标准)
妇科常见症状和体征
妇科常见症状和体征
阴道流血
异常白带
下腹痛
外阴瘙痒 下腹部肿块
阴道流血
[原因] 1 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
2
3 4
5
6
与妊娠有关的子宫出血:流产、异位妊娠、滋 养细胞疾病、产后胎盘胎膜残留等 生殖器炎症:宫颈炎、宫颈息肉、外阴溃疡、 阴道炎、子宫内膜炎等 生殖器肿瘤:子宫肌瘤、外阴癌、阴道癌、宫 颈癌、子宫内膜癌、绒癌等 损伤、异物和外源性性激素:外阴血肿、处女 膜裂伤、阴道擦伤、宫内节育器、紧急避孕药 与全身疾病有关的阴道流血:血小板减少性紫 癜、再障、白血病、肝功能损害等
炎症。
主要包括 – – – – 子宫炎(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 附件炎(输卵管炎,卵巢炎) 盆腔结缔组织(蜂窝组织)炎 盆腔腹膜炎
[概 述]
PID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 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
PID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 高发年龄为 20~29岁, 不良的性行为.
感染途径
经血循环传播 – 是结核菌感染的主要途径
感染途径 直接蔓延 – 腹腔其他脏器感染后,直接蔓延 到内生殖器,如阑尾炎可引起右侧 输卵管炎。
[临床表现 ]
可因炎症轻重及范围大小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 轻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
– 常见症状为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 – 若病情严重可有寒战、高热及消化系统症状 由于感染的病原体不同,临床表现也有差异 患者体征差异较大 – 全身检查:体温升高,急性病容,下腹压痛, 反跳痛,拒按,腹肌痉挛
鉴别诊断
宫颈
女性生殖道的自然防御功能
子宫内膜
育龄妇女子宫内膜周期性剥脱 分泌液含有乳铁蛋白、溶菌酶 输卵管 黏膜上皮纤毛向宫腔以及输卵 管蠕动,分泌液含有乳铁蛋白、 溶菌酶 生殖道的免疫系统 生殖道黏膜的淋巴组织及淋巴细胞(包括 T细胞、B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巨噬细 胞、补体以及细胞因子
需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 兼性厌氧菌: 阴道加德纳菌 厌氧菌:脆弱类杆菌、梭状芽孢杆菌 50%以上为混合感染
感染途径
沿生殖道黏膜上行蔓延 – 是非妊娠期、非产褥期盆腔炎 的主要感染途径; – 主要病原体 • 淋病奈瑟菌 • 衣原体 • 葡萄球菌
感染途径
经淋巴系统蔓延 – 是产褥感染、流产后感染的 主要感染途径。
宫颈癌
宫颈息肉
异常白带
• • • • • 透明粘性白带:慢性宫颈炎 灰黄色或黄白色泡沫稀薄白带:滴虫性阴道炎 凝乳状或豆渣样白带:念珠菌性阴道炎 灰白色均质鱼腥味白带:细菌性阴道病 脓性白带:细菌感染,如急性阴道炎、宫颈炎或 宫腔积脓 • 血性白带: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宫颈息肉、子 宫粘膜下肌瘤 • 水样白带:宫颈癌、阴道癌或粘膜下肌瘤伴感染、 输卵管癌
[临床表现]
1 经量增多:子宫肌瘤 2 周期不规律:无排卵性功血 3 无任何周期可辨的长期阴道流血:宫颈癌、子宫内膜癌 4 阴道流血伴白带增多:晚期宫颈癌、子宫粘膜下肌瘤 5 停经后阴道流血:流产、宫外孕 6 性交后出血:宫颈癌、宫颈息肉 7 经间期出血:排卵性出血 8 经前或经后点滴出血:宫内节育器 9 绝经多年后阴道流血:绝经后子宫内膜脱落,老年性阴道 炎、子宫内膜癌 10 间歇性阴道流血:输卵管癌 11外伤后阴道流血:骑跨伤
下腹部肿块
• • • • • 子宫增大 附件肿块 肠道肿块 泌尿系肿块 腹壁肿块
子 宫 肌 瘤
卵 巢 肿 瘤
第二节
盆腔炎
已改称“盆腔炎性疾病”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
女性生殖道的自然防御功能
外阴 阴道 鳞状上皮、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 阴道口闭合,阴道前后壁紧贴 分泌粘蛋白形成网状的非特异性物理屏障 阴道黏膜的局部免疫作用 雌激素 乳杆菌 内口紧闭 粘液栓形成机械屏障 颈管黏膜皱褶增加黏膜表面积 粘液栓内含乳铁蛋白、溶菌酶等抑菌成分
– 盆腔检查:阴道及宫颈充血,宫颈举痛,后穹窿触 痛
子宫直肠陷凹触及波动感,穿刺抽出脓液,子宫压痛, 输卵管增粗,有时扪及包块
有意义的辅助检查 • • • • • • • 血常规,中性粒细胞 C-RP 血沉 宫颈分泌物培养:淋菌,沙眼衣原体,细菌 后穹窿穿刺液培养 B超 腹腔镜检查
诊断
最低诊断标准 宫颈举痛或 子宫压痛或 附件区压痛
当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或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内源性菌群发 生变化或外源性致病菌侵入,均可导致炎症发生,其包括: 下生殖道炎症 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 盆腔炎性疾病 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 输卵管卵巢炎、 盆腔腹膜炎 盆腔结缔组织炎 生殖器结核
[概 述]
盆腔炎:一组炎症病变的统称,即特指女性内生殖器官(子宫、输 卵管和卵巢)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等部位所发生的
初潮前、绝经后或未婚者很少发生PID,若发生PID
也往往是邻近器官炎症的扩散。
急性盆腔炎
病因
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分娩、流产及生殖道手术后,无 菌操作不严 月经或产褥期不卫生 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阑尾炎、腹膜炎、膀胱炎 致病菌:几乎所有的致病原是通过阴道而感染宫颈并上行 3组致病原: 性传播疾病相关致病原:淋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
阴道毛滴虫 • • 起病急缓 下腹痛部位 下腹痛性质 下腹痛时间 放射痛部位 疼痛伴随症状
输卵管妊娠
蒂扭转 大于 360度
外阴瘙痒
[原因]
• 局部:阴道炎、阴虱、湿疹、外阴鳞状上 皮增生、药物过敏、化学品刺激、不良卫 生习惯 • 全身原因:糖尿病、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 B缺乏、黄疸
相关主题